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动课堂”的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2020-12-05 01:57盛瑾瑜江苏吴江高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南仁东天眼物理学

盛瑾瑜 (江苏吴江高级中学)

抓好高中阶段的德育,有助于学生在升入大学,进入社会后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通过有效衔接,确保德育工作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从而让青少年能够在课堂上被德育感染和吸引。从高中物理看,通过“生动课堂”开展德育,有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强化学科实践,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物理学科独特的属性,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

很多看似简单的物理学原理,都为我们揭示了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道理。在“恒定电流”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器,比如电饭锅:它有两部分电路组成,即控制部分:由双金属片自动开关、限流电阻和黄灯组成,自动开关当温度达到70℃-80℃时,自动断开,低于70℃时,自动闭合;工作部分:由一个磁钢限温开关、一个发热电阻、一个限流电阻和红灯组成,手动闭合限温开关,当此开关的温度达到居里点(103℃)时,自动断开,且不能自动复位。接通电源并按下限温开关后,黄灯熄而红灯亮,电阻发热,当温度达到70℃-80℃时,自动开关断开,当温度达到103℃时饭熟,限温开关断开,当温度降到70℃以下时,自动开关闭合,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通过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电饭锅的工作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父母对家电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家用电器的正常运转。

通过将物理学原理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日常劳动所蕴藏的看似普通但却精密的原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强化德育让学生能够从物理学原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中,锻炼解决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将劳动意识培养作为德育的重要方面,在物理课堂上加以强化,是“一箭三雕”,既避免了空洞说教让学生反感,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还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导入物理故事,培养学生严谨作风

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汇总古今中外物理学领域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看到前人是如何学习物理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如在“电磁波及其应用”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电磁波这一高精尖技术产生兴趣,教师搜集和整理了中国“天眼”的建设过程:南仁东的事迹是物理知识应用到科技实践中最直观的体现。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人物,南仁东用22年专注地做了一件事——建设“天眼”FAST,他的足迹遍布云贵高原,只为能够找到最适合的项目地址。在天眼的建设过程中,他坚持从选址到立项,从设计到建设,亲力亲为,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是中国建成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关键人物。2016 年,“天眼”FAST 竣工,已罹患重病的南仁东飞赴贵州,参加了竣工仪式,这是“天眼之父”最后的凝望。他用不留遗憾的方式,忘我工作,不断奋进,成为了新中国几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故事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不仅需要精通,同时也需要坚守。

三、注重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坚韧毅力

将德育融入物理“生动课堂”,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挫折。从而将物理知识变成学生磨砺自己的一种渠道。

如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需要在水面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痱子粉,看似操作很简单,但是实际完成并不简单,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尝试,最终通过“油膜法”测出了看不见的分子的大小的数量级。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实验内容的要求,更能培养他们坚韧的毅力。一次次地失败,学生容易放弃信心,但通过向学生讲解坚持的重要意义,让他们看到爱迪生的坚持、看到居里夫人的坚持,就能够相应地提升他们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耐心和信心。

当将德育融入生动课堂时,即使最简单的物理学实验,也包含着重要的哲理。在开展德育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积极和有韧性地进行探索,从而在实验中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

将德育带入高中物理课堂,能够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知识之外的收获。教师要将德育融入物理课堂作为一项责任,积极运用所有的资源和方法,激活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南仁东天眼物理学
推荐/《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美食物理学
天眼·数据·未来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海归无冕科学家南仁东——“中国天眼”缔造者
高轨“天眼”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