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征文小议

2020-12-03 13:58吴投文
星星·诗歌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著名诗人探索性征文活动

吴投文

经常在一些刊物和网络上看到诗歌征文的启事,主办方五花八门,奖励方式多种多样,奖金有高有低。诗歌征文似乎也构成了当前诗歌生态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诗歌征文活动多而杂,良莠不齐,有些很吸人耳目。看得多了,也就有一些想法。

诗歌征文对诗歌写作有一些助推作用,但也不宜高估。据我的观察,诗歌征文的主题和题材一般是限定的,往往体现了主办方的利益诉求,比如目前有很多风景名胜区举办诗歌征文,都要求征文参与者写当地的风景名胜或历史名人。征文参与者的诗歌如果偏离了主办方的要求,也就失去了获奖的可能性。因此,参与者必须揣摩主办方的意图,尽量把主办方的意图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这就把写作者带入了创作思维的限定之中,很难写出体现出作者创作特色的作品。实际上,我们也极少看到征文比赛中出现真正优秀的作品,征文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一般都具有时效性,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征文偶尔参加,亦无不可;确实有感而写,也无可厚非。如果迷恋于此类征文活动,也就失去了一个诗人的本心,不足为道了。

现在出现了一些征文获奖“专业户”,其本意不在诗,而在获奖。获奖了,沾沾自喜;未获奖,或获奖的层次不高,就情绪低落。严格地说,这已经偏离了写作的意义。这样的获奖“专业户”一多,会带动更多的人热衷于此,具有负面的示范效应。在诗歌写作的入门阶段,参加一些这样的征文活动,可以激发初学者的写作兴趣,但宜适可而止,如果长此以往,眼界和境界都上不去,也就谈不上进步了。我注意到,成熟的诗人很少参加这类征文活动,这并非诗人的清高,而是体现了创作上的清醒与自觉。主办方出于提升赛事层次和吸引传媒的需要,有时也邀请著名诗人参加,可能会有相应的报酬。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一点,需要具体分析。著名诗人去参加颁奖活动,给读者和普通作者提供了见面交流的机会,媒体也往往有报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诗歌文化传播的作用。不过,著名诗人也不宜于多参加这样的征文活动,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诗歌征文几乎是天然地排斥具有探索性的写作,排斥先锋性的写作。诗歌征文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要求参与者写得四平八稳,要求其写作不超出普通读者对于诗歌的固化认知。探索性的写作往往是打破常规的,很难符合诗歌征文的要求。热衷于参加诗歌征文的作者往往缺少探索的动力,缺少先锋意识,事实也是如此,诗歌征文中極少出现具有探索性元素的作品,更遑论先锋写作。诗歌征文中的“优秀作品”就其艺术品质来说,恐怕是以普通读者的认知作为标准的,主办方更看重的是“优秀作品”的传播效果,而不是艺术探索所达到的高度。就此而言,诗歌征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代表写作本身,而是对大众性的一种确认。

从目前的普遍情形来看,由于层出不穷的诗歌征文活动的推动,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乎凝固的“征文体”诗歌。比如说,把几次主题不同的诗歌征文放在一起来看,获奖的作品往往很难区别开来,面目雷同,气息相近,普遍缺乏作者的创作个性。更有甚者,有人把已经获奖的作品改动几个关键词语,拿去参加另一次征文活动,仍然符合主办方的要求,仍有可能获奖。这反映了一个要害问题,征文参与者存在着诗学观念上的趋同,主办方也存在诗歌认知上的趋同。这种“征文体”诗歌对当前的诗歌生态有一种潜在的危害性,消解了诗歌创作的个性化追求。诗歌征文的评委一般都是著名诗人和资深编辑,应该对这一状况有所警惕。我有一个并不成熟的意见,觉得诗歌征文的评选机制可以更灵活一些,评委在审阅征文稿件时,不要过多受制于诗歌之外的限定,比如来自主办方的要求和对于读者接受的顾虑,应该回到艺术本位上来,对有探索性与先锋性的作品予以适当关注,提倡艺术的多元化探索,鼓励作者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总而言之,诗歌征文是诗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其问题也需要正视。

猜你喜欢
著名诗人探索性征文活动
网红咖啡(大家拍世界)
悼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
畅谈“内蒙古70年发展成就,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助推供给侧改革,决胜‘十三五’开局”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名人读《意林》汪国真
探索性问题的几种类型及其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