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20-12-03 00:49王紫蓉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褥疮脉搏瞳孔

王紫蓉

(南安市中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致残性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突然,变化迅速,早期死亡率极高,如抢救成功也会因继发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严重者可形成脑疝或者脑干损害,给患者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急性脑出血病人及时进行临床观察,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基础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6月-2019年8月收治4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38~72岁,平均63.2岁。经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有36例患者治愈好转,5例自动出院,2例转诊,1例抢救无效死亡。

2.临床观察

2.1 意识的观察

急性脑出血病人大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程中会反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症状,应通过询问发病经过或针刺皮肤等有效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当患者由清醒转入昏迷,提示患者出血持续和病情加重,有可能发生脑疝。当患者意识逐渐清楚,提示出血已经停止,病情逐渐好转。

2.2 血压的观察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情况随时都会影响到脑功能的损伤和恢复程度,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把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90~95)mmHg范围之内。当患者血压持续升高时常提示脑干出现损伤,脑水肿恶化。当血压下降时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延脑功能衰竭,均应及时采取措施作进一步处理。

2.3 脉搏的观察

脉搏的频率快慢常反应功能变化情况,应认真观察患者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备好床旁心电图,如脉搏减慢结合瞳孔呼吸的变化提示脑疝,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提示中枢衰竭,心功能失代偿,是临危的表现。应备好强心剂,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4 呼吸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变化可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治意见。当呼吸大于每分钟30次,常提示患者有高热、脑疝、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等。若患者潮式呼吸提示中脑受压,库式呼吸提示脑桥受压,双吸气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延脑受压。

2.5 瞳孔的观察

当患者患侧瞳孔略微缩小,继而患侧瞳孔中度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提示有发生脑疝可能。当瞳孔时大时小,双侧交替变化,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眼球的歪斜,提示中脑受损。当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常提示桥脑损伤。当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已发生枕骨大孔疝。

2.6 体温的观察

脑出血患者因脑桥出血和脑室出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早期常表现为高热,如果初始温度是正常的,后逐渐上升,更多的是由于感染。如低热则属于出血后的吸收热。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都应积极采取药物和物理降温方法以有效保护脑细胞功能。

3.护理措施

3.1 体位的护理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特别是头部的搬动,翻身的幅度不宜过大,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若患者无呕吐,可抬高床头15°~30°以减低颅内压。若患者已昏迷或呕吐,应将头偏向健侧,防止舌后坠,避免误吸,减少脑区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3.2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应对骨突出部位给予垫置气垫圈或海绵圈。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避免某一个部位长期受压。加强皮肤护理,及时处理失禁的大小便,每日用温水擦洗全身,保持皮肤干爽整洁卫生。若已发生褥疮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对褥疮部位进行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3 呼吸道的护理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大多呼吸道自净能力差,出现恶心呕吐,咳痰困难,容易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应及时有效地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应及时雾化或气管内滴入化痰药物处理,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功能。

3.4 高热的护理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常有高热症状,应采取措施降温,保持病人肛温在32 ℃~34 ℃。可选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冰袋或冰帽、冷水毛巾冷敷降温,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浴散热降温,用30%~50%的酒精擦浴降温。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均无效时,应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药物降温。

3.5 饮食护理

患者若已昏迷应绝对禁食,可给予静脉补液保持能量和营养。若神志清醒但吞咽困难,可给予鼻饲流食,但应防止误吸引起肺部感染。若能自主进食也不宜太多太急,一旦发生呕吐、反呛应立即停止进食。当病情平稳后可低脂、清淡饮食,多食一些肉类、奶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但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量。

4.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脑出血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发等特点[2]。科学、有效系统的护理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3]。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抢救流程和各种护理常规操作,在协助医师做好各种检查的同时,有预见性的配合做好护理工作,这对于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杜绝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褥疮脉搏瞳孔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瞳孔里的太阳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瞳孔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瞳孔
褥疮管理办法纳入科室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