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欧关系的发展成效、挑战与前景

2020-12-07 22:12王婉君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欧欧洲领域

王婉君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中欧建交四十五年以来,在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下,逐步发展为和平稳定、增长繁荣、改革进步、文明共荣的新型伙伴关系。但受英国脱欧、中美关系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形势下,既要对已往成果经验有所总结,也要明确在诸多变化下,把握未来双方发展的关键。

中欧关系的发展成效

中欧合作领域长期以经贸为主,全球化时代下,经济利益也逐渐外溢到了政治和人文交流领域,在双方来往过程中,共同利益成为双方携手前进的基础。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当前,中欧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欧盟作为中国在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长期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首先,中欧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中欧建交初期,双边贸易额占欧盟总贸易额的比例不到1%,而到2018年,双边贸易额占比已达到15%,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822亿美元。其次,中欧双方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在货物贸易方面,中欧货物贸易由以往的中国主要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初级加工产品、欧方输出资本和提供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中高级产品转变为双方互相进出口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产品,贸易结构得到了质的优化。在服务贸易方面,欧方在服务贸易上的出口一直大于进口,在服务贸易领域长期处于顺差的地位,欧盟在同中国的服务贸易商取得了较高的利益。最后,中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有效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一方面,欧盟对华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截至到2018年底,欧盟对华投资项目达47200多个,在华企业超过1.6万家,累计投资金额达13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对欧方的投资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稳步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方式不断多元,有效的中国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

高层互访增进政治互信

2003年10月,外交部发表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份国别和地区性政策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同欧盟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了三项合作目标,其中第一项就是“互尊互信,求同存异,促进政治关系稳定健康的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十八大以来,中欧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互访频繁,定期举行多层次和多类别的政治磋商,经贸领域通过高层互访发表一系列促进中欧经济合作的规划、协议和项目。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参加第16届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领导人时首次提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推动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以及促进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的判断,并与欧盟领导人联合发表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就增进中欧战略互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还与荷兰提出共同建立开放务实的“中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法国提出共同“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与德国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与比利时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习近平实现了对欧洲的历史性访问。2015年,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李克强出访比利时、法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同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也先后访华。2016年,习近平出访捷克、塞尔维亚、波兰等国,同年,德国总统高克、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也先后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欧高层间的频繁往来和互动,使得双方能够在洽谈、协商中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增进中欧互信,推进中欧关系向全方位、多领域和高层次方向发展。2020年是中欧关系的大年,先后举办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中国-中东欧国家北京峰会、“27+1”峰会,多次进行领导人间的会晤,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指明了合作的方向。

人文交流不断深化

长期以来,中欧的人文交流在缓解中欧关系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中欧双方在经贸合作、政治交流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密切,人文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参与人员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

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开启了机构改革的进程,在各领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人文交流领域的自主权也包含在内。此后,中欧双方开启人文交流领域的新篇章,并积极促成了人文交流向着机制化方向发展。2012年建立的中欧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涵盖了教育、科技、文化、媒体、体育、青年、妇女等合作领域,举办了中欧文化对话年、合拍电影、青年友好合作项目等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在教育合作领域,截止目前有超过30万中国学生在欧盟成员国留学,同时有近5万欧盟学生在中国留学,欧盟28个成员国中,已经有21个与中国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此外,中欧调优项目、欧洲官员赴华研究项目进展顺利,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年度会议是双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对话平台;欧盟学校孔子学堂的建设稳步推进,是中欧双方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

新形势下中欧关系的挑战

中欧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前进的趋势。但是,由于中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的不对称性,加之英国脱欧对欧盟带来的影响和新冠疫情对整个欧洲国家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当前的中欧关系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多方挑战。

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性加剧,双方经济纷扰逐步增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危机,成功转为危机,实现了经济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而欧洲各国长期深陷欧债危机的泥潭中无法自拔。2008年欧元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3倍,而到201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直逼整个欧元区的水平。经济上差距的不断增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欧洲社会内部对于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其在同中国经济合作中的政策防御性不断增强。在2019年欧盟发布的《欧中战略展望》中虽然称,“中国在诸多政策领域是欧盟的合作伙伴”,但也明确的提到了,“中国是欧盟的经济竞争者和倡议另类政治模式的全面性竞争对手”。近年来,欧洲对华的投资监管和保护主义举措呈加强态势,从2016年开始,中国对欧的直接投资额较大幅度的开始逐年递减。除此之外,于2020年正式开始实行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条例》对关键资产和核心技术的把控对中国企业在欧的投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伴随着中欧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减弱、竞争性上升,欧洲民众对华态度普遍不满,欧洲舆论媒体还曾一度出现“中国威胁论”等不利于中欧关系的话语导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欧关系的发展。宏观发展阶段上的不对称和短期发展态势上的差异为未来中欧间经贸合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欧盟内部治理困境难以破除,双方外交关系不确定性增加

欧盟作为一个庞大的多层治理体系,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欧盟内部的结构包括欧洲共同体、共同外交和安全、司法和警务三大部分。其一体化机构有欧洲理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法院等。决策机制也会根据不同领域、不同问题有所变化。欧盟内部复杂的结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欧交流协商的难度。中国既要处理与欧盟的双边关系,同时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欧洲各国以上世纪50年代达成的《舒曼宣言》为出发点,正式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欧盟曾多次深陷危机。伴随着当前世界形势的日趋复杂,欧盟内部的治理困境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危机重重。一是由欧债危机引发的欧盟主权危机问题尚未解决,成员国主权还是欧盟主权问题的讨论尚未定论;二是欧洲民粹主义和右翼政党的势力逐渐增强,并在欧洲各国的影响逐步扩大,使得欧洲政治议程出现碎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欧盟各国的精力和资源;三是欧盟目前面临的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极为棘手,难民危机、周边政局动荡、恐怖主义蔓延、民众疑欧情绪高涨引发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对欧盟内部治理体系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四是现实性问题接踵而至,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欧、2月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造成重创。欧盟内部面临的这些问题,无疑使得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内部事务,其外交执行力的弱化和内部治理困境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美国因素影响持续凸显,成为中欧关系的重要变量

美国作为影响中欧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在构建中欧新型大国关系中设置了很多障碍,从战略和安全的高度去介入中欧关系的发展。一方面,尽管美欧双方的具体政策和执行工具有所不同,但是其同属于西方,有共同的价值理念、自由民主的政治认同。并且双方都高度关注中国的人权状况的改善,主张中国应当融入到现有的西方主导的国际机制中去。长期以来,美国为防止中欧过于亲密,影响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利用中欧双方在人权和武器禁运等敏感问题上的分歧来制造话题,影响中欧关系的进展。

另一方面,美欧在多个领域相互联动试图影响中国发展。在经济和贸易合作层面,美欧在面对对华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联合向中国发难,认为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要对华开展平等贸易。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对华采取了强力的遏制政策,多次制造中美贸易摩擦,试图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对中国形成阻碍。在政治和安全战略层面,美欧均将中国列为对手和竞争者,在对华的民主、人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对于欧洲各国而言,同美国的关系处理往往是被放在首位的,同时基于价值观念、军事安全和经济等因素,中欧关系往往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因素的干预。

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中欧经贸合作领域不可避免的竞争、欧盟内部治理结构困境所导致的外交政策不稳定和美国因对欧洲对华政策的影响,加之新冠疫情之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一系列新的变化,中国对欧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明确欧洲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中欧关系的复杂性。欧洲内部结构复杂,虽然欧盟作为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典范,但不意味着这个超国家行为体对每个国家有绝对的主导权,考虑到从欧共体开始的欧洲内部协商一致的决策惯例,同欧洲发展良好关系,就必须意识到整体和局部,包括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大国和因不同利益诉求建立起的中小国集团,对欧洲内部复杂的双层结构有清晰认识,这是搞好中欧关系的基础;

中欧战略的一致性与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想象。虽然美欧关系密切,但欧洲一直希望保持一定的自主权,这种努力早在二战结束就有尝试,2017年底,25个欧洲国家共同签署的永久结构性合作就是欧洲自主意愿的体现,希望从安全领域同美国切割来保障政治经济上的独立。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多年来一直避免成为他国附庸,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双方在这一层面有战略一致性。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发展,双方也坚持国际主义和规则优先,反对霸权国家对各国和世界秩序的侵害。战略和未来发展的共通点成是保障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核心;

中欧互动实践应以内容为导向,避免“大杂烩”。前文已经提到,中欧合作既有共同利益,矛盾也难以避免,无论从参与者数量还是各方利益的多样化,这种结果都是现实和必然。因此,从实用主义出发,在坚决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避免因次要矛盾破坏双边关系并尽量拓宽双方合作的内容,是中欧合作的基本导向。在明确基础、核心和导向的情况下发展中欧关系,不仅对政府,也有益于双方人民,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的未来。

注释

[1]商务部外事司.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9年4月4日)[EB/OL].http://wss.mofcom.gov.cn/article/sy/201904/20190402855142.shtml.

[2]刘曙光.中欧经贸合作:成效、挑战与机遇[J].当代世界.2020(6)41.

[3]“中国对欧洲政策文件”[N].人明日报(国际版).20031014.

[4]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全文)[EB/0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3gnews/2013-11/23/c_125751496_9.htm.

[5]张健.“脱欧”背景下欧盟政策调整与中欧关系[J].当代世界.2020(6)30.

[6]“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sites/beta-political/files/communication-eu-china-astrategic-outlook.pdf.

[7]肖琳.中国与欧盟外交关系的再思考——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例[J].太平洋学报.2014(6): 57.

[8]朱立群.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151-159.

猜你喜欢
中欧欧洲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欧洲“芦笋季”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