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2020-12-08 17:51浩,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矿山环境工作

李 浩,于 超

(1.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1;2.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

矿区在长时间开采后会发生一系列地质灾害,无形中加大采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这对于采矿行业发展也有一定影响。这就应结合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状态和其他方面因素规划合理有效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各项矿山地质灾害无限延伸,继而保障矿山整体稳定性。

1 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地质防治工作的开展就是保护地质环境的前提,可以针对性规划各种地质灾害地区,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同时,能有效监测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该区域的预防与预警工作,尽可能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比如,通过卫星对这些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分析与监测,有利于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也可针对这些特定区域,构建完整紧密的预防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新时代社会中热议度较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地质环境保护,人们愈来愈重视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在对地质环境改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员与环境检测人员,切实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好的保护地质环境。

2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2.1 地面塌陷

矿山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地面塌陷,也是采空区塌陷,这种矿山地质灾害比较容易分析和预测,在实际开采矿山过程中,矿山被开采者过度挖空,就会造成井下出现巨大的崩落空间。对于资源的占用范围标准,若该空间面积超标,顶层负重比空间支撑结构的极限承受值大,就会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同时,覆盖的岩层也会出现断裂,造成矿山塌陷盆地,引发一连串的地面塌陷灾害。

2.2 崩塌

矿物土体的根本较弱就会造成崩塌,由于陡坡上土体稳定性差,就会造成土体分离母体滚落且堆积至沟谷部或坡脚,形成地质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崩塌较多,如未按标准开挖道路边坡、开采矿产资源不够合理、随意用废渣填埋土体以及湖泊、水库蓄水渗漏导致土体崩塌等。

3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于矿山地区来说,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矿山地区整体稳定性,难以满足各类矿山资源开采要求。须结合矿山现有地质环境状态规划一系列标准合理的防治措施,并在这一过程建立有效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不断优化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将矿山出现各类地质灾害的几率降到最低。就目前来看,矿山地质灾害仿制模式较为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

不同地质灾害对于矿山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对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展开有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创建标准化矿山地质灾害模型,以为后期矿山地质灾害处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对于较为复杂的矿山地质灾害来说,在开展相应防治工作之前,必须建立标准合理的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并针对矿山范围内各项地质灾害展开合理有效的防治工作,分层次处理各级别地质灾害,进一步提升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3.2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重视,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了解矿区边坡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对岩石变形等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其次,做好矿石开采准备工作,做好挡渣与挡墙的准备、合理设计弃渣方量与边坡,以此来降低经济损失;最后,加强施工人员的规范性操作,管理人员要积极深入到矿区开采现场,对以往发生过灾害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护,要求施工人员规范操作,预防塌陷情况的出现,重视坑道的有效支护。

3.3 实施爆破措施

通常会采取爆破等方式在开采矿区过程中破坏岩体,开采工作在应用爆破方式后会更加便利,对提升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科学合理的爆破技术,还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对矿区开采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当前在开采过程中,科学的运用泡面爆破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通过合理控制炸药的使用量,不会产生矿体裂缝、坍塌等灾害,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控制力相对来说较强,不仅能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3.4 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首先,开采部门要想对边坡失稳以及塌陷等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就必须全面了解开采现场的地质情况,选取特定区域开设排水沟,科学合理的设计边坡参数,为边坡排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开采管理者还应将挡拦岩石碎屑的措施设置在重要的开采地段,防止有滚石情况出现在实际开采工作实施过程中。最后,开采单位应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施工人员能对开采操作安全性的价值真实的意识到,待结束开采作业后,还要避免过度破坏环境,重视填平工作的开展。

3.5 建立完善的搬迁机制

由于矿山周边居民会受到矿山地质灾害的侵袭,直接影响矿山周边居民人身安全。要求矿山周边居民严格遵循相应机制及时搬离危险地带,从而控制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对于较为恶劣的矿山地质灾害来说,在灾害过后,必须协助当地居民做好灾区重建的工作。有效提升矿山地区灾后重建效果,进一步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循环发生。

3.6 保证应急预案系统的完善性

在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矿山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也就是说相关人员并不能在灾害前期开展一系列预测工作,造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越来越困难,直接影响矿山各项采矿工作实施效果。为改善这一现状,必须保证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系统的完善性,并在相应系统的支持下对矿山地区实施有效勘查。找容易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部位,并对其开展优化处理工作,从而防治各项矿山地质灾害。此外,在应急预案系统的支持下,还能控制各项地质灾害对环境和周围居住者产生的影响,更好的保障矿山地区地质稳定性。

4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在开展矿山地质灾害的条件下,还应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从而避免矿山地质环境出现过度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继而强化矿山地质环境利用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的作用效果,有效避免各项地质灾害对矿山资源质量和资源分布状态产生的影响。

4.1 建设安全的地质环境

在对矿区地质环境实施安全建设之前,应要求相关人员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控制一系列外在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安全管理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加强各项建设风险和矿山现有环境的评价力度,有效分析各项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安全建设产生的影响,继而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安全建设效果,有效彰显矿山地质环境利用价值。

4.2 提高区域地质环境利用效率

在对矿山开展实际地质勘查工作时,必须考虑区域地质环境在相应勘查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有效提升矿山地质勘查力度,以为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利用效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还应在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支持下创设标准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了解矿山地区在不同时期条件下地质环境变化趋势。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利用层次,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控力度。而且从多个角度出发,发现矿山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矿山资源开发水平,大力促进我国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这对于提高矿山综合价值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5 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由于当前矿山地质灾害较为复杂多变,所以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小组,深入研究与分析如何保护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频发最为关键的就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忽视了地质环境的承载力,只看到开采矿山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加强监测地质环境的力度。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全面分析矿山开采情况,要求开采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制定完善的矿山开采制定,利用制定约束矿山开采人员行为,以此来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未来发展过程中,开采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更加细致的分析地质灾害,促进地质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相关人员要不断改革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矿山地质保护,最大程度降低矿山开采危险性,控制矿山开采中的风险,从内部环境对地质灾害问题予以有效改善。在引起矿山地质灾害的各种因素之中,人为因素占绝大多数,因此,需要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明确规范,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6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各项地质灾害对于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稳定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应要求相关人员遵循相关要求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而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提升矿山地质环境利用效果。此外,上文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针对性的处理矿山各项地质灾害,以为有关行业构建良好合理的采矿环境。

猜你喜欢
矿山环境工作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工作,爽飞了?
漫观环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