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张凳子是我的
——音乐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定义兼与孙国忠教授商榷

2020-12-05 13:02文|
岭南音乐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术性音乐

文|

某交响乐团送戏下乡,晒谷场上人头涌涌。指挥借来凳子指挥,手势上下翻飞,闭目陶醉。一曲终了,未闻掌声,转头一看,全场一空,唯一老妇端坐,凝视着指挥。指挥赶忙上前,抓起老妇的手紧握:“您是知音啊!”老妇指指台上:“你那张凳子是我的。”

这应该是个段子,但或可视为一个夸张的写实。一个真实故事是:某文艺团体“到人民中去”,晒谷场上人头涌涌。穿大摆裙飙高音的演员演唱,台下皆低头玩手机;劲歌劲舞的女孩一上,台下举起一片手机。这不仅仅是“雅”与“俗”的问题。

我们的音乐是有“风雅颂”之别的;我们的音乐评论也是有“雅俗”之分的。专业圈里以音乐院校为主的学术性音乐评论;专业圈外以宣传媒体为主的非学术性音乐评论。前者是“正襟危坐”的正规军,后者是“衣衫不整”的游击队。非学术性音乐评论队伍没有自己的“凳子”。

作为非学术性音乐评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个人对诸多的基本理论概念一直没有完全弄清楚。比如:“音乐理论”的简称是否就叫“乐理”?两者是否划等号?“音乐评论”的简称是否就叫“乐评”?两者是否划等号?“音乐评论”与“音乐批评”是什么关系?甚至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音乐评论?

非专业人士要了解某一概念,惯常的做法是上百度。“百度百科”上对“音乐评论”的解释是:“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简称,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音乐理论”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记谱法、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

显然,百度这样的解释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百度的这个解释是“狭义音乐理论”。“广义音乐理论”的解释是否应该是:音乐理论是一切有关音乐的论述。

“音乐评论”能否简称为“乐评”?对于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界却依然未有清晰定义。去年十一月份,上海音乐学院的孙国忠教授,在他的系列学术讲座《音乐评论的态度和策略》中有这样的阐述,赘引如下:

我把所有对音乐艺术问题的思考、解读、诠释、评论及写作统称为“音乐论说”。换言之,“音乐论说”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表达的关于音乐现象及问题的审思与见解。“论说”二字既有展开“议论”的特性,也有其呈现“言说”的主体姿态,这种带有个人旨趣的音乐审视和展示论说者智性思绪的音乐文字(writing about music)无疑具有音乐探析和艺术品鉴的“庄重感”和“趣味性”。“音乐论说”可以分为学术性写作与非学术性写作,两者都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它们各有所长,目的不同,功能也不一样。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写作包括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著和学术性书评(academic book review)等,非学术性写作则包括音乐评论(乐评)、音乐赏析、音乐会节目单、唱片解说、爱乐随笔(音乐散文)等。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写作的旨趣——论说音乐的目的与意图。学术性音乐论说是一种在学术动力驱使下的研究性写作,其目的是为了提出或解决音乐领域内某个专业性问题,从而在学术规范的框架内进行的一种具有“问题意识”的研究性阐述。由于研究旨趣的驱动,学术性音乐论说的呈现必然基于大量音乐文献(史料、研究文本、乐谱和音响资料等)的研读和尽可能详细的音乐分析。非学术性音乐论说则是另一种路向,它不是为了探讨音乐艺术的“研究问题”(research problems),而是对音乐作品、音乐现象或音乐事件发表体现赏析旨趣的艺术体悟和品鉴论说,因此它的文体较为丰富,文风更加自由。尽管此类去研究化的写作淡化了“理论”的意图,但优秀的非学术性音乐论说依然会显现启人心智的学术底蕴。

首先,“音乐论说”这一提法是孙国忠教授的发明,但这个“新概念”的定义似乎应该是“广义音乐理论”的解释,且接下来的论述无非说明一个意思——论说性音乐写作分学术性与非学术性。

第二,把“音乐评论”归为非学术性写作范围,就意味着“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著和学术性书评”等学术性写作都不属于“音乐评论”。

第三,“音乐论说”的定义存在语言学上的概念关系混乱。“思考”与“解读”“诠释”“评论”并非并列概念的关系。

最后是一个题外话。对这段文中夹着一些英文事项说明什么?是想表明这些词汇是外来的?以表明论述具有国际性依据?如果确实是引进的词汇,而且是专用词汇,可以这样,但其实这三个词汇是普通词汇,并非专用名词。这种摆“洋架子”以唬人的现象很普遍。

“音乐评论”与“音乐批评”到底怎么定义?“音乐评论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心理活动,是对音乐刺激的反应,反应也就意味着评价。”这是曾任《中国音乐》副总编的薛良老先生的定义,这样的阐释显然过于笼统,甚至不准确。一则,这种“心理活动”和“对音乐刺激的反应”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算不算评论?二则,这种“心理活动”和“反应”不仅仅存在于音乐评论行为中。

再以孙国忠教授在《音乐评论的态度和策略》中对“音乐批评”与“音乐评论”这两个概念区分的解释是:

“音乐批评”与“音乐评论”的区别,主要由学术性写作与非学术性写作的不同品性所导致,“音乐批评”(music criticism)本质上是一种“学院性”音乐研究,所以可以把它理解为“学术性批评”(academic criticism)。这种学术性批评试图对音乐领域的研究对象进行有深度的审思和诠释——以批评的意识去分析、解读、阐发、评价音乐(问题)的涵义及其艺术价值和人文蕴意。音乐评论(music review)则属于非学术性的音乐论说,通常以面对大众的报刊为载体,所以可称作“报刊式评论”(journalistic review),它具备报刊传媒“评论”写作所要求的“专业性”,但始终与学院派的“学术性批评”保持一定距离。专业的音乐评论不是关于音乐的新闻报导,也不是音乐记者或文艺记者所写的关于音乐事件或音乐现象的描述或回顾,更不是音乐演出的幕后花絮,而是音乐评论家(乐评人)独立贡献的有观点、有态度、有个性的音乐论说。

对孙国忠教授的这段解释,个人一半赞同,一半否认。赞同的是“音乐批评”概念的解释;否认的是“音乐评论”概念的解释——“音乐评论”可称作“报刊式评论”,这等于再次把学术性音乐评论排除在“音乐评论”之外。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明言在他的《音乐批评学》中,对“音乐批评”的定义是:“以普遍的人文知识、审美经验为内在尺度,对当代一切音乐现象进行鉴定、研究、分析并作出即时性的审美评价或历史评价。”这一定义中“当代”和“即时性”这两个关键词令人有些疑惑,这意味着“音乐批评”的对象必须是当代的(这倒更具有孙国忠教授所谓于非学术性的音乐论说的“报刊式评论”的特质)。从中国历史和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当代”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算起。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是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为标志以后的时期延续至今后,大体界定时间是上世纪40~50年代以来,与我们的历史和文学断代时间相近。如果现在对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进行学术或非学术性的批评,算不算音乐批评?

曾与某音乐学院院长同台讲音乐评论写作,院长强调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的逻辑关系,强调论据材料旁征博引的丰富性,书面语言表述的严谨性;本人强调观点的“唯我”性,评述过程可以不需要引经据典,文字表述以艺术性口语为佳。同一个话题,两个体系。

音乐评论的写作时存在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学术性音乐评论的写作人主要在院校,非学术性音乐评论主要在媒体;学术性音乐评论的写作人是受过系统的音乐学学习的正规军,非学术性音乐评论的写作者主要是中文出身(或者文笔不错)的杂牌军。前者侧重对音乐本体的解剖,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音乐创作的质量;后者侧重对音乐现象的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引导音乐创作的走向和作品的传播;前者侧重研究性,后者侧重评述性。

四十年前,对歌曲《乡恋》的争论是非学术性的。那场争论的结果直接左右了通俗歌曲在我国的被认可和广泛创作,形成了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根基、融入国际流行音乐手法的通俗(流行)歌曲模式。《乡恋》之争,不仅仅是一种唱法的争论,而是思想开放、艺术兼容、理念创新之争,没有这场争论,就没有后来的“百花齐放”。这就是非学术性音乐评论的引导功能。这个功劳主要归功于非学术的音乐评论人。

我们的音乐作品之所以仍缺“高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的脱节,学者们的学术性音乐评论往往不愿不敢触及当下的音乐创作,怕“得罪人”,即便触及也是一味唱赞歌,“写表扬信”。对于歌曲的学术性评论更是少而又少,象牙塔里的教授们往往不屑于“研究”小小的歌曲——那是非专业、非学者、非学术性音乐评论人的事。

我们不否认学术性音乐评论在艺术上对音乐创作的提升作用,不否认学术性音乐研究的探索性突破,但我们否认当下一些学术性音乐研究的“探索性”走向“无病呻吟”,朝“偏生怪难”里钻(几乎要研究到某个音乐家指甲缝里的泥垢成分)。

收到一位大学教师发来的学术性论文,仅从写作形式上就出现好几处常识性问题,把“摘要”当做了“概要”“前言”之后直接出现一级标题、一级标题下只有一个自然段(几百字)的论述、“参考文献”在文中无相对应标示等。专业院校的学术性写作尚且如此,非学术性的写作“无术”到何种状况不难想象。非学术性音乐评论队伍亟待“招安”。一直以来,非学术性音乐评论处于理论与实践散兵游勇的状态,学术研究上缺少其应有的一张“凳子”。我们呼唤学术性音乐评论更具现实指导作用,我们更呼唤非学术性音乐评论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学术性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音乐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未来道路
法学研究如何学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