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研究

2020-12-06 11:07马知遥
齐鲁艺苑 2020年2期
关键词:面塑认同感木雕

刘 雪,马知遥

(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2.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起步晚,但也在逐渐向国际社会靠拢,并且有许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文化认同是重要的推动力,也是人们接受和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亟待拯救。

一、非物质化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来,世界各国争相参与评选,积极申报本国“非遗”项目,这体现了国家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也是国家历史文化浓厚和多样的象征。

(一)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情况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08项(1)数据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百科[EB/OL]. http://www.chinaich.org,2019-6-29.世界级非遗已申报并被列入名录,分为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自然结合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和传统手工艺。各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统一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发展“非遗”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

欧美地区开始“非遗”保护工作较早,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精心保护和安置,并通过媒体和教育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以法国为例,其国家意识与民族文化教育十分成功,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并开放历史古迹,让群众可以了解并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增加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对于“非遗”的保护也更有利。

亚太地区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日本的“非遗”保护主要是模仿欧美发达国家,韩国则利用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韩国的大众和政府遗产保护意识都比较强,不但将“非遗”商品化,而且尽可能地扩大其发展规模,将本国“非遗”推向世界。

拉美地区、非洲地区和阿拉伯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对于文化和遗产的保护意识还较为薄弱,但是文化遗产丰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政府为引导在我国高校举办非洲文化遗产培训班,促进两地区人们的友好交流和遗产保护。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申报的世界级“非遗”项目有4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131项(2)数据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百科[EB/OL].http://www.chinaich.org,2019-6-29.,位列世界第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沉淀。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2011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提出了非遗保护的“两大原则”和“三项制度”,使“非遗”保护有了坚强的法律依靠。(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央政府网,2011-2-15.有了政府的支持,在各界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渐由学术研究向学术与实践相结合过渡,在注重“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础上,记录和保存重要的民族遗产,并充分开发其经济价值,让“非遗”在当今世界“活”起来。学者们根据“三项制度”,广泛走入田野,发现和记录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高校和社会组织开展“非遗”传承培训班,让民族文化有所“传”,有所“承”;许多艺术馆设立了“非遗”相关的艺术展陈,使“非遗”走向大众,提高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从保护的侧重点来看,相对于国际社会,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刘魁立(2019)认为,这正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所在。我国在“非遗”保护工作之初就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而国际社会也逐渐意识到传承人的重要性,因此发布“伦理原则”这个文件,弥补前期对于传承人的关注不足。国内外的共同关注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传承人的重要性。戏曲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是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他所有的头衔中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梅先生展示了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他自身的艺术成就带来的,还有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他心中对戏曲文化的认同。其实,每一项“非遗”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的传承人,而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文化认同。

我国的许多优秀文化都起源并生存于广大农村地区,但人们用双手和大脑创造的智慧结晶正在逐渐被冰冷的机器生产所代替。机器化固然能够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便捷,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态度,尤其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马知遥教授认为“对乡村文明的破坏已经成为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永远的遗憾,现在中国的城市化也正在上演乡村文化消失的悲剧”[1],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布老虎艺术,为了迎合市场而使用了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在山东、山西等地,布老虎加工出现了粗制滥造的现象,且传统的布老虎手艺受到严峻挑战。机器化虽然更加高效和便捷,但却无法取代手工创作带给人的幸福感。有时候,我们选择一份手工艺品,不仅因为它的精致,还因为一种情怀,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如果所有的农村都进化为机械化大都市,那失去的将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遗产,还有温暖的乡土人情。人类文明在进步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许多,但文化遗产应当被重视起来,保护起来,伴随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从保护和发展“非遗”的方式来看,国内外都有针对本国本地区的一些途径,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正是因为国家在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反而出现了“伪非遗”的现象。许多地方为了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而伪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这种方式获得国家的资金,促进本地的旅游业。[2]但这种做法首先是不对的,退一步讲,即便他们“打造”成功,这种文化在当地人心中又有多少份量呢?如果将一种文化的发展作为追求富足的手段,多多少少会失掉对其的认同感。但也不然,在做口述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些传承人正是由于传承“非遗”获得了财富,同时增强了对这种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非遗”与文化认同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的关系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本民族的文化不乏受到其他国家文化入侵的挑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一个民族或社群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在特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所积淀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价值观念。[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过程也是提高大众对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认同的过程。就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来看,任何国家的措施都离不开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在第一章第二条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时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在非遗的传承和认同上找到了联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将“非遗”保护和文化认同明确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非遗”保护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文化认同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是强化文化认同的推动力

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一个群体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认同感才会有凝聚力。集体的力量正是来源于所有的个体,拥有相同文化认同的个体走到一起,便形成了群体。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认同是民心相通的基础,也是促进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有效力量。就海峡两岸的关系来看,要想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海峡两岸的中国子民只有在心理上真正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认可,才能拉进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同样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唤醒人们心中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在我国,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中,澳门有9项,香港有10项,分属于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民俗等类别。作为曾经被外国侵略统治许久的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中华儿女仍然能够心存国家,靠的就是这份深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无论在什么年代,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每一位中国人应尽的义务。海峡两岸的非遗财富是一体的,这从港澳的非遗项目中也能够体现出来。无论是道教音乐,还是中秋节和端午节等非遗项目都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港澳同胞能够发现,保护和继承这些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利于推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和民心相通。

在山西省,面塑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致富途径。老一辈的人将手艺传承给当代的青年人,将面塑的历史文化讲给孩子听,于是面塑成为山西人的文化骄傲。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延续了人们的文化认同,而这种文化认同是很大一部分新时代青年人所欠缺的。伴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各行各业都接收到新的信息,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能够被人们保护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幸运的,但能否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仍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山西人将面塑保护得很好的原因之一便是内心中深深流淌着的文化认同,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这份文化认同也跟着生长和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山西面塑人。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和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4]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认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复习和重新认识,从记忆中寻找归属感,认同自己也认同我们所生活的民族和时代。

(二)文化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传承的基础

“UNESCO将非遗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是从人类存续的高度明确了非遗的重要性:承认非遗与其他文化、知识一样蕴含着应对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智慧资源, 在解决当代人类生存问题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5]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根,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根基不扎牢,枝叶虽能够生长,但却总是会缺乏一些力量。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年代,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是政府和人民必须做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政策的保障,其次要有适宜发展的公共环境,但保证其长久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文化认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木雕等传统民俗工艺虽不能像长城、故宫等传统建筑一样以物质的形式存活于世,但仍然是人们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许多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在为手里的非遗技术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将其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对面塑传承人的口头访谈中不难看出,当前“快时代”下生长的年轻人学习和继承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目的并不是去传承,而是以此来收获经济效益。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吃饱穿暖是人们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追求。在这种心态的传承之下,手艺人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就不像祖辈那样深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追求下,非遗的发展也会走向畸形。多数有此心态的传承人并非是手艺祖辈代代相传的那部分,而是那些迫于生计追求赚钱手艺的人们。因其自幼没有接受到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渲染,因而内心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相对少一些。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本身靠着某一种非遗为生的一批传承人,在遇到更好的生存机会时,便毅然选择放弃传承和发展手中的非遗。据木雕传承人朱宇飞(4)访谈对象:朱宇飞,访谈人:刘雪,访谈方式:电话访谈,访谈时间:2019年7月31日.介绍,在我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区,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些和她同龄的木雕手艺人,因心中本身对于这种文化的认同并不深,所以能够坚持一直去发展和传承木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人真是少之又少。一方面,人们的确存在求生的第一欲望而选择更好的谋生方法;但另一方面,这足以体现当地人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传承和保护在于精神的认可和支持。优秀的传承人并不会被眼前的生存困难所打倒,而是想方设法让非遗融入新时代,为其寻找更好更适合的道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河南省洛阳市面塑传承人朱勇强自小就跟随祖辈学习面塑技艺,长大后将面塑行业与美术和泥塑相结合,制作精美可爱的“手办”和人物塑像,打开了年轻一辈的市场,将面塑文化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同时又为面塑找到了适合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路子。心底里的文化认同和高超的技艺让“勇强面塑”在当地得到很好地发展,为面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法制和道德两方面入手,建立人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政府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在强烈的传统文化保护氛围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保护非遗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认同使人们接受并自觉保护身边的非遗。

三、文化认同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现代性在促使社会转型的同时,还直接引发了空前的文化危机,使文化认同成为突出的时代课题。……传统是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最普遍、最有生命力的内容,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6]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文化认同入手,使人们普遍建立起文化自信,提高群众性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政府保护手段应温和推进,尊重非遗传承的一般进度

由于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开展相对较晚,所以国家在前期的保护工作上存在速度较快但效果不足的现象,对保护区内人们的文化认同的忽视,导致许多地区的非遗保护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认同以情感需求和理性认识为基础”[7],面对当前复杂多样的世界文化,人们在各自的情感需求中找寻着文化认同,对于属于历史遗产的文化往往缺少关注。

当前存在的一些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中许多都将非遗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在保护区内修路、建房、重新加工当地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当地的非遗文化的确是发展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却大大忽视了对于保护区人们的精神认同建设。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就是人们为追求利益而曲解甚至改变文化本身的内涵。再多的保护和发展如果失去了非遗本身的文化认同那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武当山木雕代表人物朱宇飞表示,这几年虽然政府大力支持当地的非遗发展,但并未发现身边已经放下木雕手艺人重拾手艺亲自制造木雕,人们对于当地的木雕代表作品“手杖”的认识还停留在“可以用来挣钱,但挣得不多”的层面,并没有意识到这项非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但我们都知道,要想实现文化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的第一步是认识非遗文化,了解其内涵,然后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投入到传承和发展的队伍中。这就需要政府在颁布一些非遗的保护措施时,考虑到对群众精神层面的建设,有了精神铺垫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发展。同时又要控制好推进力度,对于相对闭塞和稳定的保护区而言,外界环境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还有文化冲击,合理开发、合理保护是下一步应该进行讨论的话题。

(二)让非遗走进校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

“非遗进校园”是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青年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文化环境,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培养他们的首先是人格,然后是知识。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国的文化根基,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应承担起的历史责任。一方面,非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与音乐、舞蹈、美术等有关的知识,还包含着人们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信仰、道德、风俗等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对于提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未曾接触到非遗文化,则很难形成文化认同,非遗走进校园以后,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普及非遗文化,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其形成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自觉。现在的“非遗”进校园多以讲座、展览等形式进行,例如,曲阜师范大学曾于2018年4月邀请葛编技艺传承人高加兴、农民画传承人厉名雪和黑陶大师邢葆东为学生们讲解这几项非遗文化的来源和发展,用生动的传承故事和精致的作品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并加深对山东本土文化的认识。(5)齐鲁网. 非遗进校园 大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EB/OL].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8441410312239878&wfr=spider&for=pc,2018-4-22.除此之外,非遗还应走进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校园,从小就培养起孩子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伴随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将保护意识融入到血脉之中。

(三)关注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和发展,适当扶持偏远地区

我国现存的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来自较为偏远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在保护和传承时就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传承人本身的生存问题。在笔者访问的众多非遗传承人中,除个别为家族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以外,多数传承人仍然没有脱离温饱水平,这就容易出现因追求富足而抛弃传统手艺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条则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文化管理部门对必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可以为代表性传承人供应必要的继承场所和必须的费用支持和帮助其展开传承、收徒、传授技艺和沟通交流等活动。[9]目前虽然国家重视起了非遗的保护工作,也建立了一些法律来保障传承人的传承工作,但法律条文还比较空泛,没有落到实处。例如,一场活动可以提供多少费用支持?怎样的活动可以符合申请的标准?许多传承人表示,由于信息较为闭塞,政策下达到地方后,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五线城市中,基本无法享受到这些政策的优待。武当山木雕传承人朱宇飞早年在做根雕手杖的时候经常因为寻找合适的木材而遭到政府的阻拦,由于缺乏非遗方面的法律知识,并没有特别好地利用起国家的非遗保护政策发展当地木雕事业。这个地区的木雕手艺人不在少数,有些人只知道国家鼓励做木雕,但却不知道国家愿意付出资金等帮助“非遗传承人”。若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普及这方面的政策,或者当地的文化部门能够对此引起重视,施行一定扶持政策,那么武当山木雕的传承人或许不止朱宇飞一个人了。

这些保护区内的传承人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认同,所以我们在将文化传递给更多人的同时,还应从法律上和政策上多多支持他们,保护好这部分本身具有深厚文化认同的传承人,因为他们不仅在精神上具备传承的素质,在技艺上也是有过人之处的。保护好传承人也继而能够将非遗文化传播给更多人,在保护区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

(四)举办非遗相关的培训和比赛,加强全国各地非遗文化交流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塑造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的分布较为广泛,除个别非遗文化只局限在某一特定小范围内以外,许多非遗文化都是大范围分布的,例如面塑和木雕。以当前非遗发展情况来看,每一次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和碰撞都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收获。2019年7月到8月,天津大学举办的木雕和面塑非遗研培会成功召集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几十位传承人进行集中学习,弥补了手艺人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许多手艺人通过此次研培找到新的发展思路,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面塑和木雕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文化的认同感上更上一层楼。

类似这样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不仅天津大学在举办,国内许多高校都会趁着寒暑假的时间邀请专家学者和传承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和学习。我国还和世界其他国家互相交流,合办国际非遗研培会,将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人,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结语

任何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其的认识和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都离不开培养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城市化发展下的新时代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培养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还需要很多时间和方法,积极响应国际组织的号召,并做好人民群众的非遗文化普及工作是当前的第一步工作。但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提高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是当前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面塑认同感木雕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捏个萌猪迎新春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创客赵锐
——新派面塑达人
木雕鱼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指尖上的人生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