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双城变为双赢,把双城记变为双联体”

2020-12-04 08:17龙在宇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龙在宇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纲要”)。

今 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如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纲要》,意味着双城经济圈建设即将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长期深入研究,先后提出成渝博弈论、成渝协同论、成渝轴心论、成渝圈群论等多个学术观点。

近日,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专访了李后强。就诸多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李后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川应突出“有根产业”和“本土化产业”

廉政瞭望·官察室:相比起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内容,10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开报道中,新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意义。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李后强:《纲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纲领性文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至关重要,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国家区域发展的第四增长极。与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均位于沿海不同,成渝地区地处西部腹地,拥有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这就使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不可替代。

同时,在双循环背景下,四川、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可开发的需求空间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传统和新兴消费等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为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欠账,中央和地方将增加薄弱环节的投入,也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的需求。

廉政瞭望·官察室:区域经济的发展,需以产业做支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如何既做大产业,又避免重复布局和同质竞争?四川有哪些优势产业要抓住机遇?

李后强:发展产业不能一窝蜂,可以推动产业分工垂直化发展,站到全局的角度明确成渝地区各城市分工,使它们从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中,选择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确定各自分工。

站在四川的角度,要突出“有根产业”和“本土化产业”。突出白酒、川菜、川药、水电、钒钛等从自己土地长出来的“有根产业”,突出电子、军工、化工、光伏电、重装制造等从省外引进消化创新的“本土化产业”。直接落户而没有消化融合的产业是“无根产业”,容易“随风摇摆”“水土不服”。产业布局应“以传统产业提升为主、以新兴产业生根为辅”,比例为62:38(旧:新),因为新兴产业有高利润特点,同时也有高成本、高风险、高阻力等特性。新兴产业很快也会转为“传统产业”,“新兴”与“传统”是相对的。应该认识到,没有落后产业,只有落后产品。有传统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品牌,有品牌才有市场。

“均值低、待发达、不平衡、不沿海”的省情

廉政瞭望·官察室:近期您曾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会加快四川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阶段过渡,一些关于省情的表述,也可进行适当调整。能否具体谈一下?

李后强:未来五年即“十四五”时期,正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基本完成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转轨,部分地区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轨阶段,落后地区也将全面完成工业化初期任务,基本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到2025年,四川人均GDP可达到1.2万美元左右,向全国平均水平靠近。第一产业占比低于10%,第三产业占比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城镇化率接近60%,经济总量、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创新和开放发展能力等稳居全国第二梯队。

因此,在有关四川省情的表述上,可以不再提“人口多、底子薄、欠發达”。因为人口多是优势不是劣势,国家政策都在鼓励生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也不是底子薄、欠发达了。可以考虑改为“均值低、待发达、不平衡、不沿海”。

四川是西部龙头、经济大省,但人均GDP排20位左右,不到全国的88%,部分地区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一方面要加快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着力建设经济强省;另一方面要补全小康没有完成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的欠账。

四川也有一条胡焕庸线

廉政瞭望·官察室:中央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为“一极两中心两地”。对于这个定位,应该如何去理解?

李后强:“一极两中心两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即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对于“一极”,应当消除一些误解。这是一个全国意义上的增长极,只是地理位置在西部而已,并非打造一个西部的增长极。以四川、重庆两省市的经济体量,早就是西部最主要的增长极了。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明确指出,要把成渝地区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国家赋予成渝地区“一极两中心两地”的定位,使四川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能够获得中央各部委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也能够显著提高四川在全国的显示度,增强国内外企业投资四川的信心。由巴蜀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际是中国双城记,是中国双核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要把双城变为双赢,把双城记变为双联体。

廉政瞭望·官察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依然面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当如何去缩小差距?

李后强:中国有一条胡焕庸线,是公认的发展水平的分割线。其实,四川也有这样一条线,大致是从九寨沟到米易的曲线,可以将其称作“四川胡焕庸线”或者“四川横断山线”。在这条线的西北侧,就是三州地区。甘孜、阿坝、凉山总面积占全省61%、总人口占全省7.7%,2019年经济总量占全省5.2%。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从某种程度破解胡焕庸线。在四川内部,也应当进行一场西部开发。从长远看,四川的潜力在三州,三州是四川最大回旋余地和内在韧性。

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总体战略下,突出“成都平原都市圈”或“天府都市圈”极核作用,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能量释放,大力支持“环渝经济带”发展,把成都“东进”与重庆“西拓”结合。

四川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目的同样是促进区域全面发展。一般认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GDP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但我觉得更应用一种动态的数值去衡量。经济副中心的GDP值应达到成都GDP值38%以上,并且要保持此比例同步增长。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