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2020-12-10 00:21胡远杰
新农民 2020年33期
关键词:身患羊圈患病

胡远杰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赵屯镇兽医站,安徽 宿州 235300)

山羊痘这种疾病多发于羊饲养区,而且在羊饲养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4.35%,而且这一类的疾病具有传播范围广、致死概率较高的特点,而且山羊痘的发病山羊得病的渠道,感染的渠道分为上呼吸道、体表皮肤、器官的病变,从而导致山羊的疾病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山羊出现山羊痘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这一部分的山羊痘的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从而致使病毒进入动物肌体,从而导致山羊染病,对山羊的饲养与疾病防治都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1 山羊痘的概念

山羊痘为一种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热性接触性感染类疾病,山羊痘发病的原因较为特殊,这一类型的疾病的病原体为山羊痘的毒素,而山羊痘的潜伏期(观察期)大致为7d左右,该病的表现为,身患此种疾病,患处的皮肤组织呈现处一定面积的痘疹。因此,要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治疗工作。

2 山羊痘的发病原因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山羊痘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1)病原。山羊痘的传播源头就是身上带有山羊致病基因(具体是指身患山羊痘或曾经患过山羊痘但是病情得到了控制)的山羊,这一部分的山羊携带病原,与其他山羊接触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导致其他山羊身患此种疾病,从而导致山羊痘疾病的快速扩散,从而导致疾病的广泛传播。

(2)发病时间与环境。山羊痘的扩散传播的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于病原、环境、温度、湿度、等其他的影响,当然,上述的因素都能够导致疾病的快速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山羊痘,此种疾病对少水以及适度较低、低温具有一定的抵御性,而山羊痘疾病的存在一定不耐受性,这就直接决定了山羊痘的发病时间为低温、以及干燥的环境下。

(3)疫苗。山羊痘疫苗鉴于其持续性较弱,因此,疫苗在注射到山羊体内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4)抗菌工作。山羊痘病毒的携带山羊与接触山羊身上与肌体都存在一定的病菌,因此,对于山羊痘的防治需要重视抗菌工作,在短时间内地靠病毒与细菌[1]。

3 发病特征

在山羊痘发病之后,患病山羊的体温能够达到40℃以上,而山羊的鼻腔、眼部结膜的组织为有发脓的症状,而山羊的外在表现为精神萎靡、身体有抽搐的表现,山羊痘还会导致山羊出现咳嗽、以及驼背的症状,当前大部分的患病山羊会出现无法进食与喝水的状况,其中症状较严重的山羊会出现重伤倒地的状态。对于山羊身体上没有被毛覆盖的位置,就比如外阴、体表、身体的外侧表皮等的出现一定颜色的斑块,斑块的色泽大多数为暗红色,面积相当于黄豆大小,额日期会在短时间内转变为丘疹[2]。而山羊的长毛部位皮肤会形成相当数量的突起。

4 发病特征

本文将山羊痘的发病特征归结为以下的四个点:

(1)潜伏周期短、发病速度快,本文针对山羊痘的病案进行数据统计,此种疾病的从病发到广泛扩散的时间周期为一周左右,这就说明此种疾病的潜伏时间为7d左右。

(2)山羊痘的发病时间总体呈现出随机性,但是个体而言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山羊痘的发病时间可以随时爆发但是在全年的总体发病期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据数据统计,这一时间内山羊痘的发病数量是全年发病总量的占比为96.65% 。

5 抵御及治疗策略

山羊痘是一种由病毒致病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在医学治疗的历史中,仍然还不存在比较有效的治疗之策与药物。这说明,当前,山羊痘的抵御与防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作出应对,对于山羊痘的预防与控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1)强化山羊的营养与管理。在山羊痘的高发季节,本文认为若要提升山羊群体对于疾病的防御力,就需要在山羊的日常饮食中,替换掉原有的质量较低的原料。提升山羊群体饮食的整体质量。

(2)不定期的开展羊圈的清理、打扫与消毒。具体选取的消毒药液的比例为,0.03的石碳酸、0.02烧碱溶液、20%浓度氢氧化钙溶液等,这样就能减少羊圈中微生物的产生,保持羊圈的干燥、整洁、保持羊圈的空气流通透风性,针对羊圈的患病的山羊,要进行隔离,并对这患病的羊进行药物治疗。

(3)对于患病的山羊进行隔离治理。对于患病的山羊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需要对于患病的山羊首先进行隔离,若这一部分山羊已经患上山羊痘,就需要进行直接隔离,假设这一部分的山羊经过检查,并未患上山羊痘,就可以将其放回羊圈,就需要对羊圈进行彻底性的消毒与清洗,对患病的山羊进行隔离[3]。

猜你喜欢
身患羊圈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威尔玛·鲁道夫
人间·百事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俄富豪请重症儿现场看球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