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会相逢

2020-12-01 12:48雷鹿茸
厦门航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山海关终究会长城

_雷鹿茸

“万里群山尽海头,谁筑关城控上游。巨灵劈山鬼鞭石,英雄作事与神谋。”

很多外地人都误以为,“老龙头”和“山海关”在同一个地方,其实它们相距有5公里之远。或是会误认为,它们是对等的关系,但其实,长城在此引颈入海的老龙头,属于山海关的一部分,后者包含了前者。而人们通常挂在嘴边说起“山海关”时,又往往指向的只是关城,甚至有时候,是挂着那块“天下第一关”匾额的镇东门而已。

一个传奇的地点,总有最突出的形象物,而渐渐地,形象就变成了符号,后来符号又替代了本体。对很多未能亲临实地的人、未能详知历史的人,此间的道理和影响,皆相类似,如出一辙。譬如误会这里就是明长城的起点。山海关成名已久,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后者也被误以为是明长城的终点。但真正的终点,应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其北距关城还有75 公里。与山海关老龙头的情况异曲同工。

明长城的最东端无疑确曾是老龙头,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明政权又往辽东方向修建了一段虎山长城。而要论起更久远,也更不为人所周知的汉长城来,它的遗址则是东起吉林,西至新疆罗布泊,绵亘于草原,穿行于沙漠。所以,万里长城万里长,一叫长城万仞摧,不论写多少篇“长城赋”,还是唱多少曲“长城谣”,它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言说清楚的。

时空更易,定义流转,内涵迁移,意义嬗变。人们也总是容易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或误解,自行其是,不以为然,习以为常,安之若素,也说不清算是优点还是缺点。或许正因为如此,行走和世界彼此需要,人类和思考也彼此需要。

北倚燕山,南连渤海,襟山枕海而得名的“山海关”,距离北京不过300 多公里,时至今日都位于东北和华北的要冲之地,景色和历史皆十分壮丽。多少人为它写诗献文采,更有多少人为它鏖战洒热血。30 多年前,这里还曾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历史和刚成为的历史,在这里都格外有形态,有表情,有声音。

如果说,山海关是地势险要之处的一把“锁”,气质固有冷峻,那老龙头,就好比蜿蜒长城与澎湃大海握手的地方,多出了一些曼妙与浪漫。老龙头也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有交集的地方。名将戚继光当年在这里建成军事堡垒,防止后金骑兵趁潮退或冬季枯水而潜入。如今游客们可以心态放松地参观保存完整的遗址,从厨房到牢狱,包括登上最为著名的建筑,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一览渤海美景,那里水光接天,似无边际。与长城一样,将自身延伸入海的海神庙在不远处,它代言的平安与祝祷,也中和了这里的兵戈之气。

从城楼下来,看过“天开海岳”那块碑石,沿着阶梯,很快便走到海边了。我抵达的季节已然是冬季,寒意凛然的海冰被浪花拍打、堆积在岸边,风力也强劲,仿佛“巨浪排空雪怒浮”的重现,不容久留。只能遥想夏日的这里,人们享受海洋、阳光、沙滩,就和它如今的行政归属地秦皇岛市一样,自带了“度假”和“避暑”的标签,令人想到都心情舒畅。

这样的景点,令人放松,也需要思考。其实无论是站在老龙头的澄海楼上,或是登上关城镇东门的高处,眼前不会仅仅奉献予你以景色。你不能说,谁更懂这里的风景。也不好说,谁更不懂这里的故事。只能感叹,山峦与大海,不知不觉,已经相伴了如此漫长的时光。风景从不会拒绝人的抵达,它与探寻的视线终究会相遇。历史也并不知晓谁不懂它——它等得起误解,也等得起真实。而意义与思考,终究会相逢。

猜你喜欢
山海关终究会长城
山海关水关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羊啊,就是羊的命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收复山海关(油画)
回归相遇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守护长城
她一定年轻过
山海关,不仅仅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