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让文本解读更精彩

2020-12-05 01:57严建红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切入点题目文本

严建红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阅读教学从本质而言,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了提高文本阅读有效性,教师需要利用一些有效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高效解读文本,最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立足学生兴趣,激发阅读动力

任何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启,都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用符合小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授课,这样就能全方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有效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由于题目本身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同学们,想必你们都喜欢旅游吧?那你们都去过哪里呢?”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小学生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自己去过杭州,看到过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有的说自己去过上海,饱览过夜晚时分的黄浦江;还有的说自己去过黄土高原……此时此刻,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向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通过你们刚才的分享,老师知道你们去了很多地方,但你们去过牛肚子里吗?”学生纷纷摇头,有的还露出了疑惑惊奇的表情。教师趁机将学生的注意引向课题,“想必你们肯定觉得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到牛肚子里旅行呢?但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不但进到牛肚子里旅行,还成功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了。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学生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此时开展阅读活动就会变得更顺利。

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阅读,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兴趣,就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立足文本标题,培养阅读能力

任何一个题目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文本的标题切入,根据题目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文本标题的角度展开联想,就能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及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时,在开始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从题目中能得出什么样的信息。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文章应该和一幅画有关。”接着,教师继续追问,“那这幅画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那‘名扬中外’这个词语应该怎么理解呢?什么样的画算是名扬中外呢?”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正式开始阅读活动,“想必你们都很好奇,那就请你们带着刚才的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阅读之旅,去课文中搜寻答案吧。”通过文本标题,很好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标题切入。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也是高效解读文本的窗口,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把握标题,就能大幅度提高阅读效率。

三、抓住文本核心,把握情感内涵

阅读教学,就是引领学生抓住文本核心的过程。而文本核心,就是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情感。如果学生能够立足于这些充满指向性的语句,能很快深入文章内涵,把握文本的主旨。

例如,教学《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默读课文,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重点研读文章中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语句。在学生阅读以后,他们很快挑出了文章中一些和情感相关的重点语句,例如原文中第四自然段,借“父亲”之口,表达了一番对时间的见解,原文如下:“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这一段内容,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体会文段的深意。在诵读过程中,学生逐渐品尝到了一些滋味。此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学生谈谈对父亲这番话的理解。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文章的核心词句,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逐渐深入文本内核,从而有效提高文本解读效率,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之旅。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切入文本,轻松解读,领略语文魅力。

猜你喜欢
切入点题目文本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黑龙江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切入点推动招商引资
浅谈圆锥曲线问题的切入点
沈阳科硕潘庆松 用户体验,是定制安装的最佳切入点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