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对高层次人才回流的作用研究
——基于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的个案分析

2020-12-08 09:03李爱慧林红娟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旅美跨国分会

李爱慧,林红娟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改变,以及中国出入境和留学政策的逐步放宽,中国赴美移民人数迅猛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留学方式赴美,学成后在美国谋职定居的高级专业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突出表现在中美之间对于高科技人才的争夺。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位居世界第一,因而云集了众多高端移民人才,华人高科技精英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招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选择回国创业的华人高端人才越来越多,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高端人才资源的获取与国内人才需求信息的发布,最为高效的手段就是借助华人专业协会作为人才的“资源库”和“联络站”。

一、留学潮与美国华人专业人士队伍的壮大

根据王辉耀等人的估算,在全球5 000 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数量约为400 万,他们主要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数量大约为240 万,占全球华人专业人士的一半以上[1]8。这些专业人士既包括美国本土出生者,也包括外来移民,其主体部分是以留学方式赴美,学成后在美国谋职定居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中国留美学生人数的增长与美国华人专业人士队伍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1978 年,作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其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其中去往美国的势头最猛[2]。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 年到2018 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 万人[3]。美国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大流向国,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数据,从1979 年至2018 年,中国留学生累计达3 343 290 人,占到中国全球留学生总数的57%。这与一般所认为的留美学生占中国留学生的一半人数相对一致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1985 年以来中国留学生中有50%的人选择赴美留学。。据美国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显示,从2009 年起中国留美学生人数超越印度位居榜首。2008—2012 年,中国留学生的年增长率均超过20%;2015 年之后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中国留学生始终占据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榜首位置。如2018—2019 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达近37 万,占美国国际学生总量的33.7%[4]。

从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的倾向来看,选读自然科学的比例较高。仅以2018 年的统计数据看,选读STEM②STEM 指的是与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工程)、Math(数学)之四类相关领域。专业方向的中国留美学生占了一半;同时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攻读与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相关的商科(见表1)。从2018 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6 182 名中国留学生的专业看,科学与工程领域就达5 689 人,占总数的92%,而其他专业仅占8%[5]。

留学人员是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最为重要的储备力量。据统计,1978—2003 年,近40 万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学习,仅有20%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其余80%则留在美国就业定居[6]。另据美籍华人学者王作跃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统计数据的分析,1983—2003 年间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国取得总计35 321 个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其中有3 万名左右留在了美国,回国率只有15%[7]。大体来看,学历越高的留学人员选择留在美国的可能性更大。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开展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2005 年中国籍被调查者中有89.4%仍然希望留在美国工作;2011 年的数据是82%[8]。2011 年的比例有所降低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滑,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经济有所回升,高层次人才的滞留率也随之增加。据NSF2013 年的报告,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人员中,有92%的人在毕业5 年后仍然居留美国[9]。

表1 2017—2018 学年赴美中国留学生选读专业的比例分布情况 单位:%

由于大批留学人员毕业后转而申请技术移民,使得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层次大幅度提升。据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院2016 年发布的报告,52%的华人移民在美国从事科学、工程、信息技术、管理、金融等领域的工作,而美国所有外国出生人口、本土出生人口在上述领域的从业比例分别只有32%和39%[10]。

尽管留美高层次人才回国率总体看起来依然不尽如人意,不过受中国各级政府不断推出的吸纳海外人才重磅政策的吸引,加上美国华人在职场中依然遭受“玻璃天花板”的限制,有不少在美国已事业有成的华人高层次人才转向中国寻找合适的创新发展空间。这些高端人才具有深谙中美两国文化的优势,又有国际化的视野,可凭借自身所掌握的先进理念、技术优势、营销模式,在跨国经营中实现事业上的腾飞,成为中国新经济的领跑者。

二、美国华人专业协会的发展壮大

美国华人中专业技术人士数量的增长,不仅改变了美国华人的整体社会经济地位,也使得华人社团的类型发生很大变化。早期传统社团是以亲缘、神缘、地缘等为联系纽带,随着华人社会的世代更替,年轻一代的成长与教育环境发生改变,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移民和土生华裔不愿加入传统社团。他们基于自身专业、兴趣爱好等建立起很多新型社团,其中一类就是以原留学人员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专业协会。

20 世纪90 年代,各类华人专业协会出现大爆炸式的增长。21 世纪以来还有新的专业协会诞生,但数量上不及20 世纪90 年代多。这些专业协会与留美学生、学者等群体的专业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STEM领域,以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专业相关的社团居多。据统计,这些社团核心成员的学历为博士研究生者达76%[1]69。周敏教授曾对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的在册华人社团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专业协会数量大多成立于20 世纪90 年代,且增长速度快,占总数的11%[11]。根据王辉耀等学者对全球各大洲华人专业社团数量的统计排序,依次是:美洲42%、亚洲24%、欧洲17%、大洋洲17%;而美洲主要集中在美、加两国,其中又以美国的华人专业社团数量最多、规模最大[1]63。据潮龙起教授的估算,1998 年美国华人专业协会约600 个,至2012 年增至约1 200 多个[12],居世界各国首位。

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某一领域科技或专业人员组成的单一性专业协会,如信息科技、生物医药、工程制造、法律协会、金融协会;另一类是不分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团体,如美华专业人士协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等等。

由于美国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加州的硅谷地区、美东的大华府及周边地区(包括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纽约大都市及周边地区(包括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美南休斯敦地区,相应地这些地方的科技专业协会数量和影响力也居美国前列。此外,西雅图、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等地华侨华人专业技术人士及团体也有一定规模。硅谷地区是信息科技产业类社团产生的摇篮,如中国旅美工程师协会、硅谷科技协会、华源科技协会等;在美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附近的马里兰州也是美国著名的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的核心地带,因此诸如美中医药开发协会、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美国华裔医学科学家协会等均聚集于此[1]64。

大多数美国华人专业协会都是正式向政府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一般设有董事会、执行董事长、主席以及理事会其他领导职位,均为民主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些专业协会的宗旨是:促进本会成员的事业发展,融入当地社会,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合作,如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为中美科技合作搭建桥梁等。华人专业协会一般都会举办或参与跨国界的科技与学术交流活动。

三、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人才“资源库”和“联络站”

华人专业人士由于自身拥有精通两种或多种以上的语言和文化优势,且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会经常性地往返于住在国与祖籍国之间,是主要的跨国群体之一。人类学家琳达·贝丝、尼娜·戈里坷·席勒等人,将“跨国主义”定义为“由移民所建立和维持的用于联结其祖籍国与定居国的多层社会关系的过程”,并形成跨越地理、文化、政治边界的社会场域[13]。不过跨国主义也不仅仅是移民个体的行为,实际上,许多更具深远意义的跨国活动是以组织的形式进行的[14]。正如吴前进所言,在全球化时代,移民群体的跨国性特征体现在一系列有关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行为—关系的互动方面,他们的凝聚性通过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得以实现[15]。华人专业协会是汇集海外高层次人才,形成华人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使其可以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资源库”与“联络站”[16]。本节以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在助推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中所发挥的作用。

1.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构建起同种族、同专业的社会网络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SA,以下简称“旅美科协”)1992 年成立于纽约。该协会的三大宗旨是:帮助旅美华人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促进旅美华人的团结、合作与交流;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科技、文化、教育、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17]。旅美科协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科技团体,主要由来自科技、文化、教育、法律、金融、人文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大多拥有硕、博学位,英语流利,职业地位高,薪金丰厚,已经融入当地社会,是事业有成的中产阶层。但与此同时,他们身上又带有鲜明的“中华性”,具体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坚守,还有对中国的持续关注。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旅美科协已经发展成美国最大的华人专业人士社团之一,现拥有会员近万人。该协会在全美有16 个分会及专业学会,各分会为大纽约分会、康州分会、匹兹堡分会、华盛顿特区分会及网络信息学会、亚利桑那分会、加州洛杉矶分会、加州圣地亚哥分会、加州硅谷分会、佛罗里达分会、北卡分会、德州分会、犹他分会、西弗吉尼亚分会、大波士顿分会、南弗州分会、内布拉斯加分会。此外,旅美科协在中国多个城市设有联络处。该协会秉承跨学科跨地区合作及服务社会的传统,在中美两国民间科技交流中长期发挥着独特的桥梁和平台作用。

以旅美科协为代表的华人专业协会是社会网络的一种形态,它实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结合,达到凝聚同族群人才的目的。所谓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人作为一个“节点”连接起其他人,构成网络[15]。基于社会网络学理论,华人专业协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体系,每一位专业人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个“节点”,协会的领袖人物往往作为“中央节点”来进行协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华人专业协会所存在的关系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朋友关系;二是同学或同事关系;三是超越前两种以各专业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层层递进,相互交叉,构建出一种社会网络结构。

2.旅美科协搭建跨国交流与合作平台

旅美科协所建构的跨国社会网络,为美国的华人专业人士与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行搭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人才与知识的跨国流动。国际移民理论界将海外侨民通过跨国活动为祖籍国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贡献,进而促进祖籍国的进步与发展的行为,称为“离散者的选择”(diaspora option)。该理论认为,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人才流出本国,而信息、技术、知识和资本则回流到人才的祖籍国[18]。旅美科协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了多元化和开放性(甚至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人才网络体系,加深了国内学者、官员与美国学者的交流和了解,促进信息、知识、技术、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居住国和祖籍国都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旅美科协的组织成员普遍教育文化水平高,精通英语,熟谙中、美两种文化,与主流社会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协会本身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建构的华人关系网和跨国关系网,可实现信息和资源的跨国共享。

从学术交流来看,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及各分会每年举办包括全国年会及分会年会、学术讲座等在内的几十次大中型学术研讨活动,邀请中美各界知名人士对所关心的学术及社会问题进行探讨[17]。从其举办的单位来看,可分为协会单独举办、协会与其他各专业协会联合举办、与中国相关单位的跨国联合举办。旅美科协积极组织开展与中国的跨国科技交流活动,譬如2019 年华盛顿分会与北京中医大学美国中医中心联合举办的关于疼痛感知神经元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的学术讲座[19],旅美科协与中科院、国家和省级侨办合作举办的中美双向科技夏令营等跨国活动[20]。此外,旅美科协还组织高层次代表团参加中国的各种学术会议,促进了信息、技术、知识等的跨国流动。从其学术研讨会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的专业性讲座、华人融入问题类的讲座、关于中美发展趋势的讲座、中美就业信息资源和培训类的讲座等。

从跨国合作来看,旅美科协与中国各级涉侨部门(包括侨办、侨联、科技部)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人才交流和创新项目合作活动,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及时沟通人才供需信息。仅2009 年,旅美科协就携带了120 多个科技项目回国进行交流,签订合作或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就有20 多个[1]61。再如2017 年6 月5 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匹兹堡分会和匹兹堡中华文化中心共同承办的“华创会”海外专场会议,有众多美国华人专业人士参与。在项目推介结束后,武汉市科技局代表黄静先生和旅美科协匹兹堡分会会长程鹏先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长期战略科技合作协议,为两市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21]。

总之,旅美科协汇聚大量高端人才,他们通过协会构建的各种合作交流平台,如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他跨国交流项目等,将资金、信息、技术、知识、资本传回中国,为祖籍国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在常态化的跨国活动中,有一部分专业人士选择回国发展,另一部分继续留在美国,但无论怎样,他们都基于旅美科协这一媒介与祖籍国之间建立起了持久的跨国沟通机制。这种跨国互动具有双向性和开放性,为中美在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均做出了贡献。

3.旅美科协助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

旅美科协不仅通过网站和邮件及时发布国内人才需求信息,还与国内相关部门联合主办人才政策宣讲会,参与中国各级政府举办的高科技创新项目洽谈会,通过多种方式助力中国的招才引智工作,扮演着海外人才“联络站”作用。譬如旅美科协及时向会员传递中国教育部“春晖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国务院侨办、各地方政府的高级人才项目和需求信息,并鼓励成员参与。再如,“创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主办方借助旅美科协向其成员介绍大赛的理念、杭州市政府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杭创业的优惠政策等等[22]。旅美科协积极参与该项目,为杭州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架起了信息的桥梁,推动有意回国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回国发展。

旅美科协经常接待国内的人才招聘团组和科技交流访问团。2019 年6 月18 日,时任中国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王志刚于6 月18 率领代表团访问匹兹堡,旅美科协匹兹堡分会主席焦德泉、副主席陈成就细致安排并全天陪同了王志刚部长的访问[23]。这有利于协会积累潜在的信息资源、增加合作机会,从而便于对会员进行国内人才项目推介。

与此同时,旅美科协又多次组织会员回国考察,访问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等,以便了解国内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协会成员推荐相关信息和资源。2017 年12 月6 日,旅美科协总会候任会长潘星华博士,前会长方彤博士、蔡逸强博士,在旅美科协北京办事处主任冯杏健等陪同下访问清华控股(TIE),旅美科协总会与清华控股“太平洋创新走廊”就人才引进、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进行了交流,同时旅美科协表示,愿意为清华控股在科技交流、成果转化方面提供多方协助,并为清华控股在美开展工作提供便利[24]。因此,充分发挥旅美科协在海外高层次人才与祖籍国的之间的媒介作用,可促进旅美高层次人才的回流。

旅美科协对于人才回流的促进作用,从协会负责人和骨干成员的回国率可见一斑。该协会前20 任会长有近一半回到中国工作,著名的有: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中国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飞跃等等[25]。旅美科协的骨干成员陈友斌于2004 年回国,先后在东莞、光谷留学生创业园及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设立了公司,目前多个产品和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6]。对于已经回国发展的华人高层次人才来说,继续维持自己在国外建立的人脉网络是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种跨国的信息与知识共享,正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旅美科协正是以其构建的跨国人才与知识网络,参与各种跨国活动,为中国政府、高校、各企事业单位形成人才对接,了解国内人才需求,推荐相应的人才,为招纳贤才提供重要的资源,从而促进华人高端人才的“回流”,使得他们在获得事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实现了报效祖国的理想和抱负,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对高层次人才回流的重要作用

美国华人专业协会为国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资源库”。除了前述的旅美科协外,还有华源科技协会、中国旅美工程协会、美中生物技术与医药协会等都是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协会组织,不仅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也促进了与中国的跨国交流与互动。以华源科技协会来说,它是硅谷第一个以推动留学生高科技产业创业为目的综合性社团,吸引了大量有兴趣创业的中国留学生参加[27]。譬如后来回国创业投资的华源科技协会成员有陈宏、邓峰、朱敏、李彦宏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美国华人专业协会云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资源库”功能。因为在海外留学人员是否选择回国的过程中,华人专业协会往往成为他们了解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营商环境、创业机会、市场需求的重要渠道。简言之,华人专业协会可与国内负责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对口性联系,易于取得“共赢”[16]。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个人所能掌握的社会资源、创业机会、合作路径等毕竟是有限的,而专业协会汇聚了众多同专业的志同道合人士,可以起到社会资本的倍增效应。这些专业协会为高层次人才寻求最佳事业发展合作伙伴,了解国内人才需求动态、创意项目洽谈等信息,起到了可靠的媒介与平台的作用。归纳起来,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对高层次人才回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其“集群效应”,为国内招商引资、招才纳贤等事业作出贡献。华人专业性协会,通过组织筹办有关教育、科技和商业等的学术研讨会来促进中美科研人员以及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组织专业代表团进行互访,以促进双方更密切的合作,形成以专业社团为核心,连接中美两国各高校、企业以及其他专业社团组织之间的关系网,为中国吸引人才和资金做出贡献。

第二,专业协会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如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等,专业协会及时跟踪和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状况、就业环境、人才引进等信息,可以为有意回国创业的高科技人才提供参考。譬如全球华侨华人专业协会协作网站上,经常刊登国内就业情况、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广告和针对留学生的人才优惠政策。

第三,专业协会加强与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经贸等方面的跨国交流活动,会增进协会成员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激发组织成员自发回国发展与为国服务的意识。一句话,华人专业协会就是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的重要“资源库”与“联络站”。

五、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移民特别是高学历的留学生移民的增加,美国华人专业协会大量涌现,而且活动能量大,影响力日趋显现。华人专业协会作为一种新型华人社团组织,云集了高级专业人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是中国招纳贤才的“资源库”和“联络站”,它们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中发挥的媒介作用不容低估。此外,华人专业人士借助专业协会所建构的社会网络优势,参与跨国经济、科技、教育、学术交流、跨国项目合作等等,促进了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知识的跨国流动。可见,在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华人专业协会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从中国自身来看,应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媒介作用,通过企业、高校、非政府组织与专业协会建立跨国联络机制,为人才“回流”构筑畅通的跨国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当前中美贸易和科技战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华人高技术人才与相关的专业协会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对此,华人专业协会与中国的互动必须持谨慎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与中国政府联合举办活动、联系比较多的社团领袖以及科技界的华人专家学者等。如旅美科协第27 届年会,就特别邀请了郗晓星教授以及原联邦检查官和律师一起探讨华裔科技人员在美国的处境和应对之道[28]。因此,在发挥华人专业协会作为人才“回流”的“资源库”和“联络站”的时候,必须要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必须有利于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二是有利于侨胞住在国与中国的友好;三是有利于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祖(籍)国发展多领域合作交流。

猜你喜欢
旅美跨国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旅美熊猫宝宝回家啦
旅美诗抄
分会风采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