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紧张心理的调节方法

2020-12-05 01:57姚向前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屯字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情绪

姚向前 (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屯字中学)

紧张心理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面对学业压力、规则约束、操作准确度衡量时学生经常会产生紧张心理。以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为例,学生会因操作可能发生的危险而紧张,也可能因教师的旁观而紧张,一旦这种紧张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致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高中化学实验不单单要以熟练掌握操作规则为核心,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一、化紧张为动力,缓解学生压力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课外活动时间缩短,高强度的学习导致学生精神高度紧张,一切以成绩优劣为出发点,而化学实验也由提升认知转化为提高成绩的手段,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不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只要能写出实验报告就万事大吉,对于实验本身则不求甚解。这种懈怠的态度往往是引发危险的根源,如制氧试验中,若学生在反复尝试后还未制出氧气,便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化学实验对原料占比、器皿质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学生往往会过分纠结原料的用量,进而产生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实验通常需要小组合作进行,学生在实验步骤上存在分歧而引发争吵,甚至对实验产生阴影。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适当解压。教师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减少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直接干预,预留给学生更自由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保持相对轻松的学习状态。以氧化铝的制备实验为例,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为学生展示徽州毛豆腐的图片,创设轻松的实验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将目光对准生活,发挥想象力,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长白毛”的例子,并阐述其白毛成分,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化批评为鼓励,缓解学生自卑心理

许多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不佳,并非是因为他们缺乏实践能力,而是自卑心理在作祟。鉴于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干预,通过激励与表扬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从而使实验过程持续有效的发展。如,针对一些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降低实验难度;对毅力差的学生,则需要持续不断地鼓励。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更好地克服紧张情绪。此外,教师应尽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在“练胆”中不断寻求激励。例如,钠作为典型的活泼金属,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相对繁杂,教师不妨采取问题情景的方式,通过提问题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主动探究的权利。

三、化监督为引导,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俗话所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乐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也应建立在学生兴趣开发的基础上,从学生心理上寻找突破口,让学生在化学探索的路上不断寻求情感的共鸣。例如,将实验中的各项准备事宜交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负责设计实验步骤、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危险注意事项等。学生能找准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从而在实验中保持高度的警惕与自觉。此外,各实验小组也可采取帮扶模式,由学优生带领学困生共同完成实验,从而构建更加和谐融洽的实验氛围,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收获荣誉感。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的紧张情绪表现在方方面面,为了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学习自信,教师还需要从教学方法、小组任务分配等各角度着手,改善学生心理现状,从而使化学实验顺利开展,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情绪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