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新时代下开展德育教育

2020-12-03 22:57夏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2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

夏峥

【摘要】高中生的成长牵动着大家的心,高中生德育的培养关乎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健全价值观念,使学生获得思想上的教导。本文就如何在新时代下开展德育教育进行探究,是为了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学生争得更多的立足之地。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992-7711(2020)32-243-01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明确正确的是非观和学习观,促进学生的综合进步。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参与,多角度覆盖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对于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在高中阶段规范、有序的开展德育工作,可以全面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高中班主任具有学生教育、管理的多重职责,其对学生的德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完善学生思想品质。但是从当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投入时间不多,同时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班主任很少组织学生开展班集体活动,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沟通交流,使得班主任对于学生缺乏全方位的了解,没有走入学生内心世界,难以通过德育推动学生身心发展。

(2)高中班主任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知识,没有把握好教育心理学知识,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德育教育工作,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缺乏变通,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对后进生关注不足,导致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对其过于严厉,使得后进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心理。

(4)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理念不明确,忽视了班干部的培养,没有发挥班干部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高中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立足学生的生活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使学生能够在生活背景下,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提倡做的。教师在围绕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的培养。对于高中生而言,大部分的学习生活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警惕。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存在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用电马虎大意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健康。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饮食不健康的学生,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指导,使学生明白,好的身体是学生坚持的后盾,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合理膳食,拒绝不健康的食物,才可以维持自己的健康水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让学生懂得解决饮食问题的重要意义;对于作息不规律的学生,笔者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督促学生能够按时作息,避免学生出现熬夜的情况,干扰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对于宿舍用电安全问题,笔者向学生传播了用电的生活案例,使学生懂得在使用电器时,要谨慎小心,不能盲目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在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看到了安全的必要性。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立足学生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尽快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积累,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就要懂得为学生筛选不同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高中生而言,课堂学习的内容愈加深奥,学生稍有走神的时刻,便容易错过教学的精髓,影响学生的后续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优化教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不积极、学习参与度不高、学习技巧不足等问题。围绕学生的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建议。在面对学习不积极的学生时,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了趣味教学,为学生融入了感兴趣的元素,使课堂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同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实战演练,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吸收和转化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培养,给学生的综合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突出了学生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自主体验

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体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懂得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的成就感,帮助学生自主进步。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技能的掌握要更加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应立足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挖掘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知变通,不能举一反三。在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时,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依据场景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展现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理解程度。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可以自主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拥有了强烈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麦振敏.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新校园:阅读版,2015(6):14.

[2]王立秋.试论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J].赤子旬刊,2017(1):12-13.

作者单位

(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