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域下中国音乐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2020-12-07 04:52陆玮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古琴层面

◎ 陆玮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引 言

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身份的标志,对音乐的欣赏与解读能够加深我们对该民族文化特征的了解。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音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灿烂辉煌的发展历程也为我国民族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时期下所对应的审美心理也有所差别。音乐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是我们通往哲学“天人合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以“乐”敬神、敬祖先、敬天地的方式。我国传统音乐以这样纯朴、自然的形式,将自身置于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模仿自然。因此,我们可以将“天人合一”视为民族音乐的审美追求与目标。

一、“天人合一”之文化解读

作为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天人合一”包括两个层面的现实基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体”对“群体”的适应问题。这两个层面皆是建立在儒家学说中的实用性精神基础之上。从根源而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孔子萌发,由孟子与荀子进行进一步发展,最后由董仲舒进行科学、系统地理论化建设之后,形成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如何解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国众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例如王生平先生认为,“天人合一”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形体、情感与规律上的。首先,人的形体应保持与自然的某种一致性。自然界有四季之分,而人有四肢;自然界有日月之分,而人有两只眼睛,等等。其次,自然界的天气有阴、雨、雷、电,而人的情绪包含喜、怒、哀、乐……再次,自然界有自己的运用规律与生存法则,而人类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准则。①钱穆先生也曾指出,“天人合一”是我们民族的独有气质,它不仅是指代人与自然,还指代了现世与超越、与理想等等,属于传统哲学思维范畴,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明确,“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存在与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现实之中。农业是我国古代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在尚未有科学技术支撑且产能低下的古代社会,“靠天吃饭”的本能使人们极为依赖自然。当天气状况良好,风调雨顺,人们的生活就能有所保障,农业丰收,反之,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将受到威胁。因此,在人类对于自然规律无从了解的状况下,敬畏“天”,是自然的表现。而随着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与自然相处时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从而找寻到了和谐相处的最佳状态,也正是有了这种和谐亲密性,先人们才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其次,儒家思想对于此观念也有着独特的解读。孔子指出“天何言哉”;荀子指出“天人相分”,这也是我国古代首次有人提出此观点,将人与自然区分开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定胜天”论点的阐述,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逐渐增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从而顺应规律,以达到二者的和谐共处,这其中也包含了“天人合一”。再次,道家也指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道法自然”,认为“自然”是事物的本源与根本。此外,董仲舒思想的提出恰逢我国政治大一统时期的出现,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他的理论学说也得到了统治阶级与社会的普遍认可与重视②。春秋时期,《乐记》的出现正式且较为成熟的指出这一音乐美学命题,使其逐渐渗透入我国音乐文化思维的众多层面。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传统器乐音乐中的体现

(一)古琴音乐

古琴音乐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不但曲目众多,还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承载着浓重的民族气质和深厚的美学思想。古琴与自然的关系可谓深厚,其取材天然,制法天象,从本质上就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内涵。从古琴的自然属性而言,首先,我们的祖先认为由自然生长出的琴材能够得到自然的回应;其次,优良的琴材必然生长于纯净的自然环境之中,充满自由,极具生命力,取材于此也能体现人类对于自然与自由的理想与向往;再次,琴弦主要的材质来源——蚕丝,夏季产出,从我国传统五行学说来看,带有火的属性,先辈们将它的属性与农业收成相关联,体现了古琴与人们生命、生产的关系。

而从人文层面来看,古琴与自然的联系由来已久。据目前已经出土的古琴实物来看,其形制大多带有图腾,而这种图腾思想创造性的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政治的期待——“天人合一”。琴制符合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与法则,充满了秩序与稳定之感。古人对宇宙的认知主要为“天圆地方”,制琴同样讲究阴阳之道,包含了空间与时间的流通与相成,并常以自然界的某些事物或部件命名,例如风沼、雁足,等等。因此,古琴本身就体现了自然的发展,文人抚琴就如同在虔诚的与自然交流,不但具有合理性,还向自然传达了人们对它的尊重与期许。此外,古琴还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礼乐秩序。历代琴人皆对琴弦无声调式对应为封建阶级的尊卑之象,而礼乐是能够维持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制度。古人认为,人类社会秩序源于自然,礼乐能够合乎自然,也就能够决定琴制的合理性。

(二)扬琴音乐

从某种层面而言,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难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兼备的乐器。作为由丝绸之路“带入”我国的外来乐器,其在我国发展近400多年的历程中,不管是在乐器制造、改革、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已经被烙上了我国的民族印记。我国音乐作品多以大线条的主调旋律进行呈现,与西方音乐有所差异的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并不存在复调与和声,且音乐调式皆为五声调式,音律变化既独立又丰富。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大多取材于生活,有描绘人们生产生活面貌的,也有赞美祖国的,亦有歌颂英雄事迹与品格的,等等。总的来说,“情”字是音乐表达的主要对象,强调人们感性思维的变化,重视“人”在音乐中的主体性。例如作品《川江韵》,其单声部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时,向欣赏者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而第二次出现时,作曲家则在旋律织体方面进行丰富,使欣赏者从中感受到轻柔的微风在潺潺江水面拂过的动态场景,使得音乐瞬间能够变得生动。此外,这首作品运用了我国四川民间音乐的曲调,以A羽调式为主调性,自然地表现出四川人民的生活面貌。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家创作思维的体现

(一)江文也之“境界观”

孔子祭祀音乐对于江文也的音乐创作与音乐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从中感悟到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带给他灵感以支撑创作,还引领着他主动探寻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创新性的继承了其中的精神与理念。其音乐境界观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法悦境”与“以和为美”。首先,“法悦境”属美学范畴,指音乐虽难以掌握,但人们可以用听觉来捕捉,却难以用概念来阐述。因此,江文也只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探寻这种美学思想,他认为这种思想是由“礼、乐”结合而呈现,在探寻传统雅乐的过程中,他也由此收获了历史与民族的音乐精神与精髓,遂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进行展现。他认为,“礼乐”的结合在所有制度皆未完备之时便已存在,不管是实际运用层面还是人们的心理接受层面,二者皆是紧密结合的,而这也体现古人的阴阳观。其次,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他认为“和”是体现人类尊重、顺应自然的选择与合理观念。我国传统音乐中重视的对称、均衡以及协调与统一,恰恰体现的“以和为美”的境界观。受此思想的影响,他在自己后期的音乐创作中偏好中西创作技法的融合,加强艺术形象的刻画与突出,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变化与统一。

(二)谭盾之“民族意味”

在谭盾的作品中,“天人合一”思想始终直接或间接的存在其中,他将音乐视为“天人”沟通的工具与媒介,充满民族气质。例如他为香港回归所作的交响曲《天·地·人》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天》乐章以急速的编钟音响拉开序幕,以大提琴伴奏童声合唱的形式向人们讲述那段历史久远的故事。而这里的“天”指自然,也指万物。《地》乐章以大提琴模仿我国民族乐器马头琴的音色开始,音响平静、意境幽远,编钟的轻声附和,瞬间将欣赏者带入既定情境。这里的“地”是“天”与“人”之间的桥梁。最后的《人》乐章以中国鼓与编钟的齐奏为主,音响宏大、气势磅礴,彰显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与旺盛生命力。中、西乐器以及人声的回响,一起营造出“天人合一”的音乐氛围。民族乐器的合理利用,也增添了作品的审美意味与民族内涵。编钟音响始终贯穿,“金石之音”给人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将民族调式之“和”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编钟在这里不仅是与“天”“地”沟通的媒介,也象征着人们对于祖国的期许与愿望。中国鼓而非西洋定音鼓的运用,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谭盾将其视为“天乐”之代表,源自自然之声——雷声。因此,作品中对于重音、节奏的创作极为用心,以切分为主,用以展现其恢弘的气势。

结 语

“天人合一”是我们的先辈在漫长的劳动、生产、生活以及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经验与意识。其涵义所涉及到的文化意识与范畴极为广泛,不管从文化层面还是音乐层面,亦或是生理层面与审美层面而言,都反映出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最高理想境界。我们追求乐器的音色美感、多样性,追求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这些都体现着传统的自然观。这种美学观念与哲学思维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是中国文化数千年发展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有效的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于现代化高校音乐学理论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从音乐作品、器乐音乐中去理解、感悟“天人合一”的音乐思想,其积极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教育事业本体,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都将受益匪浅。

注释:

①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07.

② 丁为祥.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唐都学刊, 2015,(06).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古琴层面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