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婺源县沱川乡北侧赣皖省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2020-12-09 07:15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危险性滑坡公路

潘 岳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

1 工程和规划概况

本项目起点位于婺源县沱川乡北侧赣皖省界(婺源县沱川乡与休宁县汪村镇之间的四九尖附近),起点桩号K0+000,向南途径沱川乡西侧、清华镇东侧、思口镇西侧、上跨九景衢铁路,终点设置婺源枢纽接上G56 景婺黄(常)高速,终点桩号K40+939,在沱川乡及清华镇设置互通式出口,沱川互通中心桩号K6+675,长度830m,清华互通中心桩号K20+900,长度200m,龙腾服务区中心桩号K24+972。设计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 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纵坡5%,采用沥青砼路面型式[1]。

公路工程主要以桥梁及隧道形式通过,特大桥8496.5m/5座,大桥7190m/21 座,桥梁总长为15686.5m/26 座,桥梁占线路总长的38.34%;特长隧道1753m/1 座,长隧道2809.7m/2 座,中短隧道1861.9m/4 座,隧道总计6424.6m/7 座;隧道占线路总长的15.69%。

2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1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原则上为“德州至上饶(G3W)高速公路赣皖界至婺源段新建工程”拟建路线两侧各1000m,对可能产生以崩塌、滑坡的区段,当在1000m 范围内存在地表分水岭时,则调查至分水岭为止,可小于1000m;对泥石流沟谷则至少调查1000m 并适当向外扩延,必要时至沟谷源头。据此,本次评估范围总面积为94.40km2,可以满足评估要求。

2.2 评估级别的确定

德州至上饶(G3W)高速公路赣皖界至婺源段新建工程公路等级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拟建公路属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复杂类型,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3 地质环境条件

3.1 区域地质背景

评估区属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之官帽山台拱的一部分,属赣北基底褶皱区,北与浙西—皖南台褶毗邻,南东与下扬子—钱塘台拗之弋阳—玉山台陷相连。区内构造形变十分强烈,构造面貌复杂。组成基底的双桥山群岩层褶皱强烈,规模不等的同斜、倒转背斜发育,局部地段可见倒置扇形褶曲,轴向一般呈北东东至北东向,褶曲轴面南倾。

3.2 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位于婺源县境内,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依据公路沿线不同的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将评估区划分为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剥蚀堆积低丘垄岗地貌及侵蚀堆积河谷平原[2,3]。

由于受构造长期剥蚀切割作用,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宽窄深浅不一,最高处位于起点附近,标高为1084m,最低点位于新建工程终点高砂村石头掘附近的路线终点处,标高91.0m,山体植被覆盖良好,自然斜坡变化较大,一般坡度为10°~30°,最陡可达40°。

3.3 地层岩性

3.3.1 地层

评估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下统小岩组(K2x)红色碎屑岩和中元古界蓟县纪溪口岩群木坑组(Jxm)、板桥组(Jxb)、佛子坑组(Jxf)变质岩。

3.3.2 岩浆岩

评估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3.4 地质构造

评估区属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之官帽山台拱的一部分,属赣北基底褶皱区,北与浙西—皖南台褶毗邻,南东与下扬子—钱塘台拗之弋阳—玉山台陷相连。区内构造形变十分强烈,构造面貌复杂。组成基底的溪口岩群岩层褶皱强烈,规模不等的同斜、倒转背斜发育,局部地段可见倒置扇形褶曲,轴向一般呈北东东至北东向,褶曲轴面南傾,现将拟建公路沿线主要褶皱、断裂、断陷盆地等地质构造。

根据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评估区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VI 度。

3.5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与条件,沿线走廊带主要有以下三种地下水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红色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3.6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地形地貌复杂,最高处山峰标高达1084m,最低处平原标高仅91m 左右,地貌类型以构造侵蚀中低山和构造侵蚀剥蚀丘陵为主。地表出露地层多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小岩组红色碎屑岩、中元古界溪口岩群浅变质岩。区内地质构造较发育,岩层均为非可溶岩层,无可采矿层,无煤矿开采现象,无地下硐室分布。

现状调查拟建公路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建房、农业活动、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地形地貌复杂,易形成高切坡,高切坡具有引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根据现状评估结果:评估区内发现6 处滑坡和1 处崩塌地质灾害,未发现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其中对拟建公路有影响的灾害点有HP2,其余灾害点距拟建公路较远或与公路间有冲沟等相隔,对拟建公路危险性小;拟建公路有35 段在强降雨条件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强度中等,对拟建公路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九景衢铁路弃土场(K31+790 附近)所属区域为泥石流低易发区沟谷,在强降雨情况下,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对下游1km 出樟村存在一定威胁,建议施工过程中桥墩设置防冲刷方案;拟建公路及周边地下无可采矿层采空区和地下洞穴工程分布,拟建公路周边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拟建公路存在软土,形成不均匀填土,工程建设时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产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预测评估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拟建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与平面交叉工程的切坡工程共计20 段,切坡的稳定性评估结果为:沿线切坡稳定性均为较差、危险性中等,长10399m,占路线总长25.40%。

(2)桥梁工程中的篁村大桥等10 座桥梁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他16 座桥梁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有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隧道工程位于变质岩区,部分隧道进出口切坡稳定性较差,洞身开挖围岩发生坍塌、冒落的可能性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4)拟建公路评估区属地面塌陷不易发区,拟建公路及周边地下无可采矿层采空区和地下洞穴工程分布,拟建公路周边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

(5)评估区内发现6 处滑坡及1 处崩塌地质灾害,其中滑坡HP2 稳定性差,距离公路近,但在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全线综合分区评估危险性可划分为2 段,其中危险性中等的有1 段,长度36185m,分布桩号为:K0+000~K36+185,占全线的88.39%;危险性小的有1 段,总长度4754m,分布桩号:K36+185~K40+939,占全线的11.61%

6.2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拟建公路K36+185~K40+939 段适宜本项目工程建设,占全线的11.61%,拟建公路K0+000~K36+185 段基本适宜本项目工程建设,占全线的88.39%。

6.3 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评估结果,拟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以危险性中等为主,危险性小次之,无危险性大路段,拟建公路具有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同时人工切坡等工程活动也有诱发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可能,工程建设前应采取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灾害,保障拟建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对于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危险性中等的区段应作次重点防治,危险性小的区段应作一般防治。

(2)对现有对拟建公路有危害的崩塌、滑坡或工程建设可能会诱发滑坡、崩塌的高陡边坡和人工切坡段应进行专门勘察,以便采取挡土墙、喷锚支护和坡面防护等适宜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切坡坡度应严格按照道路施工有关规范所允许的边坡坡率值进行,并做好相应的排水设施,排除坡面的地表水和坡体内的地下水,减小坡面失稳可能性。

(3)填方段应根据边坡高度、基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填料种类等控制人工边坡的坡度,做好相应的排水设施,并采取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路基塌方,在特殊岩土体上工程建设时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填方段存在淤泥土层、软土层等软弱层,填方路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应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与不良地质问题[4,5]。

(4)拟建公路存在大量半挖半填、挖填交替路段,需注意预防路基沿岩土界面滑移,公路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等措施对路基进行支护。

(5)受构造影响,隧道围岩局部路段岩层裂隙发育,岩体比较破碎,质量较差,隧道开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措施,防止基岩长时间裸露加速风化,降低岩体质量。

(6)桥梁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下部基岩岩性、强度、风化带厚度、断裂构造对桥基的影响和桥头岸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7)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原始地形的破坏,对取土场进行复垦或采取生物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

7 结束语

虽然拟建公路局部路段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自然斜坡、高陡切坡的滑动,但在公路建设前或建设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对有关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后,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为基本适宜。

猜你喜欢
危险性滑坡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公路养护嵌固抗滑磨耗层应用研究
危险性感
危险性感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公路断想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