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对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价值观察

2020-12-09 07:04高红莲
关键词:部位小儿静脉

高红莲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700)

在临床中,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十分广泛,静脉留置针具有较长的留置时间,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1]。然而如果操作不当会增加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几率。遂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运用PDCA循环护理对降低穿刺部位感染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在2017年5月~2019年6月本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每组75人。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36:39、41:34;两组年龄(5.16±1.21)岁、(6.35±0.52)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1)计划阶段:对存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总结,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的相关方法提出来,岗前培训护理人员,例如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等;(2)执行阶段:开始穿刺前,需要将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向患儿家属进行积极讲解,使家属对留置针的保护方法和使用时间等进行全面了解,防止出现针头脱落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操作方法,对使用留置针的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同时对留置针的使用期限进行合理控制;(3)检查阶段:对留置针的使用状况进行密切监测,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疼痛、红肿等相关症状出现,对留置针使用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准确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留置针的护理,使穿刺部位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状态;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操作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指出,并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改进;(4)处理阶段:对反馈信息和材料信息进行仔细分析和记录,若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将改进方法制定出来,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各种操作行为。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x2”,用P<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2 结 果

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穿刺部位感染发生例数为5例,对照组患儿穿刺部位感染发生例数为14例,相比于对照组18.67%(14/75),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6.67%(5/7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的主要特点为容易弯曲、管套较软,且具有较好的韧性,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2-3]。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具有较多的使用次数,因此应当使穿刺次数减少,以便使护理人员工作量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然而,因患儿存在较小的年龄,具有较差的配合度,所以留置针容易发生脱落和歪斜情况,导致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症状,使得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使患儿治疗时间延长,影响患儿疾病的治疗[4-5]。因此,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促进穿刺部位感染率降低。

本文通过探究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运用PDCA循环护理对降低穿刺部位感染的作用,数据显示,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使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明显减少,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应当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该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部位小儿静脉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夜盗小儿(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