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陈星: 推动“广东样本”走向全国

2020-12-09 05:38麦宇昊
大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广东省广东

麦宇昊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在结构调整上也稳步推进,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秩序逐步规范,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大幅增强。

据统计,2019年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6926.5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32.4%。利润总额230.9亿元,净利润192.3亿元。

行业高度繁荣,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总结经验、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转型发展,成为近年来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核心课题。近日,《大社会》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针对行业技术革新、行业人才培养、行业发展趋势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细致请教。

技术创新 永不止步

无论哪个行业,创新驱动、变革发展都是永恒的命题。创新驱动带动科技进步,变革发展刷新管理模式。任何企业只有时刻保持对这两个课题的关注和警醒,才能不掉队、不落后于时代大潮。

随着建筑科技革命的不断刷新,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对传统的施工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此种情况下,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星敏锐地意识到,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和更科学的方式来推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主动转型和时代适应。

推动技术创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乃是培养企业之间技术交流的良好习惯。思想火花在碰撞中产生,创新成果在跨界中绽放,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并不是创新驱动的友好朋友。为此,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积极组织下,行业的交流活动一直保持高频率状态,各类技术交流会议、座谈会、论坛峰会、讲座陆续举行,对企业技术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成立信息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召开建筑电气技术与智能化会议,开展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交流专委会,开办电子审图技术交流会,举办城乡供水智能一体化技术方案交流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交流、促成企业合作方面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近年来,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愈加频繁,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对此,陈星会长深感欣慰。“从电气自动化到城乡供水智能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产业技术革新始终没有止步,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建筑工程高新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大力协助会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不同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交流,广东省工程勘察行业设计协会为广东省的勘察设计产业的发展奉献出全部心力。

培养人才 回馈行业

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行业的繁荣取决于人才的繁荣。历经多年发展,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人才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2019年度上报统计报表的勘察设计企业有1987家,从业人员549913人,注册执业人员36631人,拥有何镜堂、吴硕贤、周福霖等多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拥有郭明卓、倪阳、陈宜言、陈雄等一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源源不绝的人才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光发热,这与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始终注重人才培养和引导战略密不可分。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日常举办众多技术培训课程,例如数字化审图培训班、基础设施建筑技术培训课程、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培训等等,同时面向不同层次的行业人士,协会提供了专升本、本升硕等多元化的终身学习和培养渠道。相关的课程面向会员单位免费,收费项目价格务实,鼓励更多行业人士参与,陈星会长表示,这是考虑到行业协会的性质而定的,“协会的首要任务是为行业服务,商业性因素的考虑是排在后面的,积极举办培训课程、降低学员准入门槛,目的是要做到人才为行业所用,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我们的行业当中。”除了举办日常职业培训课程,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还举办了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竞赛”、“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等各类不同的活动,不仅发掘出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竞争意识,促进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行业培养人才,人才反哺于行业——这种良性循环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扩展了广阔的内生发展空间。作为行业枢纽组织,协会为工程人才培养付出卓绝努力,推动行业在厚植群众基础、脱颖尖端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壮大繁荣。

重视品牌 迈向全国

低调务实是广东人特有的地域性格,广东地区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务实的文化。但俗话说“过犹不及”,粤商的低调风格往往舍弃了对外宣传自身品牌形象的好机会,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不一定是最佳的经营策略。此外,广东企业跨省闯荡的意愿总体而言不是特别强烈,这也是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内部的普遍现象。“多数广东企业缺乏走出去的意愿,迈向全国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广东企业习惯于本土市场,缺乏到外地耕耘的动力。”陈星会长在客观评述之余,也不免流露出遗憾神情。广东的企业选择偏安一隅,不仅丢掉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大好机会,也失去了打响本土名片的渠道,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为了提高广东企业走向全国的积极性,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做了许多工作,其中重要一项为出资邀请全国行业精英来广东进行学术研讨,“聆听国内行业精英的声音,不仅让企业了解全国的行业动态,也增强他们出外闯荡的信心和动力。”协会也经常鼓励、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全国性的工程类专家委员会,意在让全国的同行充分了解广东的情况,弘扬广东模式,打造本土名片。

打造行业品牌人物,是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另一项重要尝试,“何镜堂院士、孟建民院士都是行业内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对行业具有重大的表率作用,我们希望可以打造更多的行业表率,对打造本土行业品牌效应、提升我省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很有帮助。”短短的几番话,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时代责任感、发展紧迫感,推动广东建筑工程企业走出省门、驰骋全国,行业协会职责在身,使命必达。

疫情倒逼 推陈出新

2020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肆虐,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工程行业更是无法独善其身。

疾风知劲草,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在危机来临之际,牢牢谨记行业使命,引领着大家努力迈出泥潭、闯过难关。

疫情肆虐导致工程作业量骤减,营业收入随之锐减,针对这一状况,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发出倡议,呼吁企业降低收费标准,相互扶持,共渡难关。陈星会长认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疫情期间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产出率和回报率不成比例,这本身是行业的固有难题,但在疫情爆发后显得更为严峻。

“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一项方案是制定新的收费标准。现行的某些收费标准实际上是在十多年前制定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有一些不符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的地方,例如有的企业付出了两倍的工作量,在收入上却完全没有体现,长期以往,必然会挫伤工作积极性,还可能使很多企业的生存成为问题,因此,相关行业标准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需要行业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加以研究。”

自1986年成立以來,历经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见证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变迁,从弱小到强大,从混沌到精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正在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疫情不会改变行业的发展方向,危机反而倒逼出变革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依然承担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在未来继续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添砖加瓦,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封面摄影:正视视觉工作室 张威)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广东省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粤来粤美”
行业协会腐败
行业协会改革方案出台
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