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案例分析

2020-12-03 00:49阳勇南小亚陈绍宏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证升麻益气汤

阳勇 南小亚 陈绍宏(通讯作者)

(1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00)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1.病例摘要

患者,向某,男,71岁,发病前行肺癌切除术,术后解黑便,HGB:58g/L,予抑酸护胃、稳定内环境、输红细胞6U等治疗,两次查胃镜、肠镜未见出血灶,遂就诊我院,诉仍反复解黑便,查 HGB:65g/L。

2.治疗

2017年12 月1 日初诊,四诊: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大便色黑,1~2次/日,舌质淡、苔薄白稍腻,脉沉数细。诊断:便血(脾不统血证)。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人参,以补中益气、摄血,同时配以生肌凉血、止血之品。具体方药如下:黄芪60g、人参30g、白术30g、升麻12g、柴胡15g、当归15g、陈皮15g、白芨20g、侧柏炭30g、仙鹤草30g、炙甘草15g。共2剂,两日1剂。

2017年12 月4 日患者复诊,四诊:面色苍白萎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改善,腰酸腿软,大便色黄质软,1~2次/日,舌质淡、苔薄白稍腻,脉沉细。在上方基础上加温补肝肾、益精养血之品鹿角胶18g,4剂,2日1剂。2017年12月12日患者再次复诊,倦怠乏力进一步缓解,大便色黄,查HGB:76g/L,出血已停,在上方基础上去凉血止血的侧柏炭和仙鹤草,黄芪减为30g,白及减为15g,8剂,两日1剂,巩固治疗。

3.结果

2017年12 月30 日患者复诊精神好转,饮食好,二便正常,头晕乏力明显好转。后随访2月患者未出血。

4.讨论

急性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1],与脾虚关系密切,而脾不统血为脾虚的外在表现,人体在脾不统血状态时,机体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受到影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故需重视“脾统血”的作用[2]。《景岳全书》曰:“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气陷不举而血不止者,宜补中益气汤”[3]。近代医家也提倡从脾论治血证,杨友鹤[4]主张:“脾不统血,血愈难止,临证中多以圣愈汤(养血之四物汤加益气药人参、黄芪)加减,取其气血相生。田玉美教授治疑难血证的经验认为“治血必治脾,归脾为要剂,以归脾方为基础方”[5]。可见,对于血证,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虽各大家虽选方不同,但均重视脾气,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用黄芪、人参等补脾气药物,以达补气摄血之力。

现代研究认为,脾统血的功能是在内质网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发挥作用,脾虚的本质是内质网应激,用补肾健脾方如党参、白术等药物有止血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促进凝血酶原生产有关,而凝血因子的合成主要在肝脏的内质网中[6-7]。有学者[8]从人体脾脏研究中医脾主生血的理论,发现归脾汤组可升高贫血大鼠的血细胞,激发巨核细胞及中幼红细胞增生活跃。戴汉源等人[9]进一步用动物实验佐证“脾裹血”的原理,发现补中益气汤能改善贫血,其作用机制为促进 EPOmRNA和EPOR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上述实验研究均从不同方面佐证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生血”的中医理论。

该案例中,患者为肿瘤术后,八纲辨证以虚为本,加之反复解黑便,气随血脱,气血两亏,笔者结合患者病情及四诊,认为脾不虚则血不溢,病久必损及肾,则先天之本亏虚,后天气血化生无源,故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在出血急性期,重用黄芪以补气摄血生血,加用凉血止血之品,同时重用白及;出血停止后加鹿角胶以补肾。同时,经治疗后患者食欲改善,腹泻好转,从补中益气汤单味药研究中发现,君药黄芪调节免疫的作用,在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时,才能全面发挥。郭雷等研究[10]表明补中益气汤组和“要药”升麻柴胡组可提高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血浆MTL和血清GAS水平,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而升麻对全方的贡献作用大于柴胡。黄娟等研究[11]发现补中益气汤可通过提高淀粉酶活性,从而改善脾虚大鼠的消化功能,且补中益气汤中配伍一定剂量的升阳药(升麻、柴胡)更为合理。说明补中益气汤中起到“脾主运化”功能的主要为升麻、柴胡的配伍。

综上,该案例患者不明显原因消化道出血,选方补中益气汤,注重出血各个时期的辨证加减,急性期止血,益气摄血与凉血止血并重,缓解期注重补肾。患者血红蛋白升高,大便正常,精神、饮食好转,也佐证了补中益气汤有调节肠胃、促进消化的功能。因该案例为个案,补中益气汤治疗OGIB需进一步扩大临床案例数,并设计动物实验,进一步研究其止血、生血的机理,而对于方中药物的剂量、配伍、疗程,特别是升麻、柴胡组,黄芪、当归组及白及的使用,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影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血证升麻益气汤
升麻的品种考证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血证的概念辨析*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