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洋节”现象的再思考
——兼论校园文化的塑造

2020-12-09 01:26
时代人物 2020年3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校园文化

王 虹 王 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当前高校中的“洋节”现象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在节日庆祝方面中西混合成了一种常态。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日却遭到冷遇。高校作为教育和管理主体,面对“洋节”的兴起多表现为不支持、警惕和无奈。想要摆脱被动状态,势必需要开展调查研究,树立正确认识,采取恰当措施。

“洋节”现象盛行的原因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东西方各民族、文明之间互相交融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全球化背景之下密切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信息化,带来各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是一种必然。尤其是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速度、深度和范围。

制度因素——英语的强制普及。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促使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优秀文化成为必然选择,因而在本国教育制度中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强调基础教育普及英语学习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关于英语培训行业的迅猛发展,英语教育逐渐大众化,甚至被称为“第二母语”。

社会因素——商业营销所形成的社会氛围。西方“洋节”来临之际,最先行动的往往是媒体和商家,大力渲染节日浪漫和欢乐的氛围。每逢圣诞节、感恩节,腾讯、百度、微信、淘宝、京东等平台,总是第一时间推出节日相关文创产品来吸引眼球,引发讨论和信息转发,抢占热度。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烘托下,处于高校中的学生群体,必然会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洋节”在高校的流行。因而社会环境是不能够忽视的重要因素。

青年学生的心理因素——追求幸福快乐的本性。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较高级的需求层次就会出现。青少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轻松快乐、放纵不羁、反对权威的心理特点,也是“洋节”流行于高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正确看待当下高校“洋节”盛行现象

面对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仅要观察现象的外在表现形式,更要深入了解现象形成的内在机制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科学分析,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洋节”,这一民俗事象,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只要存在东西方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必然出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民俗方面,则表现在外来民俗的融入,使中国节日民俗呈现出新的面貌。“洋节”民俗和其他由中国文化自身发展而来的民俗一样,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具有了传承性,这已是不争的客观现实,可见,“洋节”的流行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如何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面对“洋节热”,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关键在于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创新与大力弘扬。

宏观方面:“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传统节日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农耕生活的中国本土节日很难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3]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借鉴西方文化的吸引力模式,注入时代气息,加强文化转型和文化创新,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生机、焕发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对于外来文化吸收转化要及时,否则外来文化涌入过多,本土文化吸收、转化太慢,有可能造成民众价值观的异化和认同迷失的风险。

微观方面:对于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大多只是视为个人情感表达的机会,应积极挖掘其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结合部分,将“洋节”进行本土化改造。

最后,近年来,高校出现许多诸如男生节、女生节的新节日,受到青年学生的极大欢迎。此类时间节点,可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此相关的内容,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生态圈中所占的比例,并努力使其占据优势地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只要肯下功夫,大力挖掘与创新,必将在学生群体中换发勃勃生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俗校园文化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民俗中的“牛”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民俗节
漫画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