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2020-12-06 10:45张宾榕西华师范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花腔演唱者音乐作品

张宾榕 (西华师范大学)

声乐技巧是音乐作品予以呈现的重要载体,缺乏该载体歌曲思想情感将无法得到完美诠释,同时声乐技巧存在特殊性,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中妥善应用,否则会破坏音乐作品的和谐性。以往在欧洲“高嗓音”可以演绎华彩乐段,为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将“甜美、高昂、有利”的嗓音视为理想音色。在美声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华彩段落的表现形式不断转变,对“高嗓音”的要求随之变得更加复杂,需遵循“协调统一”原则让“高嗓音”雄伟宏大、绚丽多彩。十六世纪歌剧诞生,其目的在于让音乐深入观众意识中并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让观众听清歌词,同时跟随音乐情绪有所感、有所思。在歌剧舞蹈、音乐、器乐、戏剧、舞美、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歌剧咏叹调”诞生,囊括华彩乐段、花腔装饰音、华丽咏叹调。基于花腔演唱情感饱满且感染力更强,为此该美声演唱方法受到时下人们的喜爱。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技巧由来已久,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亦涌入该唱法,在诸多音乐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近期在湖南卫视《歌手·当打之年》节目中,声入人心男团中的花腔唱法更是成为该节目讨论热点之一,说明花腔演唱虽然历史悠久,但仍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基于此,为助推美声艺术良性发展,探析花腔演唱审美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美声及美声花腔

(一)美声。在美声唱法中共鸣、语言、呼吸、声区是“四大法宝”,其中呼吸分为“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三类,是美声连音演唱必要条件。声区可分为“高声区”、“中声区”、“低声区”,秉持“统一、纯化”原则予以划分。共鸣主要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等,其对音质音量产生影响。在美声演唱中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汉语均有涉及,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清晰纯净,确保语言作为美声作品艺术表现载体能够将歌曲的信息正确、有效的传递给观众。

美声在改革开放后流入我国,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融合在一起,发展至今汉语言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成为独特音乐艺术风格,并涌现出诸多音乐艺术家。美声“本土化”研究日益深入,在我国审美理念指引下,助其朝着和谐性、艺术性、独特性、科学性方向发展。美声圆融、通连舒展、有张力、美妙,给听者带来美好的体验,是可以走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声音。

(二)花腔。美声即“Bel canto”,其中“Bel”是意大利语“优美”的意思,在学术界针对美声的翻译至今还存在诸多争议。在十八世纪美声花腔唱法诞生,有些研究学者用“美歌”代表欧洲美声花腔演唱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歌剧中的咏叹调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花腔及其艺术表现力,部分经典作品亦流传至今,成为“黄金时代”的艺术特征,对美声花腔演唱产生深远影响,使其始终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花腔具有拖腔格外长、声调转折多等特点,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美声作品中的装饰音。

二、华丽唱段花腔演唱审美分析

在艺术歌曲中囊括现代女高音花腔独唱歌曲,传承钢琴伴奏艺术风格,通过交响乐队进行伴奏,作品类型较多,其中一般花腔艺术代表歌曲有《夜莺》、《牧笛》、《春之声》等。花腔声乐伴奏音乐代表作品有《升f小调声乐协奏曲》、《海燕》等。基于花腔演唱对声音、音色、音域有更高要求,为此需用精湛的技巧表现歌曲,使之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体现歌曲的思想感情。虽然花腔女高音独唱表现方式较为单一,但可以给听众带来纯净、悦耳的感受,主要源于花腔女高音能强能弱、时快时慢、可跳可连、忽高忽低,使音乐的承载力、想象力、丰富性随之提升,达到用声腔渲染情境、抒发情感的目的,音乐作品精神感召力、震撼力更强。

周畅老师针对作曲家尚德义花腔音乐作品予以研究,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周畅著)中指出,花腔情绪饱满,既可以悲愤激烈,又可以欢欣鼓舞,还能表现出深沉悠远等复杂情感,使之艺术表现力具有内生性,与音乐作品关联紧密。周畅老师针对《七月的草原》、《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等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分析,使人们对花腔的理解更为深刻,对花腔的接受度更高,对花腔演唱艺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以《牧笛》为例,在音乐响起后仿若为人们拉开一副画卷,描绘黄昏夕阳西沉、晚霞灿烂壮观景象,间奏笛音欢快,使音乐更为灵动,如诗一般的画卷显得更加悠扬,西部色彩浓重的旋律节奏使音乐更具跳跃感,使听众眼前一亮,给人带来欢欣雀跃之感,和声织体与旋律创作交相呼应、融会贯通,赋予该音乐作品独特的韵律美。作品中“啊”不过分、不张扬,在华彩乐句中精准传递思想感情,同时与欢快跳跃的节奏互为依托,旋律变中有同、同中求变,用细微的变化描绘牧民的淳朴、真实情感生活,使牧民的情感体现的更为自然生动。在歌词创作上匠心独运,从“啊”(八度)的赞叹开始演唱,前半句歌词旋律为“级进”下行,“阳”用颤音予以处理,“坠”为“倚音”,继而生动描绘夕阳西下景象。后半句“晚霞”(四度音)八度延长,而后用十六分音符两拍“级进”,使音乐如流水般徐徐向前,“美”字为“倚音”,使红霞满天壮丽景象展现在听众面前。紧接着演唱“啊”(一拍)及十六分音符(两拍)“级进”下行,通过六度跳跃赋予歌曲感叹性。歌曲分为三段,前两段曲调相同,后一段速度、旋律稍作变化,“间奏”为高音区进入提供动力,旋律在节奏作用下被“拉宽”而后恢复,使音乐作品得以娓娓道来,中音区“恋溪水”、“绕雪山”、“飘奶香”、“备晚饮”、“笑语飞”等词汇的表达使听众犹如置身于草原牧民之中,感受当地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而后一连串的“啊”强化情感,从D音开始直到B音结束一气呵成,将音乐作品美好的情感表现的更为极致。

三、花腔演唱审美品格分析

在花腔演唱过程中“啊”字应用频率极高,仅用一个字就可以赋予音乐作品律动感、代入感、感染力、共鸣性,演唱者的声线犹如在做曲线运动使音乐作品韵味十足,若“运动”的慢歌曲情感表达细腻,若“运动”的快歌曲给人带来气势磅礴之感,在“运动”中起承转合恰当,可确保音乐表现力更为灵活,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

(一)情。花腔演唱情感饱满,是相关音乐作品审美关键之一,将诗一般的感性与曲调、声腔融合在一起,是“志知”、“情知”、“自知”的外化释放,从心而起,用声诠释,将“志美”、“情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使花腔演唱者“心”与“声”关系更为紧密,给人带来情感充沛、真情实意的体会。“心”与“声”通,将音乐作为视为管路输出花腔演唱者内心想法,时而让听众感到春风拂面,时而荡气回肠,旨在引发听众的“同情”、“同音”、“同志”,有效接收花腔演唱者的情感讯号,达到“知情”、“知音”、“知志”目的,赋予美声花腔演唱情感之美,使音乐作品更为生动感人。

(二)韵。虽然美声花腔演唱情感丰沛,面向听众传递音乐思想价值观念,通过演唱实现与听众“共情”目标,但仅有情感却毫无“传神”的方法,会使音乐作品演绎效果随之削减,同时无法精准表现音乐作品内涵。为使音乐作品“形神兼备”,在针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需要利用声乐技巧,旨在达到“传神”目的。在有“形”的歌声中需承载丰富的艺术情趣、思想感情,这就需要艺术家将生活情感经验倾注其中,率先对美声花腔音乐作品予以剖析,找到可以应用演唱技巧的基点,在此基础上将情感装在技巧这个容器中,不断挖掘歌曲气韵,用灵魂与激情将该容器递到听众手中,在听众打开该容器时就会有所感受,落实“二度创作”目标。花腔演唱不仅要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需关注尾音、音腹、音头等各个细微之处,使音乐处理更为细腻,承载音乐气韵的“容器”随之增多,确保听众会有更多收获。美声花腔演唱手法讲求轻重有度、抑扬顿挫、藏露隐显、紧松适宜,使之歌声刚柔并济、虚实融合。为保障花腔演唱气韵可以得到听众认可,需花腔演唱者从年龄、文化、民族、生存环境等角度出发渗入不同的审美体系,灵活运用演唱技巧,使意韵体现的更为精准,可以得到听众认可。

(三)专。萨瑟兰作为二十世纪美声女王是花腔抒情女高音代表人物之一,其侧重在展现精湛的花腔演唱技艺同时传递思想情感,需要演唱者声线平稳,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及表现力。人们在评价萨瑟兰的作品时认为其可以代表欧洲歌剧“黄金时代”艺术风采,她扮演的许多人物都深入人心,如诺玛、阿德里安娜·莱科芙勒尔等。卡拉斯作为歌剧女神善于表演悲剧,根据情境融入思想并放进音符中予以表现,其精湛的悲剧渲染力使之花腔演唱艺术性极强。古今中外具有专长且在一定领域可以作为代表的花腔表演艺术家还有很多,如卡特鲁巴斯、周小燕、吴碧霞等。这就需要美声花腔演唱者立足专业领域不断成长、磨练技艺,同时审美受众需视角专注、专一、专业,从表演者情感、技巧、演出成效等角度出发探析其音乐品格,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确保审美能力及专业态度可以支持其有效剖析花腔艺术作品内涵,通过深入研究、用心倾听、专项学习、客观评价使美声花腔演唱审美能力得以提升,通过艺术审美发现花腔演唱之美,并敦促花腔演唱朝着“本土化”方向发展,助推我国声乐花腔演唱艺术与时俱进。

结 语

综上所述,美声花腔演唱具有声音动听、圆润、美妙、有张力、灵活多变等特点,需演唱者在学习声乐知识基础上进行系统训练,从“情”、“志”、“美”角度出发感受花腔演唱艺术魅力并加强专业研究,同时作为审美者亦需走进花腔、了解花腔、专注花腔,在此基础上高效评价,引领花腔演唱艺术融入新时代音乐审美体系内,使之气韵更加优美,在新时代得以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花腔演唱者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浅析花腔技法在《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运用与启示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浅谈美学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技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