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育,渗透职业生涯规划

2020-12-05 01:57陈冬菊江苏启东市吕四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设想职业规划阶段

陈冬菊 (江苏启东市吕四中学)

职业生涯规划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职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好地了解国家、社会,并成为其需要的人才,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协调处理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不一样,所以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也要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发展。

一、结合理论,自觉探究

结合政治教材开展生涯规划的实践教育,基于学者唐纳德的生涯发展理论,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分五个阶段。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要运用分层教育法,引导优等生主动认识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并展开自我规划。

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自己未来打算成为怎样的劳动者,考虑自己处于职业规划的哪一个阶段。学生发现由于自己的认识不同,所以也处于不同的阶段,若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那么处于成长阶段;如果已经有了职业规划,则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充分认识到了职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寻找和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那么就处于自觉建立阶段;若在学习中自主考虑到了对未来职业的帮助,那么就处于维持阶段。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更好地了解自己。

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引导有能力的优等生展开自主探究,能让学生认识到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和兴趣、能力相匹配的职业环境,这样才能让工作更快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基于分层教育理论,引导不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

二、整合案例,提出设想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让中等能力的学生尝试自主对未来的职业提出设想,向榜样学习。此时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设想有什么不同,找出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规划。这样,中等生就能更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的设计,为未来的成长做好准备。

教师可结合典型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在职业规划的时候,我们是都选择赚钱多的职业去做,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社会的需要选择一些赚钱不那么多的工作呢?”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如某些实业家来到家乡,帮助家乡人民脱贫的故事。在这些事例的引导下,学生受到了榜样的启发,认识到了问题:“我们不能都一窝蜂地想要去赚大钱,而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能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帮助。”学生结合案例,端正了自己的想法。

在结合案例引导中等生提出设想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以外,还要寻找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案例,指导这些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起到分层教学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

三、唯物辩证,假设选择

要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还要注意思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围绕这些需要帮扶的学生,指导其合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先让需要帮扶的学生假设自己选定某职业,然后思考其带来的利弊,斟酌其是否适合自己。

学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对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引导其思考:“在选定了某个职业后,我们突然发现这个职业不是很好,但是那又是自己喜欢的,你要如何应对呢?”学生在辩证唯物思想的影响下,逐步认识到:“如果辩证地看待问题,虽然某些职业比较冷门,赚钱也不是很多,但是却是我喜欢的,我能干出一番事业来。那么,这个职业就是适合我的,我觉得要坚持下去。”

若需要帮扶的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思想,那么就能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会认识到如果选对了职业,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要给予这些需要帮扶的学生更多关怀,引导其思辨,帮助其选择,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变得更加个性化,有不同的想法,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也有不同的规划。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要基于分层次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理智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设想职业规划阶段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关于为“一带一路”提供高分辨率遥感星座的设想
跟踪导练(一)1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我设想
“中国现代风云人物雕塑群像”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