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规律

2020-12-08 17:51刘小念梁龙飞孙为国石若峰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阳新黄铁矿金矿

刘小念,梁龙飞,孙为国,石若峰

(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湖北 武汉 430000)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金矿建造分类基础上的工业类型,鄂东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集中于殷祖复背斜中段,发现徐家山、张海、美人尖、金盆金矿等数个矿点。不同于中国小秦岭等地区产生于古老深质岩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共性为构造在成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金矿体赋存于构造蚀变岩中。

本次工作在大冶、阳新一带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点,结合区域上发现的多个热液型金矿如张海金矿等,进行成矿特征总结,分析成矿规律,探讨找矿方向。

1 鄂东南区域地质概况

鄂东南地区夹持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接襄樊—广济断裂,构成三角形构造沿浆活动区。除缺失中下泥盆统外,自寒武系至第四系有出露,局部分布有陆相碎屑岩,中下三叠统灰岩是矽卡岩型铁铜金成矿密切围岩,中下志留统砂页岩为主要容矿岩石[1]。

经历基底盖层发展阶段,经历多旋回构造运动演变,早三叠纪末期印支运动作用铸就鄂东南构造景观,形成多层次叠加的构造格局。主要构造线方向以北北东向为主,近东西向碧石—王仁背斜为主要褶皱,近东西向铁山—两剑桥断裂带—灵乡断裂带—蒋桥断裂—韦源口断裂带等为主要断裂。构造控制区内主要矿田,起到到导矿作用,为金矿形成奠定基础。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有三个侵入喷出阶段,六次侵入活动,形成金山店、阳新等六大岩体,是区内金属矿床重要岩浆源[2]。

2 金矿床(点)分布

2.1 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

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位于殷祖岩体东南缘,处于江桥北北东向断裂交切处,两剑桥东西断裂带横穿,是金矿床分布最集中区带。目前发现美人尖-徐家山金矿、张海金矿、金盆金矿等十多处金矿床,大多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分布受下陆—姜桥断裂及次级构造控制,与中酸性脉岩侵入活动有关,多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金属矿物多见有自然金、方铅矿、毒砂等,脉石矿物有斜长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张海金矿床位于下陆断裂南段,殷祖岩体与复背斜核部地层东接触带附近,殷祖岩体东南缘约1.0km处。根据其空间分布与成矿特征,该金矿带由岩体内部向围岩,分别形成斑岩型金矿、热液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而在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往往形成矽卡岩型铁铜金矿床;在外接触带围岩中常形成层间裂隙充填型金矿床;在稍远围岩中一般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含矿层为粉砂质页岩,倾动向南,局部陡立,岩石浅变质为斑岩,空矿断裂为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岩石具劈理化,倾角>60°。圈定出矿体4条,地表控制长度1072m,矿体倾向北东,与围岩界线明显。矿体北西端厚度为0.26m~0.35m,东南端厚度为1.5m~9.3m,矿体趋势地表向下厚度减小,矿石类型地表为含金硅化褐铁矿化板岩质碎裂岩,围岩蚀变有角岩化,成矿元素为单一金,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3]。

金盆金矿点产于殷祖岩体南东缘,矿区主要出露中下志留统砂页岩,局部见小揉皱,断裂破碎带发育,发现金矿体赋存于断裂带破碎带,破碎带倾向北东,推测深部金矿体有变厚趋势。金品位平均3.6×10-6,容矿岩石蚀变包括黄铁矿化,碳酸岩化等。马对于金矿点位于殷祖岩体内部,出露地层为下志留统新滩组薄层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多变质为粉砂质斑点板岩。大片出露殷祖岩体为燕山早期二次产物,见大量晚期岩脉侵入岩体内部,包括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等。含金脉体受硅化破碎带控制,岩脉与围岩接触硅化强则矿化强,围岩蚀变有硅划及钾化等。硅化见于后期岩脉。

2.2 阳新岩体西缘成矿区

阳新岩体西缘成矿区位于阳新岩体西缘,处于凤头-青山-赵家湾一带,是金矿床分布最集中区带。目前发现凤头金矿、赵家湾铜矿(伴生金)、王处兴金矿点等多处金矿床(点)。其中凤头金矿、赵家湾铜矿(伴生金)分布受阳新岩体西缘接触带控制,为热液型矿床。王处兴金矿点受区域大断裂,为构造蚀变岩型矿点[4]。

本次工作的王处兴金矿区位于阳新县西北310度方向24千米处,地处阳新岩体西缘。区内志留系下统新滩组地层为黄绿色泥岩、泥质页岩,底部为含炭质页岩。主矿化体受內龚受断裂的北东东向次级断裂控制,呈透镜状分布,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含矿围岩为碎裂岩,原岩为志留系新滩组泥岩,矿石为碎裂岩化泥岩,Au品位0.69-2.07g/t,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碳酸盐化、局部高岭土化。

燕山期,区内岩浆活动,闪长玢岩等脉岩充填早期断裂带,使赋存在地层或破碎带内金再一次活化迁移,在主断裂旁侧或岩脉发育地段进一步富集,形成本区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体。

3 控矿因素分析

整体上鄂东南构造蚀变型岩金矿有两个含矿层位,主要为中下志留统坟头组、新滩组与下二叠统栖霞组,层位具多层性,变化大。中下志留统碎屑岩为主要赋矿层位,发现多数矿点。对金矿形成作用为造成成矿溶液流通空间,可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碳质岩石对金吸附作用,在热液下碳质具有还原作用,使金析离沉淀形成矿化体。特殊情况下屏蔽矿业迁移富集,下二叠统栖霞组可吸附金。

据矿床含矿层位空间分布,自南向北呈变新趋势。印支期构造是盖层变形基础,挤压应力作用下东西向褶皱,西北共轭剪切断层为特征,近南北向左行扭动形成北北东向挤压破碎带,北东东共轭剪切。改造东西向断裂层为张性。大岩体附近早期东西向构造线产北东向南弧形偏转,燕山晚期是伸展、岩体中断裂有花岗闪长斑岩,北西向断层左行走滑,岩脉充填在不同方向改造断裂中。围岩中以北西向或者北东,伸展断裂控制金矿床(点)。

区域大断裂为鄂东南地区构造蚀变岩主要导矿构造,产生的不同规模性质的次级断裂,控制金的迁移。矿体赋存于次级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内。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近东西向构造中金含量低于西北向,佐证近东西向断裂导矿性。如徐家山等分布于张海—高祥断裂带中;阳新岩体西缘成矿区内北东东向构造中金含量普遍高于北西西向断裂。

整体上鄂东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与燕山晚期二三次侵入形成中性岩脉关系密切。岩浆岩侵入从深部带入大量金银等矿质,释放热能促使携带矿质火花,二次侵入体岩性为石英闪长玢岩等,与金矿化空间相伴,王处兴矿区内岩脉出露的附近整体金矿化相对无岩脉出露的地段要高。三次侵入体岩性以基性岩脉为主,岩体与区内金矿化空间成因密切,美人尖金矿等脉岩构成金矿化体。金矿主要与硅化,铅锌矿化,泥化等相关,硅化强金矿化强,黄铁矿富集决定金的富集,部分铅锌矿与金矿共生,绢云母化与黄铁矿共生。

4 找矿方向

区内整体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点)热液蚀变作用强烈,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沿破碎带侧呈对称分布,远矿蚀变弱,强蚀变区多种蚀变叠加部位,黄铁矿化叠加地段为矿体赋存部位。金元素与黄铁矿,局部与黄铜矿,辉锑矿等伴生。金矿矿石矿物组合与金属矿物种类相同,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或者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组合可为金标型矿物标志。建立找矿模型金属地球化学异常+中酸性岩体。

找矿方向上,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应加大“张海式”金矿的勘查找矿,以寻找志留系地层+中酸性岩体(脉)+构造为为重点,兼顾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进行勘查找矿工作;阳新岩体西缘成矿区目前尚未发现成规模的矿床,但构造蚀变岩型矿点较发育,其成矿条件与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类似,应加强区内的金矿化研究,对物质来源进行综合分析,与张海金矿成因及类型进行类比,结合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点)为线索,以寻找“志留系地层+中酸性岩体(脉)+构造”模式开展下步找矿工作。

5 结语

整体上鄂东南构造蚀变型岩金矿主要位于中下志留统坟头组、新滩组与下二叠统栖霞组,层位具多层性,变化大。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与燕山期侵入岩及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次级断裂与层间裂隙等为主要容矿部位。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作用是形成金矿重要因素。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应加大“张海式”金矿的勘查找矿,兼顾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进行勘查找矿工作;阳新岩体西缘成矿区目前尚未发现成规模的矿床,其成矿条件与美人尖—金盆金成矿区类似,应与张海金矿成因及类型进行类比,结合已发现的金矿化体(点)为线索,以寻找“志留系地层+中酸性岩体(脉)+构造”模式开展下步找矿工作。

猜你喜欢
阳新黄铁矿金矿
洗碗机是金矿 还是冰山
广西六社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微区元素分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无人化智能装备在大尹格庄金矿的应用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选 择
《今古传奇》阳新创研基地授牌仪式暨作家座谈会在阳新一中举行
儿歌作品:大美阳新我的家
名贵中药材吴茱萸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