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用,追寻“真美”语文

2020-12-07 05:56
魅力中国 2020年20期
关键词:老麻雀麻雀母爱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八小学,浙江 乐清 325600)

一、案例描述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一堂别具匠心的《麻雀》。第一次接触文本时,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在它们之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老麻雀 。师生互动后教师小结:“厘清小说脉络,可以从抓主要角色入手。”

在感悟“小麻雀”形象时,教师出示了课文句子: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这一次,执教者是这样“导学”的:“如果你就是小麻雀,老师想问你:‘你为什么呆呆地站在地上,不飞上树呢?’”这有效激起了学生角色体验的兴趣。“读着读着,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把感受送到文中去吧”,教师趁机引导。“孤单”,“弱小”,“无助”……就这样,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角色,在朗读中体悟到了小麻雀当时的无可奈何。

当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叫着”出示之后,教师这样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能把可爱的麻雀和生硬的石头联系在一起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1:老麻雀很勇敢。

生2:老麻雀很爱自己的孩子。

生3:老麻雀就小麻雀的决心很大,速度很快。

……

“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让你特别有感触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适时放手让学生试写批注,这张教师精心编织起来的学习网愈发迷人,学生乐此不疲,然后再一次完善批注。当回归批注,学生发现了批注中的共同点:让自己所感动的关键词多为动词,而且这些动词都表达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告诉学生作者就是抓住老麻雀的动作来刻画老麻雀伟大的母爱形象的。

二、案例深度思考

从以上教学行为中,我们看到了执教者引“语用”之泉,浸润人文的栖居地,通融“工具性”与“人文性”,整堂课和美生辉。仔细分析执教者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导练结合,张语用之美

新课标提出:“学习语文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在阅读教学中,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必须从文本特点入手,潜心体会文本,而且应当沿着“再现文本的语文事实”——“发现文本的语文现象”——“表现文本的语文价值”这条线路发挥学生语用能力的功效。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小麻雀和猎狗的特点,感受当时环境的危险;在练写批注中,经过几次碰撞,语言形式在交流中显现,语言规律在体验中内化,学生体悟到了老麻雀的母爱,了解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仿照着练笔,进行语言实践,来延续母爱的主题,做到学以致用,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正所谓“读是销铜,写是得器;读要建模,写要识模;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语用之美显而易见。

(二)让学于生,展课堂之动

当下语文课堂,“让学于生”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实践的教学理念。而“让学于生”的课堂应当是在生学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自主构建的。为此,教师必须读懂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的时间节点回归文本,做到品“意”得“言”,这样一来,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有了保障,还学会了提问和自己去解决问题。当然,这还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装糊涂”,做到倾听等待和点拨,关注动态生成。

这位教师在教《麻雀》时,课开始不久,其就让小麻雀和猎狗的形象读进学生的心里去,感受环境的危险,为感受“母爱”进行了铺垫。当进入感受“母爱”形象时,教师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自读自悟和合作碰撞,自己则在倾听中“心态”永远朝向孩子,稍加点拨,便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原来,孩子们很容易就领悟了老麻雀的形象。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有感触的句子试写批注,此时,教师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对“抓动作刻画形象”心领神会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每个教学环节,执教者“教”的功能,只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发现问题,没有强势的告知,更多的是引导和示弱。当学生被摆在主体位置成为常态,学生的对话维度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究实践的欲望也被激发了。

(三)教法得当,透教学之慧

学习语文是一个需要咀嚼、反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而如何把快乐带进课堂,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就不得不倡导有效教学。

在《麻雀》这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学常规,结合文本特点,精选了学生感兴趣且“知而不知”的内容,并选择了最恰当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无不透露出其教学智慧。执教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有朗读法、创设情境法、角色互换法、展开联想法、写批注法等。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必须要结合文本特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做到“让学于生”,恰当选择方法来开展有效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上出真正的“语文味”来,通融两极,和美生辉。

猜你喜欢
老麻雀麻雀母爱
母爱大于天
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麻雀》教学设计
燕子和麻雀
紧盯着窗外的麻雀
特殊的母爱
好比喻要细品慢嚼
超越万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