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对策

2020-12-03 03:48郭玮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居民生活质量愈发改善,公众也更加关注食品质量,此种转变使公众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公众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客观需求。为确保食品安全,在生产流程中必须严格把控质量检测关,确保食品通过安全检测,本文就食品安全工作执行的两种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对策予以阐述。

食品检测中的实施方法

理化检验法。食品理化检验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测定以及专业仪器分析的方式对食品所蕴含的营养成本以及构成食品的其他成分进行检测、判别、分析。理化检测法的作用是对食物中类似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占比进行分析,也能测定钠、锌等微量元素的存在,更能检测出有害菌群、化工残留物,从而判断食品是否达到了质量检验标准,是否可在市场中流通、出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食品检测应用频率最高的手段之一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检测原理即在于原子对于特殊光具有较高吸收度,可依此原理对目标物品的原子态予以检测。光源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被测物体的特性,食物所含元素会吸收光源释放的特定波长的光,以吸光度为标准对受测食品待测元素含量予以测度。该方法的特点即在于能够对受测食品待测元素含量作直接检测,且拥有较为理想的准确度,故实务工作中应用频率较高。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完善食品检测技术和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的配置是保证食品安全得以落实的关键,且需要汲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使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不断优化完善,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水平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必要在检测手段、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政府主管部门和食品企业、行业协会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组建研发团队,使食品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完备。

规范检验过程操作方式。理化检验过程控制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实现理化检验各过程操作方式的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极为重要。在检验操作正式开展前,需要进行前置规划。首先,理化检测的步骤需列出流程表,同时要严格遵守理化检验的规程标准,依照理化检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严格执行。其次,要保证理化检测的反应时间,因为化工残留物如不施以充分时间反应,那么无法被检测出来,进而影响检验成果。最后,检验仪器需做好清洁、保养、维护工作,以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度、最大限度发挥峰值效能水平。

关注检验结果。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受到诸多的环境因素、器材因素甚至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反复优化、复核,让这些“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素。这需要以检测结果为主导,通过对仪器、人员、环境等等因素进行优化。首先,要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检测环境无烟无尘、温度适宜,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其次,开展多次试验进行结果对比分析,保证精确度不受影响。再者,要实抓检验过程细节,排除不利因素。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是攸关人民正常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故近年来各级政府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颁布并执行的食品检测标准愈发严格,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与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能够很好地保护公众身体健康,故务必持续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为实现此目标,法律法规应不断修订,食品企业的员工素质建设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高端质控仪器设备上线使用。

综上,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要协力推动食品检测工作趋于完善,将安全食品带到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检测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