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新学堂歌》的创作研究

2020-12-06 15:24徐英懋上海师范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乐歌学堂旋律

◎ 徐英懋 (上海师范大学)

一、从“学堂乐歌”到《新学堂歌》

研究《新学堂歌》,就不得不提起“学堂乐歌”。从李叔同为代表所作的“学堂乐歌”到谷建芬的《新学堂歌》,中国的儿童歌曲创作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所谓“学堂乐歌”指的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新式学堂中的歌曲。学堂乐歌多为选曲填词,大多采用西洋或日本曲调,以及本国民歌或小调。我国第一首学堂乐歌是沈心工在1902年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创作的《体操—兵操》。1904年编印了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堂乐歌教材——《学校唱歌集》。当时学堂乐歌的发展十分迅速,西方音乐、西方作曲方式等在中国得到大范围推广,由此产生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他们本就是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勇于承担祖国的教育责任,于是纷纷加入学堂乐歌的创作行列,同时也为学堂乐歌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他们是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真正的引路人。其中涌现了词曲结合自然、通俗流畅的优秀作品。沈心工、李叔同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也最有感染力。沈心工的乐歌以儿童心理特征为核心,歌词简朴且易于理解,曲调流畅,例如《竹马》、《赛船》、《铁匠》等。李叔同的乐歌带着一丝典雅的气息,其艺术特性非常明显,词与曲在非常和谐的状态下相融合,例如《送别》、《早秋》等等。根据学堂乐歌的歌词可知,其充满天真烂漫的情趣,活泼的节奏中蕴含着奋发向上的精神,其中心思想始终围绕着自由、平等、民主等积极向上的词汇,具备丰富的教育意义。针对曲调而言,尽管学堂乐歌直接选用了其他国家现成的曲调,内容与形式都非常单一,直接照搬照抄,毫无创新可言,但这并不影响学堂乐歌在那个年代风靡一时,学堂乐歌产生的启蒙教育的作用值得肯定。学堂乐歌的旋律几乎都是五声音阶的曲调,基本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标准。不难看出学堂乐歌的创作一直在模仿其他国家,但依旧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儿童歌曲创作的开端。在之后的校园音乐与歌曲的创作中,古诗词的引用频率逐渐降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谷建芬的《新学堂歌》则是为少年儿童谱写的古诗词歌曲,经典的诗句,动听的旋律让孩子们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谷建芬创作的“新学堂歌”,与一百年前的学堂乐歌遥相呼应。他们选择古诗词歌曲创作都是为了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但他们的重点不是表现文化而是受众,创作手段也不再是为固定的曲调作词,而是先选好歌词,为歌词定做曲子,诗与乐之间从互相配合演变为相互融合,两者之间更加和谐,乐风也以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为主。百年前的学堂乐歌是拿西方音乐的固定模式套用中国新文化,一直处于模仿的阶段。而《新学堂歌》是用校园歌曲这种新形式承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歌曲赋予古诗词新的形式、新的含义、新的表现方式。

二、《新学堂歌》的音乐创作

(一)旋律特色

谷建芬在选用古诗词入歌时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她没有将选择范围固定在“古代儿童诗”的范畴中,也不回避比较沉重或是悲伤的主题,且在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同时强调了作品的传播价值与艺术价值,以充分满足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扩大他们的视野范围。关于创作旋律,谷建芬的音乐作品充满着阳光积极的力量,清新欢快的旋律给人直观的感受。《新学堂歌》的音乐旋律活泼、轻盈、优美、歌唱性较强。谷建芬贯用的装饰音与和声手法的运用娴熟巧妙,颇显艺术歌曲特色。音乐旋律与节奏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双重技法,不但具有现代音乐的流畅美感,也具有古典的诗词音乐韵味。谷建芬对旋律形态都是围绕歌曲的主题来创作的,音乐创作的语言特点是吟诵念白式的。编配上多采用一字配一音,或者级进和小跳。适合童声特点便于学唱,也与古诗吟诵契合。合唱部分多用三六度音程,效果和协饱满。作为适合儿童传唱的歌曲,这些作品基本都具备通俗流畅、浅显易懂的特征,且都有着丰富的变化规律,并非单一地重复与循环,其中也不乏不同声部的无缝衔接。例如选自李白《静夜思》所作,每一句开头的旋律都采取了同音进行,旋律平直,诠释了诗词的悲凉之意。而在《登鹳雀楼》中,诗词歌颂大好河山,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旋律则多以同音进行加上行音阶,完美地展现了诗词内容。根据这些歌曲可知,总会有一些比较固定的旋律组合存在于不同曲目中,这都是以特定音阶为基础的旋律构成原则,也是谷建芬儿童歌曲的独特之处,同时还是对多种诗歌风格的一种总结与概括。

(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伴奏

《新学堂歌》大多采用MIDI来制作伴奏,但在伴奏编曲中又会结合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例如琵琶、古筝等,起到一定点缀于辅助作用,充分凸显民族特色。为了使创作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节奏,符合现代儿童的成长特点,有时歌曲中也会加入吉他、钢琴等西洋乐器的伴奏,由此歌曲就能充满儿童感兴趣的流行元素。《新学堂歌》不仅有古典音乐的风雅,又有现代流行音乐的基础元素,真正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高度结合。尽管各式各样的乐器丰富了音乐的具体内容,且音乐风格也各具特色,但在谷建芬的创作下,伴奏与古诗词却能达到意境相合的境界。例如《春晓》的节奏轻盈,鼓点用低鼓和军鼓完成,简单却又不失节奏感,低音用大贝司完成,声音低沉且充满韵律,副旋律运用了多种乐器,有大号做低音填充,短笛、小提琴做高音旋律填充。而相比之下《游子吟》的意境更加悠远且悲伤,前奏以箫声为主,副旋律以古筝为主,萧声的凄冷与古筝的悲怆相容,不仅充分表现了歌曲的意境,同时又将民族风味挥洒得淋漓尽致。《出塞》是一首边塞诗,主要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战争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的生存环境相关,在间接体现战争残酷的同时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歌曲的前奏以琵琶声为主,从慢节奏逐渐转换至快节奏并进入高潮部分,第一段音乐后衔接了八分音符,以加快音乐的整体节奏,琵琶声的加快更有力地对气氛进行渲染,不同的乐器的音乐风格带给儿童不同的感性认识。

(三)词曲结合的韵律美

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谷建芬“新学堂歌”音乐创作的绝妙之处,欢快明亮的旋律依词而生。古诗词中讲究押韵,主要原因在于汉字有不同的声调。“平、上、去、入”是古汉语的四种声调,而现代汉语则以“阴、阳、上、去”四声为主。当为固定歌词谱曲时,旋律不仅要优美,同时还要注重歌词与曲调相互结合产生的音韵美,所以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有讲究,读出来是平声,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每个字的每个声调都是如此,读与唱要保持高度统一。古诗词讲究平仄节奏,在歌曲创作中也要讲究韵律,创作时是要做到诗词与旋律的融合。在《新学堂歌》中可以很直接地体会出音调与语气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作曲家充分发挥出装饰音的作用对语气进行强化,使音调更加优美的同时强调了语气,以此提高了演唱的质量。在《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第二个字用了fa的装饰音;而《一字诗》则是诗人将十个“一”字进行组合,写成一首完整的诗。对创作者而言这无疑是道大难题,因为他们不仅要保留诗歌的吟诵性,同时还要充分表现出诗词的韵味,除此之外还要实现配乐与诗词之间的高度和谐。《红豆》《清明》等诗词都与平长仄短的基本规律相符,而对应的曲风也符合诗词的意境,既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音乐曲风也十分符合诗词的意境,还准确地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新学堂歌》创作意义

古诗词演唱促进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积累民族语言,增强民族意识。为了避免“新学堂歌”商业化,谷建芬亲自带上光盘走进校园举办宣传活动,同时也举办了多场儿童歌曲推广演唱会,使新学堂歌能流行于少年儿童的学习世界。古诗词歌曲演唱塑造完善人格,提升道德观。经典古诗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素养,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让孩子们懂得在生活中尊师重教,尊老爱幼,道德观初步形成。古诗词也是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新学堂歌》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其中的曲目是以合唱曲的形式写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新学堂歌》也给我们带来了国学与音乐的组合新形式,在现代教育的语文课堂与历史课堂中总会出现一些经典的国学故事,但教学的固定形式未能成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未让这些故事长久地留存于学生的记忆中,而国学教育本身也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谷建芬谱写了优美容易上口演唱的《新学堂歌》,学习古诗词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发挥音乐的特殊作用。利用音乐的形式学习故事,让学生在充满节奏的环境中感悟古人的哲学思想。这种全新的形式让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枷锁,帮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理解更多知识,使他们从诵读模式走入感悟模式,这样的转变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谷建芬的《新学堂歌》凭借真情实感、优美的旋律以及古色古香的乐声走进无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感悟经典。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新学堂歌因其强大的文化背景与浓重的历史色彩而在中国音乐文学教育史上熠熠生辉。愿《新学堂歌》能走进更多孩子的内心,为他们带去更多快乐,也希望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能留下《新学堂歌》的印记。

猜你喜欢
乐歌学堂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给你的信
绝配
7月,盛夏的旋律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大地的旋律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