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想象能力,提升童话教学有效性

2020-12-05 01:57沈同舟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白兔蜘蛛童话

沈同舟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童话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生活,用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人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童话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深入体会童话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针对形象行为,人物想象

童话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切入点入手感受人物的内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个性和魅力。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21 课《雪孩子》时,教师让学生围绕“雪孩子”这个形象展开想象,着重想象它营救小白兔的场景,并想象一下它的内心活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想法很简单:“雪孩子要救小白兔,所以就冲进了火里。”此时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可是,雪孩子难道不知道自己怕火吗?进入火里救人之后,自己可能就会化掉,雪孩子是不是很傻呢?”学生更全面地思考,联系小兔子和雪孩子相处的欢乐情景,考虑到雪孩子因何而诞生等因素,尝试提出更全面的想法:“雪孩子是因为小白兔而诞生的,所以它对小白兔有感恩之心。此外,小白兔对雪孩子很好,让雪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所以,雪孩子已经将小白兔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并为了它而牺牲。”这样的理解就更全面。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思考自己处于童话人物的状态,会怎样做。从而学生能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对于童话人物的感悟也会更全面。

二、推测发展可能,情节想象

童话故事的情节一般都曲折离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情节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然后对照课文看有什么不同。在情节想象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某个行为、某个事件进行想象,构思出一个新的情节或者完全反转的结局,这也有助于学生发展想象力。

二年级下册第20 课《蜘蛛开店》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没有展示故事的情节发展。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说说这个故事会向着什么方向继续发展。“大家想象一下蜘蛛开店是不是会成功呢?你觉得它会满足蜈蚣的要求吗?”有学生认为:“蜘蛛前几次开店都放弃了,可是,开一个编织店是它的梦想啊,所以我觉得它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它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学生的想象中,蜘蛛找来了很多朋友,它们展开了集体劳动,齐心合力编织袜子,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就帮助蜈蚣做好了袜子。在写作中,学生从“坚持不懈”这个主题扩展,联想到了“坚持不懈”,并以之为主旨展开创作,不仅写出了故事可能的发展走向,更将自己对事物的想法写进了创作中,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在鼓励学生想象情节的时候,要避免学生进行无谓的想象,而应该注意结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原本的故事走向展开想象,这样的想象才会更合理。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契合即时情境,环境想象

在童话作品中也往往会有一些环境描写,学生结合环境展开想象,想象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可能出现哪些人物,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这样能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围绕作品的细节展开创作。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21 课《青蛙卖泥塘》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最后形容泥塘的场景,并围绕该环境展开即时想象:“大家看看青蛙将自己的泥塘改造成了什么样子吧。这里有花草树木,还有蝴蝶小鸟,你觉得这里给人怎样的感觉呢?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有其他小动物来,会是怎样的感觉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围绕文章中这段环境描写展开想象。首先学生认识到这段描写展现出了欢快的心情,所以在补写中也要体现出这一点。“我会写很多的小动物都来玩耍,它们的心情都很快乐。”这样的描写就展现出了和环境描写相互符合的人物心理。

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的描写有一定的关系,悲伤的情境往往能烘托出悲哀的故事,而欢乐的场景也能展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悦。这样学生在展开自主创作的时候也会更关心怎样展开环境描写。

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想象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这样能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提升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小白兔蜘蛛童话
小白兔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童话镇
蜘蛛
午夜童话镇
大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