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管理 创设最优成长环境

2020-12-05 01:57甘肃酒泉市肃州区第四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寄宿生寝室宿舍

曹 俊 (甘肃酒泉市肃州区第四中学)

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应遵循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注重从寄宿生教育的细节入手,努力创设一种让学校、家长放心的育人环境。

一、做学生眼中的“妈妈”

虽说初中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寄宿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挑战,尤其是寄宿生自理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培养。面对此情此景,宿管教师先从整理内务方面加大指导力度。然后采取多次集中讲解,个别强化训练,召开宿舍长会议,通过与课任教师交流、联系家长、个别谈心、私访等途径,因人施教,转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在指导中老师率先垂范,逐个手把手教,把自己的身份由严肃的“教员”变为和蔼可亲的“妈妈”。对一时掌握不到位的学生多次给予指导,直到他们自己掌握。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宿舍的每一个角落,都做到干净整洁,教师也赢得了孩子最真诚的尊重与爱戴,当每一次被她们亲切地唤作“妈妈”时,教师的心里比吃蜜还要甜!

二、创设文明和谐的宿舍

宿舍作为寄宿生生活的场所,是他们采摘梦想果实的家。结合学生的性别差异,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教师把学生宿舍的生活物品从色彩上进行精致分类,设计了不同颜色的生活用品。走进男生寝室,蓝色的被套、蓝色的床单、蓝色的脸盆、就连牙缸都是蓝色的,干净的蓝色,再配上洁白的墙壁,映入眼帘好似一幅碧波荡漾的风景画。踏进女生寝室顷刻间变得目不暇接,粉红色让整个寝室变得更富诗情画意,白色和粉红色糅合在一起让寝室多了几分俏皮和艳丽。如此雅致的住宿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家的温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同学间团结互助、至善至美的高尚品质,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宿舍、餐厅和教室几乎是寄宿生一天生活的全部。思家之情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是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当他们失去了对神秘而又陌生的寄宿生活的新鲜感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家的思念。为此,教师所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丰富寄宿生的校园生活,充分开发宿舍公共环境,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指导学生开辟风格迥异、喜闻乐见的活动专栏。如:“小喇叭”“百草园”“五彩池”等,这些主题专栏充分发挥了寄宿生的特长爱好,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光荣榜”“展翅翱翔的小鸟”“谁最棒”“谁的红旗多”等形式多样的评比专栏,无形中在各宿舍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超越自我、完美自我的高潮;《好人好事登记簿》成为学生映射自我的镜子;《温暖你我他——说给老师的悄悄话》是师生心灵互动的平台,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内心世界的阶梯,让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了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病因。教师对症下药,让每一颗被烦恼上了枷锁的心灵重获新生;《放大镜记事簿》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瞭望角。在这些内容纷呈的活动中,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

四、精心打造宿舍文化

宿舍是寄宿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其学习后身心栖息的港湾,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心灵的宿舍文化,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为此,提倡教师遵从规范化、个性化、人性化、知识化并重的理念,指导学生创设团结、勤奋、简朴、和谐的宿舍文化。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开设优秀寄宿生专栏,自办文化小报,摘抄名言警句,注重宿舍内部的美化、净化和文化,让每一面墙变得有声,每一处都凸显文化育人的氛围。班内开展以“宿舍是我家,创建靠大家”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绘画等活动,使宿舍真正成为寄宿生身心愉快的天地。在这样一块净洁又充满童趣的天地间,书写着学生数不尽的乐趣,镌刻着学生最美的往事,记载着学生一切美好希望的点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定要扮演多种角色,无论是哪个角色只要用心去演,都会助力学生!

猜你喜欢
寄宿生寝室宿舍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热得快炸了
寝室闹鬼记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学校到底是谁的
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吃货的世界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热得快炸了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