金融助推脱贫背景下的小额贷款模式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1-30 13:00钱億
中国商论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额贷款农村居民贷款

钱億

摘 要: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而目前农村仍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颁布了很多政策,并不断寻求适用于农村的小额贷款模式。本文以唐山市为例,采用聚类分析和分层两阶段抽取885户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居民选择贷款模式的因素,最后根据有贷款需求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提出小额贷款模式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额贷款模式改进;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a)--02

1 调查方案的设计

(1)初始样本量的确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唐山地区农村人口总数为114.862万人,即总数N=1148625。根据调查方法原理与预调查结果,α=0.05,给定绝对误差限d=0.05,取置信水平α=0.05,95%置信区间uα/2=1.96,可得到初始样本量:384。

(2)样本量的最终确定。设计效应deff=2,对样本量进行调得768。根据预调查结果:预调查共发放问卷27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5份,有效回答率92.59%,对样本量进行再调整,得到最终调整后的样本量为844份。

2 调查结果的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1 基本信息

(1)年龄分布:31~40岁的比例占32.76%,41~50岁的比例占39.66%。

(2)学历构成:初中所占比例44.83%,高中或中专所占比例31.03%。

(3)工作类型:务农或打工66.73%,个体户为17.95%。

(4)家庭年支出情况:农村居民的家庭年支出主要集中在1~3万。

2.1.2 小額贷款现状

(1)有无贷款需求及解决需求的途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有57.76%的居民有贷款需求,而对有贷款需求的被调查者分析其解决贷款需求的途径中有74.65%的居民选择民间借贷,但向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15.49%。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大贷款需求,而银行却不能满足。

(2)有无贷款经历及没有贷款的原因分析:农村中有84.48%的居民没有贷款经历,说明小额贷款在农村普及度较差。原因分析:没有担保人或抵押物的达到了一半以上,比例为52.59%,表明农村的现状——贷款难。改变农村贷款难的现状需从此处着手,因此引进国外成功的贷款模式——提供无偿贷款,小组制约的贷款模式迫在眉睫。

2.1.3 类格莱珉模式的小额贷款模式的接受度

(1)不同还款周期的还贷比。调查结果显示50.60%的农民倾向于每月一还款,还款同时存入本次还款本金5%这一方式,表明此类小额贷款模式应将“每周一还款存本金3%”改为“每月一还款存本金5%”。

(2)较合适的会议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8%的农民接受原有一周一次的开会频率,51%的农民选择一个月一次,说明应将会议频率改为一月一次。

(3)认为较合理的小组制约人数。调查结果显示,53.01%的农民更能接受3人为一组,39.76%的农民能够接受5人一组,说明5人为一组的接受度尚可,但最适合农村居民的小组人数应改进为3人。

(4)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违约责任的接受度。高达85.54%的农民接受或非常接受此条件,仅有14.46%的不能接受,说明此特点在农村居民中接受度较高。

2.1.4 小额贷款的改进方向

小额贷款模式的改进方向:一月一还款且存入还款额的5%、一月一次定期会议、3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2.2.1 小额贷款模式接受度的影响分析——Logistic回归

为研究影响农村居民选择贷款模式的因素,报告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对被解释变量是否选择格莱珉贷款模式,解释变量年龄、学历、工作类型及家庭年支出作了分析。

我们考虑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工作类型以及家庭年支出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得到年龄、学历、工作类型以及家庭年支出与是否接受无偿贷款的人数分布状况,本文将学历分布人数和年支出进行图表表示,分别如表1、图1所示。

由表1与图1可知,年支出与对无偿贷款、小组制约、高利率的接受度关系呈两头低,中间高的非线性关系,故考虑年支出因素时,以二次型进入模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P值均小于0.05可知,此回归具有意义。

在学历、个体户、养殖户以及民营企业均为0时,Logit(p)与家庭年支出之间的关系可得知:家庭年支出在1附近曲线达到最高值,说明家庭年支出在1~3万对无偿贷款,小组制约,高利率模式的接受度最高。

最终回归模型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学历的增加对格莱珉模式的接受度有所增加,在不同工作类型中,个体户对格莱珉的接受度最高,其次是养殖业,再次是民营企业。家庭年支出在1-3万对格莱珉模式的接受度最高。

2.2.2 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基于ROC曲线

基于以上建立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作为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相应影响因素模型有效性的参考依据。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44,可知以上所建立的影响因素模型有效性较好。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农村居民对小额贷款的需求和对小额贷款中格莱珉模式特点的接受度,并且寻找类似格莱珉的小额贷款模式的改进方向,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农民贷款需求大,银行未能满足其贷款需求,有必要引进格莱珉模式。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仅有15.52%的有贷款经历,却有57.76%的居民有贷款需求,说明银行未能满足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在84.48%的没有贷款经历的农民中,有高达52.59%因为没有担保人和抵押物而没有贷款,说明引进国外成功的贷款模式——提供无偿贷款,小组制约的贷款模式迫在眉睫。在57.76%有贷款需求的农民中,有74.65%的居民选择民间借贷,仅有15.49%选择向银行贷款,说明向农民发放贷款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2)农村居民对类格莱珉模式的小额贷款模式接受度较高。为了解唐山农村居民对贷款模式的倾向程度,本次报告基于描述统计,分析71.55%更倾向于“无偿贷款,小组制约,高利率”贷款模式,反映了农村居民对格莱珉模式的接受度较高。

(3)类格莱珉模式的小额贷款模式的改进方向。通过本次调查,初步得到小额贷款模式的改进方向为:第一,不同还款周期的还贷比:一月一还款且存入还款额的5%;第二,定期会议频率:一月一次定期会议;第三,小组制约人数:三人一组;第四,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3.2 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还款意识。针对没有抵押物或担保人而影响农村居民贷款的现状,应引入具有“无偿贷款,小组制约”特点的格莱珉模式,改善农村小额贷款环境。及时对贷款者召开会议,加强其还款意识,同时制定奖惩措施提高自我约束力。

(2)加大扶持力度,颁发相关惠民政策。面对较大的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的需求,国家和银行应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及时颁发惠民政策,做到组织到位、机构到位、管理到位,全面规范小额贷款审办流程和环节,以促进小额贷款工作的有序进行。

(3)政府应颁布相应的法律政策。监管机构应该从促进小额信贷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安排,确保其合法性和规范性。加强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督促相关机构强化内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确保严格履职。

(4)政府应优化金融环境,为银行提供较合适的金融环境。当前农村小额贷款问题突出,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缺乏,大量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贷款知识的推广,使农村居民对小额贷款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俊.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制度完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0(02).

周孟亮.我国小额信贷的“双线”融合与政策优化——基于可持续性金融扶贫视角[J].社会科学,2019(12).

猜你喜欢
小额贷款农村居民贷款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制约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因素和解决措施
农村居民旅游特征分析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小额贷款公司紧箍咒在浙江率先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