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模式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0-12-09 07:04朱冬冬
关键词:癌症协同研究组

朱冬冬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河南 南阳 474150)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疼痛属于常见现象,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人民医院疼痛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所选患者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及以上,排除骨转移、颅内转移、精神疾病等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9±10.15)岁;研究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1岁,平均(55.90±10.22)岁;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①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并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项进行告知,对患者及其家属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和说明。②通过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列举成功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改善其不良情绪。③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体,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其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予以指导及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生活质量:通过WHO制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涉及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为(6.44±1.05)分,对照组为(6.52±1.11)分,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为(3.88±1.05)分,对照组为(5.03±1.19)分,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领域评分为(13.63±1.98)分、心理领域评分为(12.51±1.80)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12.94±1.85)分、环境领域评分为(13.43±2.15)分,对照组分别为(12.20±1.92)分、(11.07±1.82)分、(11.75±1.83)分、(12.03±1.88)分,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临床护理的关键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现阶段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患者护理需求相适应。协同模式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以责任制护理作为前提,使患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患者参与健康管理,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2]。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起到教育、支持以及协调作用,关键是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这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沟通,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3]。另外让患者集中精力参与健康管理,转移注意力,可以降低神经元不良刺激,使癌症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协同模式护理的患者在疼痛评分以及生活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协同模式的应用效果更佳。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癌症协同研究组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癌症“偏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