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素搭配 精神百倍

2020-12-05 00:51
养生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荤素饮食结构素食

文 苕

【谚语释义】

“荤”与“素”是相对而言的。荤,通指肉蛋类食物,大体是指中国餐桌上的副食。素,通指蔬菜和粮食作物,有主食也有副食。我国的饮食结构是以糖类(主要来源于蔬菜和粮食,就是被称为“素食”的部分)为主的,主副食搭配的比例通常为4∶1,荤菜的数量一般占10%~15%。西方国家则是以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其主副食搭配的比例正好与中国相反,为1∶4,荤菜的数量一般不低于60%。尽管东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但都体现了“荤素搭配”的原则,也都造就了“精神百倍”的民族。

【养生启示】

“吃荤好还是吃素好”,一直是医学界、营养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按照“荤素搭配”的原则,这个问题就有了比较接近统一的意见:在考虑民族习惯,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吃荤、吃素都不能偏执。长期的实践证明,我国的膳食结构总体上是科学的,适应人们繁衍生存和健康长寿的基本需要。

★荤食原则:不可多也不可无

荤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每1克脂肪充分氧化后可产生热能37.68千焦,并且本身又不导热,能借以维持人的体温。荤食还有保护脏器、滋润皮肤的功能,向人体提供机体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

荤食的不足,会导致脂肪酸的匮乏,使机体的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变化。脂肪还有参与性激素合成与代谢的功能,它的不足会直接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使性器官的成熟和发育受到影响。此外,荤食味香诱人,能增加饱腹感。它是人体摄取锰元素的主要来源,锰元素是人类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同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其摄入量不足会导致人体过早衰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骨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食荤太多,一方面会造成肥胖,使人失去体态美,内脏的负担增加;一方面使机体内的胆固醇增高,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道理,指出过多食荤是造成多疾的原因之一。因此,食荤是有限度的。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存在着一种因食荤太过的“美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昏脑胀、眼球凸出、上肢麻木、下肢发颤、心慌气短、体倦乏力等。其主要原因是,动物性蛋白质中含有的大量氨基酸,极易在细菌的作用下腐败分解,一方面产生毒素使人感觉不适,一方面随血液到达脑组织,使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食素原则:以素为主但不拒荤食

素食,通俗点讲就是以素食为主,多食素。它的前提是并不禁荤,其实质是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当今提出的“食素”口号,应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素食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净化血液、强健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以减少脑血管疾患、消化不良、便秘、痔疮的发生,还可以益脑增智,对某些癌症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宋代文人苏东坡写过《菜羹赋》,赞美蔬菜是“露叶与琼根”。陆游更极言倡素,在他的诗中写道:“肉食从来意自疑,斋盂况与病相宜。”

我国“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的习惯,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并验证了的科学饮食原则,不可偏废。在我国,荤食一直处于陪衬地位,除城市外,在现阶段还用不着过度担心食荤过剩而造成的危害,盲目宣传“禁荤食素”是不全面的。有人把国家近年出台的“饮食金字塔”标准简化为“一口肉(荤食)、两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菜”的公式,其实就是对谚语“荤素搭配”的具体化诠释和对其荤素比例的量化,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荤素饮食结构素食
饮食结构对青少年肾功能的影响
荤素搭配,不失美味
世界素食日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古代食谱撷趣:宫廷盛宴VS文人素食
颂歌
宝宝吃饭香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大学生饮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亦荤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