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

2020-12-08 02:15陈玉龙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骰子陕北玩法

作者简介:陈玉龙,男,生于1982年,中共党员,榆林市榆阳区人,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职教师,高级职称,现任教于榆阳区牛家梁镇初级中学,所著论文在《教师报》、《陕西教育》、《新课程》、《自学考试报》等国家、省市区各级期刊上发表,多篇散文在《榆林日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曾获榆阳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爱好文学与写作。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画卷中,很多传统文化都焕发过璀璨耀眼的光芒,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同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

关于酒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有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种。在中国现存的古籍中大多都能找寻到关于酒的记载,而且分量不轻,甚至在甲骨文上都有“酒”字,古时大多将“酒”字写作“酉”,形状像是一个陶罐的模样,在各地考古出土的历代墓葬中酒或盛酒的器皿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见酒自古就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词更是离不开“酒”,与酒有关的诗句也是数不胜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很多历史事件也都能和酒扯上关系,如“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等等。可以见的,酒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至少说明那时饮酒已相当普遍和讲究,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酒文化的发展也已有了相当水平。

当下,贪恋杯中之物的队伍更加发展壮大了。北方人喜欢喝度数较高、猛烈辛辣的酒,而南方人更偏爱于度数较低、回味悠长的酒。纵观白酒市场,四川的五粮液,贵州的茅台,可算是酒中极品,北京二锅头、陕西西凤酒、山西杏花村等更是大众美酒典范,总之每一个地方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陕北高原气候恶劣,天气寒冷,为了抵御寒冷,“酒”这种饮品应运而生,陕北人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什么年代未作考究,发展历程也无从调查,但榆阳区安崖、大河塔人古法酿造的老蒸酒是自古有之的,口味也是独一份的,会酿酒自然也会喝酒,陕北的酒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陕北人喝酒酒量大。尽管山东人人高马大但不足为惧,内蒙人热情好客也能灌醉,东北人爱喝能喝同样撂倒。陕北人在喝酒这件事上底气是有的、实力是不允许的。陕北人酒量大,名扬全国,榆林十二县区最数定靖、神府、榆阳人最能喝。定靖毗邻宁夏平原,人们喝酒多多少少有一些西夏李元昊的豪气,神府接壤内蒙古大草原,人们喝酒多多少少有一些成吉思汗的霸气,榆阳地处“宁陕蒙晋”交接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独特,沙漠、丘陵、沟壑、草滩区纵横交错、民风淳朴、性格豪爽,酒量也是首屈一指的。我见过小杯细品慢酌的,也见过整瓶对嘴吹的,一口一大杯更是家常便饭,就连喝啤酒都直接用大瓷碗。未醉之前“我”是榆林的,醉了以后榆林是“我”的,喝的畅酣淋漓、喝的不醉不归。陕北的汉子就是这么豪爽、这么痛快。

陕北人喝酒理由足。在陕北,家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红白喜事、满月百天、开张乔迁都要招待客人坐席,大体上有请必到,因为古话说得好“请人不到羞君子”,这也许和陕北淳厚的民风有关,也是陕北人热情好客的有力证明。但闲来无事的时候为了能喝几口烧酒,总是给自己找个充足的理由,在我看来这些由头实在牵强的很。在陕北,人和人相处很随性,闲暇时间经常是三五个好友聚在一块简单吃个便饭,吃完饭后对于今天喝不喝酒这个问题经常相持不下,有的人想喝,但也有不愿意喝的,其中,最爱喝酒的那个人为了统一思想,就会来一句“吃肉不喝酒,不如喂了狗!”此言一出大家相视一笑,“老板,上酒!”听过贺升官的、贺发财的,但“贺天阴”你不知听过没有?“贺天阴”是陕北独有的一个词语,意思就是今天下雨没事干必须喝点酒,这也算是一个喝酒的理由,于是约上三五个好友,随便挑个地方、任意来几个小菜,伴着窗外的雨声就喝上兰,而且下雨天人们的酒量也特别大,三两五两喝不醉,醉了也不倒,倒了也不吐,也许,雨天和白酒是最两相适宜的。记得上班初同事买一双袜子、买一根皮带,我们都“贺”过,一场酒下来“鼻子比脸还大”,再后来,无论谁买办物品,不论贵贱,都是偷摸的买,再也不敢声张了。陕北人喝酒的由头多的数都数不过来,喜提新车要喝、孩子高中要喝、考试过关要喝、职称评上要喝,长时未见也要喝,诸事顺利得喝点沾沾喜气,办事不利得喝点去去晦气。总之,全中国酒的种类有多少,陕北人喝酒的理由就有多少!

陕北人喝酒玩法多。为了激励酒场上的“斗士”多喝酒把酒喝好,一些酒场上的老战士总是绞尽脑汁设计出许多玩法,把这些玩法说成发明也不为过,如果把这些聪明才智用在工作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每一个时期的玩法不尽相同,一种还未普及另外一种紧随其后,各种新奇的玩法也是酒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三种形式的玩法为最为普遍:摇骰子、打扑克牌、划拳。

最常玩的就是摇骰子,单单摇骰子就有十几种也可能几十种玩法,最常玩的有比大小、吹牛、冲浪、脱裤子、串门子、三套马车等。其中,“串门子”这一玩法单听名字就让人蠢蠢欲动,庄家和在场的人员每人玩一局,双方各执一个骰盅,内置三个骰子,摇好后掀开骰盅,如果是一个红点,则拿出去,如果是六个蓝点则给对方放在骰盅里,如此往复,直至一人骰盅内无骰子为止,另一人骰盅内有几个骰子就要加起所有骰子上面的点数,有多少点子就喝多少杯酒,这个玩法力度很大,一般运气不好的庄家一庄下来喝個三二十杯酒在平常不过。当然,还觉得太慢的话可以玩冲浪、三套马车,一个庄下来喝五六十杯不在话下,酒量小的人直接就“下课”!

扑克牌的玩法也是层出不穷,有梦幻金花、十点半、猜大小、美女缠身、金字塔、打麻将等。最常玩的就是梦幻金花,庄家给每人发牌两张,既然是梦幻,那么第三张牌就可以自由想象,“应关”的人根据自己牌的大小进行压酒,单牌、顺子可以压一个酒,同花顺可以压两个酒,豹子可以压三个酒,之后庄家逐个比大小,当然庄家还可以问你“服不服?”,假使不服则输酒要翻倍,这个玩法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不按照自己扑克牌的大小进行压酒,致使对手猜不透牌的大小,用以迷惑对手,给游戏增添了不少乐趣。

喜欢热闹的人可以划拳,划拳是陕北人最豪迈、最有气势的一种玩法。“打关”与“应关”者各使一手,胜败输赢全在十指间,别小看了这十个指头,内中大有乾坤,双方喊得数与伸出的指头数吻合即为赢,每个手势代表不同的数字,不出喊“宝对”、一为“一点豆”、二叫“哥俩好”、三美其名曰“三桃园”、四称为“四喜来财”、五叫“五魁首”、六为“六六大顺”、七为“七巧梅花”、八喊“八抬大轿”、九为“酒(谐音代表九)你端起”、十则喊“十全十美”。大部分喊得都是吉祥话,还有一些谐音,为活跃气氛还可以说一些俏皮话。当然,每一个手势的叫法是不尽相同的,各地方有很大差别,但所代表的意思则大致相同,其中,还有不少礼仪和规则,比如爷孙、父子划拳开场手势有区别,还有的地方不划“魁、宝、十”,还有“一字清”等等,斗酒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不但考验脑力还考验手指的灵活性,既增加了趣味又锻炼了身体,乐在其中。

“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这辈子咋就爱上个你,一次次的短信你不回,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酒瓶瓶倒来酒杯杯碎,前半夜喝酒后半夜醉,梦见那妹子亲我的嘴,抱着那手机当成个你……”你听隔壁桌的几个开始唱上兰,陕北民歌信天游也是酒场上一道特色菜,唱歌的好手通常有自编自演的本事,可以根据在场人的关系、工作、职位编出不同的词,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把个听歌的高兴地喝了一杯又一杯,直至酩酊大醉。

陕北人喝酒也醉酒。前半场,酒是粮食精越喝越精神,后半场,喝一杯麻醉一根神经。到了喝不进去的时候也有商有量,因为人们知道“隔夜的银不如在手的铜”。醉酒后睡在猪圈里的醉汉见过,小便后把皮带系在树上的也听过,睡在大街上的目睹过,酒后撒泼卖傻的也经历过,找不见家、寻不上门的也有过,着实有伤大雅。甚至,有不少人因为喝酒还闹出了人命,爱人的酒、害人的酒啊!虽然,魏晋陶渊明在《饮酒·其四》中有“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的诗句,唐代柳宗元在《饮酒》中有“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的诗句,多少文人墨客将饮酒的乐趣描绘的绘声绘色,但小酌怡情、大酌伤身的教训要牢记。

陕北经济大发展、陕北文明大进步,榆林的经济总量已跃居陕西第二、西北前列,甚至超出了部分省会城市,神木、府谷更是稳居全国百强县之列,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都在同提升、共进步。过去喝酒凑钱,现在喝酒凑人,喝的酩酊大醉的没有了,聚众酗酒的也不见了,醉酒闹事的也消失了。谁都知道“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吃不了酒的够”的道理。城市越来越和谐、人民越來越文明,最后套用一句广告词: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猜你喜欢
骰子陕北玩法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零跑的新玩法
党建地图·陕北
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点子的排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