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山穴的保健妙用

2020-12-04 16:45王延群
养生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腓肠肌膀胱经脚跟

◎王延群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腘窝中央)与昆仑穴(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之间。只要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另外还可以伸直小腿,从足后跟到腘窝划一条线,一分为二,中点的位置就是承山穴。

顾名思义,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们的人体。人站着的时候,小腿肚子会紧张,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的受力点。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便秘、脱肛、痔疮等。

适当按揉承山穴对健康很有帮助。承山穴按上去会比较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揉按时,开头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在能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把疼痛减到最小。也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瘦腿

对于小腿粗的朋友们来说,承山穴便是一个可以美化小腿的“黄金”穴位。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时间运动的办公室一族非常好用。我们在站着开会或者工作间隙的时候,可以双脚并立,脚跟往上提,这样也能很好地刺激承山穴。此外,承山穴对于腰部的防护作用也是有口皆碑的。

手法:用拇指点按,持续按压穴位5秒,按压时配合吐气,慢慢放松,配合吸气,休息2~5秒,再重复按压,反复做10次。

防治小腿抽筋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踢球,或者游泳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小腿抽筋的现象,这时候一定要赶紧蹲下来,按摩承山穴几分钟。更安全一点的做法就是在运动之前,尤其是很久没有做运动的人,在运动之前一定要热身,同时按揉承山穴。

手法:首先俯卧,并将小腿伸直,小腿用力,使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向下呈V字型。在倒V字型顶点用力按6秒钟,配合缓慢吐气,如此重复2次,小腿痉挛就可治愈,而且也不疼痛。在指压穴道时,应放松小腿再按摩,这点应该注意。

祛除湿气

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手法:每天可点按1~2次,每次10~20分钟,点按时由轻到重,力量均匀。也可以随意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涌泉穴处,这样一来,受力部位正好是位于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治疗痔疮

承山穴有通络散瘀、清热止血的作用,是治疗痔疾的经验穴,并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如《玉龙歌》载:“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如神。”《肘后歌》也载:“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由于该穴能减轻直肠淤血,促进痔静脉收缩,所以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各种痔疾,不论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其消炎、止痛效果均迅速;另外,对肛门的其他疾患,如肛裂、便血等治疗效果也很好。

手法:以大拇指强力漩涡般旋转按压腓肠肌两肌腹之间的承山穴,按压1分钟,停30秒钟再按压1分钟,反复进行,以病者能承受,感到酸、麻感向腘窝、小腿、足底部放射或局部胀满为度,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每天按2~3次,连续按压1周就会有效果。

“抱住健康”不松手

所谓“抱住健康”养生法的要领是: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双腿稍微弯曲;臀部慢慢向后靠,如坐高凳;身体重心落在脚掌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脚跟稍稍抬起,两臂展开,略弯曲;十指张开,掌心内凹;虎口圆撑,腕部放松;双手如同抱握一个气球。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下颌微微回收,似与脖子之间夹住一个乒乓球;头部感觉有绳子吊着;基本姿势做完后,身体可前后晃动,但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闭非闭,保持愉悦的心情。

我们练习“抱住健康”的时候,脚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涌泉穴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受力部位是不是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子?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所以,“抱住健康”也是在按揉承山穴,同样能达到减缓疲劳、驱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我们摸摸普通人的腿肚子,会感觉软软的,但如果练了一段时间“抱住健康”,再摸他的腿肚子,你会发现变硬了,这就是“抱住健康”后产生的,小腿不一定会变粗,但是会变得结实。腿肚子硬实了,全身的抗疲劳能力、驱寒湿能力也就强了,这是因为,那里有一个无怨无悔的承山穴在辛勤工作着。

友情提醒

由于承山穴部位的深处有胫神经走过,按摩力道过大或特别敏感的人可能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不适。轻者停止按摩后即可消失,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天。此外,孕妇、大失血、久病体虚的人需要补养气血,不适合按摩此穴。如经多次按摩无效,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腓肠肌膀胱经脚跟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常做脚跟撞地 预防骨质疏松
羊的吻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
带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动”缓解脚跟痛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