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型学习的课堂构建策略

2020-12-04 21:52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李纯刚
青年心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过程

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 李纯刚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的旁观者。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录入,而是由学生主动地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学会主动提出质疑、积极参与、自主建构。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给定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真实实验或实际生活感受,进行自主的搜集、获取、加工信息,以达到学习目的的过程。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其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探究学习的特性,构建探究型课堂。

一、构建探究型课堂

构建探究型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假设推理、实验探究、归纳整理、总结评价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地构建知识。

(一)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创设情境的途径有多种,可以是学习、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体验式”的情境,甚至可以是虚拟的情境。一个好的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的、启发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参与度,发现问题激发更多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绪铺垫。“疑生思,冥思而生究”,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必备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学生生活经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引导,筛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在一节“物体的密度”的物理课上,教师以 “乌鸦喝水”故事为引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还有别的方法也能喝到水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密度这个概念进行探究。开放的设计情境,达到了让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和思考的目的,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了知识。

(二)在探究中验证推理

在提出探究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的可能(猜想或假设),并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验证的方法方案制定出计划,根据验证计划实施实验探究。在分析和推测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和解释问题情境。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阻止学生犯错,因为犯错也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在验证问题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记录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在交流中归纳总结

在经过实验验证后,要对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从现象到本质,总结出规律,并将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假设进行对比。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在分享与对比中,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将探究问题更进一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营造探究氛围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需要长期有目的性地发展起来的,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有一刻放松。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探究型课堂,还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探究的学习环境与平台。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探究学习需要一个自主、开放的环境,就要求教师应改变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有了平等关系,学生才会敢于主动与教师交流,分享收获与经验的可能。这是探究学习必要的前提。

(二)营造探究课堂氛围

探究学习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行为权和发言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动的探究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进行各种探究式的学习,对他们的探究成果给予肯定。

如在讲解“水的张力”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硬币浮在水面上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理呢?你们能不能做到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通过这三个问题,将学生迅速带入探究型的学习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通过自己动手探究,不但理解并掌握了“水的张力”这一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其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搭建探究学习平台

发明的起点是有疑问,敢于问。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提问,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耳濡目染,学生的探究意识自然地会得到培养和提升。比如说搭建探究的平台,学校或班级可以开展探究学习优秀成果的评选或主题式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

除了上述的营造方式,学习中来搭建广阔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可多宣传和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课外活动(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这些活动是教育部、科技部等机构为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举办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应熟悉这些活动,加强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促进和选拔出优秀探究项目,作为其他学生的标杆,起到榜样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自主地构建知识,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探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过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