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 25(OH)D水平及与其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0-12-09 10:48邓梁琼曾婷刘春明高干曾佩佩张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0期
关键词:谱系神经元障碍

邓梁琼,曾婷,刘春明,高干,曾佩佩,张玉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组起病于儿童早期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的行为及狭隘的兴趣范围等[1]。国内儿童ASD患病率约为2.6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多认为ASD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但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有待研究[3]。维生素D缺乏被认为是公共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ASD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Stubbs[4]等研究表明怀孕期间补充VitD有可能会降低后代罹患ASD的风险,分娩前母体较高水平的VitD与其子代ASD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为进一步探讨ASD儿童血清VitD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笔者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发育行为儿科病区住院的390例ASD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发育行为儿科病区确诊的39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健康体检的40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5];②初诊且2≤年龄<7岁。排除标准;①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②确诊癫痫或有癫痫发作史者;③肿瘤患者或者身体脏器存在严重功能损害者;④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者。病例组:男277例,女113例,平均(3.2±1.1)岁;对照组:男245例,女161例,平均(3.2±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充分告知患儿监护人并取得患儿家属同意。

1.2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ASD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例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间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CARS评分的相关性。CARS评分标准为:正常:<30分;病情轻中度:30~36分;病情重度:>36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5( OH) D水平比较

病例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为(68.84±20.19)nmol/L,对照组为(96.24±28.35)nmol/L,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51,P<0.001),见表 1。

2.2 血清25( OH)D水平与CARS评分的关系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CARS平均得分评分(40.043±9.982)分。依据CARS量表得分划分,轻中度孤独症患儿有188例(48.21%),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70.38±20.12)nmol/L;重度孤独症患儿有202例(51.79%),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P=0.148),见表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D患儿血清25(OH) D水平与CA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060,P=0.400)。

表1 不同病情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清 25(OH)D水平(±s)

表1 不同病情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清 25(OH)D水平(±s)

病情程度 n 25(OH)D(nmol/L)轻中度 188 70.38±20.12重度 202 67.42±20.21 t 0.081 P 0.148

3 讨论

AS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研究认为与氧化应激损伤和遗传性代谢障碍有关[6],但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尽管有学者对神经元细胞损伤标志物表达和孤独症谱系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但并未对相应指标行进一步的探讨。单玲等[7]发现血清25(OH)D与神经元细胞损伤有关。国内学者研究提示ASD 患儿血清维生素D 较正常组儿童明显降低,维生素D可能参与ASD的发病机制[8-9]。维生素D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不仅在骨代谢中发挥着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机体抗氧化反应,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可避免组织细胞被激活的IL-8等下游炎症因子引起的损伤,对机体的重要脏器起保护作用。25(OH)D参与神经元细胞分化过程,其水平降低时会失去诱导神经元细胞分化成熟的能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结构的完整性,神经电冲动的传递可因此而受影响[10],这可能与ASD的发生有关。神经病理学研究提示ASD患儿可能存在早期大脑过度生长。Hazlett等[11]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正常儿童与ASD儿童早期脑容量进行研究发现,ASD儿童婴儿期脑容量大于正常儿童。从细胞水平的角度看,ASD扩大的脑容量涉及前额叶前部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神经元。VitD不但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所需的蛋白如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来防止细胞增殖,VitD还可以诱导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和P27的增殖从而可以抑制细胞增殖[12]。当体内VitD 缺乏的时候,可能出现神经元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导致大脑发育早期出现过度生长,这有可能与ASD发生有关。

类似于国内学者研究[8-9],本研究结果提示病例组儿童的血清25(OH)D营养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25(OH)D可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有关,可能的机制如下:①神经元细胞抗氧化和抗炎症反应的能力可能受25(OH)D水平降低而下降,从而增加神经元细胞鞘膜组织的完整性被破坏的风险增加。②作为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因子,25(OH)D缺乏时,可能出现神经元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导致大脑发育早期出现过度生长。ASD的核心症状是社交功能缺陷和刻板重复的行为狭窄的兴趣等,徐宁安等[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ASD和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后发现ASD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现其与CARS分数存在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发现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CA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病情程度无关,这与徐宁安等[9]的研究一致,但与董涵宇[10],马燕等[13]研究不一致,目前有关ASD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ASD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病例组的病人均来自我院的病房,为单中心数据,病人主要来源于本市周边的县乡,有可能患儿父母对于维生素D的认识不足,并未给予患儿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采集数据的周期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地处北 23°54′~26°03′,东经 108°32′~110°28′之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以7~8月最高,采集周期中含日照时间最长的两个夏季。期待国内实现多单位的合作,共同探讨ASD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临床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清25(OH)D明显降低,且ASD患儿的发生可能与维生素D有关,在孕妇学校、儿童的家长课堂以及医生的门诊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起家长的重视。

猜你喜欢
谱系神经元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神族谱系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AI讲座:神经网络的空间对应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跟踪导练(四)2
仿生芯片可再现生物神经元行为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这个神经元负责改变我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