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逼迫,多一点陪伴

2020-12-01 02:11素衣回中原
家教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虫子蜗牛闺蜜

文/素衣回中原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逼他长大,逼他懂事,却忽略了他还只是一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少一点逼迫,多一点尊重与陪伴,孩子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朋友的儿子今年6 岁了,前一阵总是不敢在小区里走路,因为小区里树多,夏天树上常有一种叫“吊死鬼”的虫子。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白色,它们像毛毛虫一样软软的,吐丝后就吊在树下,人路过时,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身上。孩子出门后,只要看见吊着的虫子,就会吓得连声尖叫。朋友每次看他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虫子才多大,能吃了你?”然后用力甩开孩子的手,快步上前,留下孩子在原地急得跳脚。她很是气恼,“这要是个女孩也就算了,可他好歹是个男孩子啊,怎么就这么胆小?长大了怎么办?”我开导她:“谁规定的男孩子就不能怕虫子呢?”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逼他长大,逼他懂事,却忽略了他还只是一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孩子8 岁前,千万别逼他做这4件事:

逼孩子勇敢

记得儿子5 岁时,下雨天出门总是很紧张,死死拽着我的胳膊……我知道他是因为害怕踩到蜗牛。他总是走得很慢,眼睛紧盯着脚下,一旦发现有蜗牛在爬,就待在原地,害怕得挪不开步子。我没有嘲笑他,而是蹲下来告诉他:“蜗牛喜欢潮湿的空气,所以它们会在雨天出来散步。妈妈牵着你走,我们走慢一点,不要打扰它们,好吗?”他答应了。那一刻,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脸上的神情放松了下来。路上我问他:“你知道妈妈最害怕的是什么动物吗?”“妈妈也有害怕的动物?”我让他猜,他一连猜了很多个,老虎、狮子、蛇……后来我告诉他,是青蛙。他听了哈哈大笑,“妈妈怎么会害怕青蛙呢?哈哈哈哈哈……我不怕,我来保护你!”

用这种方式,他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大人也一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难为情。

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这一生都无法克服害怕虫子、蜗牛的毛病,那又有什么关系?一个人是否勇敢,不在于这样的小事。

逼孩子和别人比

朋友去学校参加孩子班里的联欢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当上了主持人,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她悄悄瞅了一眼自己的孩子:太平庸了,看不出任何出众的迹象。她突然就有点沮丧。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上台表演,唱歌、跳舞、乐器,样样拿手,她在心里默默地替自己的孩子感到汗颜:考试不如人,才艺也不好好学,关键时刻没一样拿得出手的本事。原本平静的心不自觉地黯淡了下来。回家之后,孩子和她说话,她也提不起兴致,看孩子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她真想过去踹上几脚:“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这个想法把她吓了一跳。

有太多父母,常常不自觉地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的孩子,指望这样就能激励孩子变得更好。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噩梦。

《青少年蓝皮书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在“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长说的五句话”里,排名第一。

把3 个孩子送进斯坦福的学霸妈妈陈美玲,在“家长千万别做的10 件事”里,提出的第一条就是: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孩子的自我肯定非常重要。在心智成熟之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来源于父母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积极正面的评价。在孩子的心里,就算全世界都不认可我,只要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就有了闯荡世界的底气。

如果总是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来比,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他的潜力也不敢让父母看到。

陈美玲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与生俱来的潜能。如果一定要比,我们可以拿孩子自己的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相比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大人何尝不是一样?

不要再逼孩子和别人比了,更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来比。

请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算他一生平凡,他也配得到父母100%的爱。

不许孩子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的问题,几乎所有父母都遇到过。

闺蜜就曾经很苦恼。女儿才6 岁,脾气突然就变大了,动不动就冲着她大喊大叫。有时候是不喜欢她买的衣服,死活不肯穿;有时候是不肯好好吃饭;有时候是不肯去上学……闺蜜气不过了就打她几下,女儿立马就老实了,可很快还会再犯。“下次你试试抱抱她。”后来,闺蜜告诉我,这一招真的管用。她蹲下来,抱了抱女儿,女儿就委屈得大哭起来,问她是不是有了妹妹,就不喜欢她了。

原来,女儿看妈妈整天围着妹妹转,也不哄她睡觉了,觉得是妹妹的到来夺走了妈妈的爱,才忍不住乱发脾气的。她耐心地告诉女儿,“你刚出生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每天照顾你的呢。你和妹妹在妈妈心里,是一样的。”

女儿的话,提醒了她要照顾女儿的情绪,分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她。自从打开了女儿的心结,女儿发脾气的次数就明显减少了。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爱的时候。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所有脾气的背后,都有原因。

可我们常常不能容忍孩子发脾气。只要发现孩子发脾气,就恨不得棍棒伺候,让孩子立刻熄火。发脾气不是坏事,只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其实,孩子在2 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有脾气了。不许孩子发脾气,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通过发脾气,孩子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作为家长,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孩子兴许就什么事都没了。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阵怎么也不肯刷牙睡觉。催他去,他就耍赖哭闹。我提议:你刷完牙,妈妈陪你一起听故事,好吗?他马上就起身去刷牙了,刷完了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听故事。还有的时候,孩子发脾气只是在模仿大人。

与其逼孩子长大,不如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那些不发脾气的孩子,才更需要担心。有没有想过,如果不许孩子发脾气,你将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个不敢哭、不敢闹、也不会快乐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生都将是孤独的。

教育孩子,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总是逼孩子,看似得到了一个听话的孩子,却是以失去更多为代价。

猜你喜欢
虫子蜗牛闺蜜
好闺蜜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虫子的信
幸福的虫子
我的闺蜜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靠谱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