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审美教育新路

2020-12-08 02:25遇荟
时代报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审美观文艺马克思主义

遇荟

先进的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至今,始终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充分运用新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今天,文艺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2016年10月,中央又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意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要文献,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指导纲领,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实践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最终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张文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人民变革世界的新实践为创作源泉,以人民的根本需要为创作目的,以人民的评价为创作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与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的思想一脉相承,准确全面地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特征,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只有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针,才能更好地确定文艺工作者自己的人生坐标、创作追求和学术立场,才能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才能创造出人民喜爱的、弘扬正能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审美观。马克思提出“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重要论断。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一方面是塑造美的人,另一方面是塑造美的物。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人是第一位的,有美的人才能建造美的物,在建造美的物的实践中,塑造美的人。美的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即精神世界美,这就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即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塑造美的人,就要进行理想情操道德教育。理想情操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地包括审美教育,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审美观。马克思主义审美观是以进行着变革的实践的人民为中心的审美观。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观决定了要以人民的判断为标准来判断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就要坚持用人民的审美眼光与情趣来审视、评判、分析和鉴赏文艺作品,而不是从非人民眼光的个人好恶情趣出发,以市场的外力和离开人民利益的追求,来审视、评判、分析和鉴赏文艺作品,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在文艺观、审美观上的根本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对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基本上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甚至系统地、整体地对党员进行审美教育,即使曾经安排过一些教育内容,也是零碎的,不成规模的。这是一个严重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得不加以正视的失误。长期执政的党出现审美缺失,除了自身审美失范,对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也发挥不了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已经在全国执政71年的党,现在有必要明确提出党自身的文化建设任务,这对于凝聚党团结奋斗的文化力量,并由文化认同的一致进而促进思想的统一,增强“四个自信”,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无疑,馬克思主义的审美立场、审美观、审美取向、审美情趣等都是党的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我们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领头人,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引领者、示范者,必须且只能依靠他们引领审美风尚,只有如此,共建、共享一个中华民族共有的健康的精神家园才有现实可能性。党课教育、党日活动、党员及党的干部的学习培训,等等,要安排文化艺术活动,并结合这些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教育、审美锻炼、审美养成。同时,经过审美教育培养,使我们每一位党员,尤其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认为美在内容上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将有助于培养基本的唯物主义意识;认为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的生活创造,这将有助于培养人民情怀,有助于群众路线的教育和践行,有助于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各级领导干部把健康的审美意识运用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的国家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文艺发展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备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审美观来判断,这些优秀的作品就是美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包括文艺在内的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与相当严峻的挑战。

当下中国各种文化思潮正呈现交汇、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但主要是三种力量在角逐: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时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与西方文化传播势头强劲,但如果说前者还更多的停留在学者层面与书斋里的话,后者则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都直接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巨大冲击。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西方文化有益也有害,但其弊端却日益显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看,好的,精华的,有益的文化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大胆挖掘、引进、消化、吸收;不好的、糟粕的、有害的文化必须坚决拒绝,予以批判,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自身硬朗,脚跟稳,否则就经不起风浪。

在文艺领域,的确存在导向错误、虚无历史、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存在文艺创作生产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存在文艺评论“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文艺评论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的作用有待强化等问题;存在文艺创作“去政治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的倾向等问题……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审美观,加强马克思主义美学教育,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艺,我们肩负着相当艰巨的任务,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审美选择失准、失范、失当,主心骨不牢,当没落腐朽的文化袭来的时候经不起考验,丢掉了好东西,接受了不好的东西。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世界现在正借助资本及其自我增殖的力量,以资本全球化及其与之俱来的普世价值、消费主义等形式,主要采取泛娱乐化即群氓文化(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的方式实现自我存在,干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进程,如此态势若不及时遏止,任其日久天长侵蚀的话,势必导致我国文化消费主义横行,致使大众文化产生外因引导式的裂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势必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群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群氓文化、精英文化,尤其不是消费主义文化。当下西方文化所逐步呈现出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并采取果断而有效的对策,出发点也必须是立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历史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以西方为师,但不能以西方为父!我们的宣传、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勇于担当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地位的责任,以正确的、符合国家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审美立场,审美观念,审美原则,审美情趣生产、挖掘、引进、传播文化产品,大力弘扬文化的正能量,持续不断地消解泛消费主义文化的负能量。

猜你喜欢
审美观文艺马克思主义
1942,文艺之春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节日畅想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