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的生长特性及高效栽培措施①

2020-12-10 09:18赵从凯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种芋球茎吡虫啉

赵从凯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

芋头[Colo 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芋的地下肉质球茎,原产于印度,在我国以珠江流域及台湾省种植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其他省市种植较为广泛。芋头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田薯类作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粮食。中医认为芋头有开胃生津、消炎等功效,可治胃病、痢疾等。由于芋头的淀粉颗粒小,易消化,故有“皇帝供品”之称,因而受到人们青睐。

1 芋头的生长要求

1.1 温度

芋头原产高温多湿地带,生长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温度在13~15℃时芋头的球茎开始萌发,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0~25℃,发棵期为20~30℃。芋头球茎形成期以白天28~30℃,夜间18~20℃最适宜。

1.2 水分

芋头原产是热带沼泽地区,是从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性湿润,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芋和薯类,在生长期间需要湿润的环境,不仅要求栽培土壤,还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由于根的吸收能力较弱,特别是生长初期的根系分布较浅,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不耐性早,例如低温干旱,植株低,叶细,叶肉薄,叶色黄绿,严重影响产量。

1.3 光照

芋头比较耐阴,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在微光条件下可以正常成长。但是,光的强度、组成以及光照时间对芋头也有一定影响,强光照射有利于芋头的生长和生产量,提高质量。

在光照射较弱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温度,同时使湿度上升,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芋头的代谢平衡;光照射强时,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蓄积。

1.4 土壤

芋头种植对土壤质量的要求并不严格。芋头是肉质根,根毛少,吸收肥料的能力比较低,选择地势平坦,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土层深,耕作层20~30 cm,用肥沃、有机质丰富的硅土或沙土栽培。土里种的芋头,表面光滑,产量大,商品性好,用重粘土和重沙土栽培的芋头粗糙,商品性差。芋头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广泛。土壤pH4.1~9.1都可种植芋头,最佳pH为5.5~7.0。

2 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整地

选择2~3年没有重茬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入冬前深耕40 cm左右,同时施用碳酸氢铵1 500 kg/hm2和5%吡虫啉乳油750 mL,用于补充氮肥,杀菌杀虫。翌年3月份开始整地。对冻垡土壤进行旋耕,普施48%硫酸钾三元复合肥900 kg/hm2,有机肥(豆粕)2 000 kg/hm2。按80 cm行距机械开沟,沟深20 cm。

2.2 种芋的选择

选择约180 g、具有本品种特性、新鲜无病虫斑的母芋作为种芋。在播种前3~4 d进行晾晒。芋头播前要进行选种,即要符合品种特征,又要大小适宜。若种芋出窖时顶芽已萌生很长,新根已经发生,则不能做种,因这种芋头播种后长势弱,易早衰,不易丰产。种芋选好后摊晒1~2 d,促进养分转化,便于播种后发芽生长。在晒种时,还应按大、中、小分级,以便分开播种。种芋上的毛也应剥去,以利播种后吸水发芽[2]。

2.3 田间管理

4月28日左右出苗,5月4日左右苗齐,5月10日移栽补缺。6月下旬根据生长状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不建议追施氮肥,容易划破薄膜,造成杂草生长,子芋漏青、长芽。若有子芋长芽需及时除去划摘除。芋头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必须达到70%,保障整个苗期土壤湿润。在结芋期需水量大,遇到干旱天气,需采用滴灌的方式及时补充水分。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田内积水,需及时排涝。

2.4 施肥

2.4.1 适施发棵肥

在5月中下旬,芋头苗高30~35 cm,芋头块茎开始膨大,大部分种芋开始分蘖,先用硫酸铜、生石灰各0.5 kg,稀释300倍液灌根,再隔10 d,开沟施发根肥,用腐熟人畜粪尿1 000~1 500 kg/667m2或尿素15~20 kg/667m2。或施饼肥50~80 kg/667m2或复合肥20~30 kg/667m2。

2.4.2 酌施平衡肥

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芋头苗高40~60 cm,约7~8叶时,看苗追肥,促进平衡生长,此时子芋上发生的小芋称“孙芋”。用人畜粪尿1 500~2 000 kg/667m2,尿素、复合肥各10~20 kg/667m2淋施或距芋苗根部约10 cm处挖穴深施,并进行第三次培土7~10 cm,或取蘑菇土或经腐熟的秸秆壅根,避免烧根[4]。可抑制子孙芋顶芽萌发,发生不定根,增强抗旱力,利于母芋膨大,提高产量和大芋率。若苗长势过旺可用600倍多效唑液淋根处理1~2次,每次每株100 mL,也可每667m2用膨大素50 g兑水50 kg喷施2次,以使芋肉质更粉,品质更佳。

2.4.3 重施壮芋肥

在7月中下旬~8月份,芋头9~10叶,株高80~90 cm时封行前进入球茎膨大期,用土杂肥1 000~1 500 kg/667m2,复合肥20~25 kg/667m2、硫酸钾10~15 kg/667m2,于株间挖穴深施,第4次培土10~13 cm,以利于母芋膨大。同时将露出地面的子芋苗铲出,及时用割除植株老叶和病叶。封行后停止使用尿素,每667m2仅用复合肥30~35 kg兑水浇施,每月2次,采收前20~30 d部分芋叶开始有落黄时应停止追肥,否则会促使新叶生长消耗养分,不利球茎的膨大,影响产量与品质。11月下旬霜降后,芋叶变黄,根系枯萎即可采收[5]。

2.5 病虫害防治

在芋头的种植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现象,危害着芋头生长。在前期进行土壤和种芋处理后,病虫害发生较少,一般不建议使用农药。芋头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芋疫病、软腐病和污班病,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等。生产上除了采用农业措施来预防外,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化学防治措施。

2.5.1 芋头疫病

芋头疫病应以防为主,发病前于5月中旬开始用药,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也可喷施58%甲霜锰锌或1 200波尔多液防治。

2.5.2 软腐病

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时可在施肥前、培土后、割仔芋后各施一次。同时在常年发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药都应加农用链霉素,严防地下害虫及控制水分。

2.5.3 蚜虫

蚜虫严重时造成叶片布满黑色霉层。生产上可以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

2.5.4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一般用功夫或乐斯本、吡虫啉、锐劲特在幼虫3龄前喷杀,用药要考虑综合防治。如吡虫啉加阿维菌素可以防芋蚜、斜纹夜蛾等害虫。

2.6 采收上市

当叶片开始发黄枯败时,表明已到成熟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采收。但此时由于球茎仍在膨大,还有增加产量的空间,大面积收获最好等到最后一片叶片枯败完成,大概在10月下旬。因此,不需上市的芋头,可以在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降到0℃以下前再全部采收。采收时,使用芋头收获机进行收获,减轻劳动量。晾干后,进行窖藏,或在2℃以上室温覆土覆草储藏。

猜你喜欢
种芋球茎吡虫啉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虫啉杀蟑饵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青天葵组织培养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