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0-12-07 22:25王婧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象词语高中语文

◎王婧

一、“当代文化参与”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和有途径学习当代优秀文化。同时,基于当代文化的影响,可以对学生思想、道德以及认知和价值观等产生积极带动,进而保障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二是能够实际创新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做好课程规划与内容设计,并且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合理筛选相关资源的同时,体现当代文化参与的重要影响。

二、如何保障语文教学体现“当代文化参与”

(一)调查文化生活

调查文化生活是实现当代文化参与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明确当前文化现象和文化表现,才能够为课堂实践提供资源。因此,教师可以主动寻找或者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当代文化生活现象,诸如一些热点网络文化现象,当地民风民俗,以及当地民众生活娱乐现象等,都可以作为调查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此作为当代文化参与教学实践的基础材料。

(二)研究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是民众聚集的衍生品,只有在公民聚集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现象。诸如广场舞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研究文化现象如何形成、如何普及以及如何发展,对于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实践应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和其他有效途径等收集和了解文化现象的形成以及发展和普及的过程,进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实践

当代文化参与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2017版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内容。例如在“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中提道:“文化传承与理解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际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一)策划并组织学生参与文化活动

在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实践方面,教师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当代文化活动当中,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当代文化氛围以及当代文化的表现,进而学生可以参与亲身体验了解文化价值。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公共场所的宣传标语,研究这些标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义;还可以关注各大媒体评选出的年度流行词语和网络用语,分析它们流行的原因,以及内在含义,比较与类似传统词语的区别,了解过往流行词语的当下处境,预测并判断当下流行词语在今后的生命力等。

(二)建立语文学习共同体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当代文化参与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群存在,“当下性”是前提;“参与”强调的是实践,即要身处其中,用心体验,并有所行动;能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且具有一定文化含量的事件、活动等,都应该成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关注、研究、参与的对象。因此,对于语文的当代文化参与教学实践,实际需要建立语文学习共同体,以此实现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诸如一些读书社团、文化活动等的建立,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学生能够感受当代文化价值以及影响,并且基于当代文化所造就的环境下学习当代文化的优秀内容。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方式,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比如“改革开放”的主题活动,可以先参观有关主题展览和观看主题影片,再举办主题征文活动和摄影活动,还可以举办“与改革同行”主题经典诵读活动,访问学校或所在社区在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讲述提炼方方面面的辉煌成就。

四、结语

当代文化参与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实际能够保障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更是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锻炼其思维和能力。

猜你喜欢
现象词语高中语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找词语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