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的兰台人精神

2020-12-05 08:02马真布
云南档案 2020年9期
关键词:驻村乡镇队员

■ 马真布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兰台人也不示弱,村村寨寨留有兰台人的身影。他(她)们不因年龄普遍偏大、女同志偏多的特殊原因而退缩叫苦,而是不甘示弱冲锋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最前沿。在我的身边就有那么一位把包保贫困户当亲人真扶贫的“兰台人”——鲁甸县档案局阮金署同志。他五十余岁,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多年,在长期的业务指导工作中,走遍全县县级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每一个乡镇,熟悉每一个单位档案管理情况。在全县每一项的重点工作中,包括公路、水库、电站、建筑和市政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而这次也不例外,我县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

扶贫路上的排头兵

脱贫攻坚大会战至今近五个年头,他负责编写了上万字的脱贫攻坚档案指导材料、培训教材,他的培训教材大到县乡村文书档案、项目档案、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分类方案和归档方法,演示课件设计。小到归档章、档号章、卷脊、案卷封面的设计书写,项目代号的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卷内目录、案卷目录的规范填写。教材实用性很强,便于操作,统一了标准。培训会大到面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员,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乡镇、一个示范村(社区),都是他负责主讲;近两年来共培训了20余场次、500余人。指导方法灵活,他首先分片区采取在乡镇、村创建示范点,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负责档案的工作队员或村干部观摩学习研讨;然后再深入到每一个扶贫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实地检查指导,确保档案归档质量,并当场解答档案收集、分类、鉴定、排列、组卷、编目中的疑难问题。该方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受到驻村工作队员们的欢迎,得到省市县验收组的好评。其次,还多次参与县委政府组织的各项督查检查活动,专门负责一个乡镇的综合督查组工作。在督查工作中,带领工作队员反复多次到所辖的村(社区)走遍了所有建档立卡户、低保户、残疾户等五类对象家庭,了解群众的收入、住房、教育、医保住院、饮水和对政策的熟悉情况,了解驻村队员、包保人员的帮扶情况,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卫生环境整治情况。当天发现问题当天反馈村、乡镇领导限期整改。通过反复的调查走访,熟悉了各村(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乡工作组队员相处融洽,促使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次下乡县纪委书记握着他的手说:你就是那个负责茨院乡督查工作最认真,整改清单最详细,揪住问题不放手的档案局的同志。

包保户的贴心人

在扶贫路上,他始终把包保户当亲人。就拿他包保的一户贫困户来说,原来是别人包保的,群众对之前包保人意见很大,对入户填写调查摸底表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配合工作。后来村上调整他为新的包保人,他来到这户人家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诉求。他诚恳地说:“现在我包保你家,你们就是我的亲戚,有什么困难我尽力争取帮你们反映解决”。针对他家的土坯住房,争取纳入农危改项目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同时,还争取水泥硬化了院坝,小额信贷解决了养鸡产业的发展;负责联系培训机构促使夫妻二人都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其次,他还帮助包保户搬新房、送上祝贺金,对没有碗柜、沙发等必需生活用具的家庭,购买送给这些家庭。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尤其关心孩子读书教育问题,利用周末时间,对在读的贫困户子女一一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在校情况。给在校大学生、初高中生、小学生200~300 元用于购买学习书籍用品,通过讲“自古寒门出贵子、读书摆脱贫穷命”等事例,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报效国家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每当逢年过节,他都购买了大米、食用油、牛奶给贫困户家,当有的贫困户提出要送他一只自己喂养的鸡或马铃薯时,他都拒绝了。他说:“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因为你们还很困难,把这些拿到市场卖了,可以购买一些生产用肥。”其中有一家自养了很多大土鸡,他都介绍朋友们春节过年时帮助购买了很多只。其实他自己的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帮助包保户。

厌学学子的照明灯

他听说贫困户张家勇的大儿子不想读书,父母也没办法,是他的反复交心谈心才背起书包重回学校。他包保的家庭还有一些在校大学生,他常打电话鼓励他们学习、关心他们的成长,互加微信交流思想。并积极为他们办理雨露计划补贴,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及时转发相关招聘考试信息给他们,劝勉他们在校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对父母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深知父母的不易和艰辛。学有所成,就业才易,教育才是家庭稳定脱贫的最大希望。现在有的已经毕业在国企上班,有的正复习准备国家招录考试。

困难群众的指导员

他包保的贫困户都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只有在县城附近乡镇做零工。为稳定他们的收入。他找到业务指导过的工程项目部、工程建设指挥部联系工作,找到县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劳务就业中心了解是否有适合的技能培训,是否有附近公司的就业岗位后再了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是否愿意去培训务工,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们参加了电工、泥工、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并且都在附近乡镇务工。

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些贫困户家庭十分困难,就积极为他们奔走争取享受国家政策低保待遇。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常年在外给物业当保安,一场大病致使身体瘫痪,家里只有两个70多岁的老人,一下失去了生活能力。他知道后,积极跟村两委反映,找到县残联、县民政局、乡民政所,动员该户的哥哥送他到医院作残疾鉴定,鉴定结果为二级残疾;也争取民政部门解决了低保补助、残疾人补贴。真正做到了想贫困户所想,用心用力用情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舍小顾大的兰台人

在扶贫攻坚的决胜期,他被县委抽调参加了县脱贫攻坚督查指导组,负责全县档案及佐证材料督查和一个乡镇的脱贫攻坚综合督查组工作,没有节假日周末休息时间,经常早出晚归,任务十分繁重。2019年2月,刚过春节,他的父亲因肺癌到昆明住院,病情十分严重。兄妹在昆明多次打电话要他上来看看,但都因工作离不开而没有去,他急切地告诉兄妹等忙过几天立马赶来。然而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知道这不幸消息后,他没有对单位和队员们说起,忍痛走完最后一个村组才回到老家准备父亲的后事。

他就是这样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在兰台工作30多年的日子里,一直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奔波在各行业档案监督指导路上,他用心用情扶贫的态度、舍小家顾大家的气度、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厚度,让他在这普通的岗位上闪闪发光,虽无位但有为,这就是我们的兰台人精神!

猜你喜欢
驻村乡镇队员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乡镇扶贫印象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