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
——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

2020-12-08 14:29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崔 琳

(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不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者和传播者、培养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既是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精神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高校学科体系优化设计,完成人才培养体系良性构建的必然选择。

“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

“课程思政”的实质。“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并非指某门具体的思政课程,而是通过深入挖掘现有各类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完美融合,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课程思政”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养和塑造中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和育人环境的思政价值,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融互通的特点。教学目的明确,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将育人置于首位,明确任何学科教学目的的第一位均是回答“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思政课与专业课价值层面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实现有机统一,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首先,思政课程是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是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于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坚守思政教学,保证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挖掘其他艺术课程和艺术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体验度。用活泼的艺术形式修饰和表达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并以丰富的艺术活动加以呈现,使受教者更易于接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创作活动中投入情感和激情,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潜移默化的根植于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中。其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对艺术课程的价值引领。习近平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十九大报告指出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艺术工作者最终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和培养出的艺术人才都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服务于人民发展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的社会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教育之中,为艺术教育提升价值内涵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和最鲜明的指引,促使学生在对艺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个体养成生存智慧和培养艺术发展能力,同时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找到正确的人生导向,实现审美与价值目标构架的统一、艺术性与道德性发展的统一。

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创新教学设计是基础。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呈现方式,教师在集体备课、共同教研的基础上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修正课程设计,以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段创新是保障。是否能够实现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成为了关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呈现方式和媒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扩展和延伸教学空间,促进载体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整合。实践创新是关键。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不断修正完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好的“试金石”。通过“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实现艺术与思政同频共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认同,锻炼学生知识转化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怀,同时也有利于调动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形成和谐而强大的教育合力。

基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

教学体系的融合创新。结合艺术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塑造美好心灵”,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突出价值引领和实践体现,鼓励学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在教育部开展的2017、2018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展”中,由云南艺术学院选送的雕塑作品《走进新时代》荣获一等奖,国画《红遍井冈》、木雕《八一的枪》荣获二等奖,微电影《宿舍的故事之铤而走险》荣获三等奖,5个作品荣获优秀奖。这些作品都是专业课实践创作与思政内容完美结合的体现,充分发挥了价值引领的作用。结合教学要点,创新教学模块。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是内容或形式的单一化拼接,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相互交融。以云南艺术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教师间实现跨专业、跨领域的集体备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各章的年代背景、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等要素,挖掘并编制出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音乐曲目、美术作品和影视片段等教学资源库,并恰当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既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书本的文字灵动鲜活起来,又能与学生形成共情心境,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抬头率。在教学过程中将艺术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概念等资源相融合,提升艺术教育的思想性和思辨性。由云南艺术学院师生共同承担完成“七彩云南”彩车的设计、彩饰工程制作和展演工作,并在国庆70周年庆典中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为国庆盛典作出贡献,被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群众游行指挥部评为“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地方彩车华美奖”。通过这项艺术作品的创作、展演,不仅激发了师生与祖国共奋进的拼搏精神,也实现了新时代师生以艺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了师生学术上精益求精,创作上攻坚克难的艺术精神。

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把思政教育内容“用”起来。转变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被动接受的角色为主动自学,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90周年、学习宪法日等题材走出思政课堂,成为师生们的创作主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创意,这些看似“严肃”的内容逐渐变成了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艺术设计和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大戏等。这类创意作品的完成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创作主题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深刻解读相关的方针政策、相关时事、历史背景等,梳理创作脉络和主题方向,也考察了学生们专业创作能力。建国90周年国庆前夕云南艺术学院通过“一歌一课”的现场教学形式,通过‘以展为媒,用印铭史’——参观印刻作品展览、‘以课为媒,倾听历史’——听国歌的发展史、‘唱响国歌,表白祖国’——千人齐唱国歌”三个篇章,实现思政课与歌曲、雕刻作品的完美结合,为祖国70华诞送上祝福的同时,也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思政课。让学生真正明白有恒久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根植于人民的,融入深深的爱国情怀的,一定是遵循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凸显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性。通过特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实践中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又获得精神的成长。围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核心,以“创意+地方”的模式,主动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资源融入到设计教育中。自2004年起,云南艺术学院的设计学院主动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到设计教育中。16年来与云南16个州市县的“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系列活动”,以云南少数民族与民俗文化为载体,用创意设计、服务社会的实践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此外,持续多年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结晶带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带进扶贫工程中,产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积累创作实践经验,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性。

致力于实现过程监测。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对象合理制定评价评价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检测指标,既实现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也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为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艺术专业学生设计教学模式,修正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力依据。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编撰了《学习与教学实践手册》,并投入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手册》中实践报告/创作环节明确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进行专业的作品创作,并以文字加图片加以阐释。其中教学实践参考选题则紧密结合艺术院校学生关注的心理、就业、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关注自身、国家和社会。《手册》为教师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也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创作也提供了有效空间。

深挖公共课价值。将公共课程升级成为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之一,通过文学、音乐、美术、戏曲、小品、舞蹈、影视剧赏析、主题创作等生动有效的艺术手段与艺术语言,在公选课中跨越专业障碍以诗暗示, 以歌动情, 以画激趣, 以剧促思,有机实现思政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走出自身的专业限制,以新的社会视角或从其它艺术专业的角度去审视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和社会时事。近年来,云南艺术学院结合不同专业背景为学生量身订制,开设了一批有利于提高其思想修养、道德涵养、人文素养的艺术思政选修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强大的思想政治性作为引领,注重运用优秀艺术作品和相关艺术案例,通过美术作品赏析、影视作品拍摄、音乐作品创作、艺术案例透析等切实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

“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总结

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导航仪。通过顶层设计使得课程体系具有了明确的可操作性。课程思政建设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实施评价有了实实在在的“着力点”,保障了课程建设的高质量。为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云南艺术学院从顶层设计层面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在学校科研基金和科研课题的占比中为课程思政相关项目给以了优先保障,鼓励相关教研部门积极推进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课程改革机制,致力于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科研、教师培养、教学实践和监督评价体系。既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也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科学的教研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

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课程思政对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思想政治教学中还是专业课程中教师都要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作为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又有能力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历史文化、创作时代精品。具备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和文艺素养,有助于教师拓宽研究视野,积极探索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现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师则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故事、书写新时代使命、讴歌新时代成绩,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善于引导学生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当前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通过专项课题研究,参与培训进修,观摩艺术创作展演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教师全面发展,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储备。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课程思政是一种突破传统创新教学理念。要实现思政与专业学科体系间的相互交融而不是内容的单一化拼接,因此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鼓励和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科研项目研究,教师借助科研项目对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先进经验、教学对象特点、不足和反思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引领。与此同时,教学改革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稳步推进,新型教学法不断地被探索并应用于课堂,名家进课堂、翻转课堂、跨专业的教学研讨会、丰富的公选课资源、教学实践成果在各大平台的展示等都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取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科研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源动力”,而教学改革是则是科研创新的“着力点”,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营造“三全育人”环境。拓展“全员育人”的内涵和外延。关注校内教职员工的育人自觉性和协同性。校内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育人工作者,不论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管理人员,自觉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育人使命。打破校际限制,实现校际间优秀教学人才资源的交流互享。全程育人,即“时时处处育人”。在育人环节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个体、教师群体和学校主体紧紧围绕大思政格局的构建目标,以思想政治要素和艺术要素融合为媒介,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成长才成才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习惯塑造、观念形成和价值判断。全方位育人,以思政观为引领,通过专业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融合融通,建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覆盖的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