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效果及对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子平安的价值分析

2020-12-10 04:47陈祯赵杨高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7期
关键词:肝素二聚体心率

陈祯,赵杨,高霞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湖北 十堰)

0 引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产妇常见病,占妊娠10%,同时其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以预防其它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为目的。以往,临床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主要以常规药物治疗,实践表明,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实现预期治疗目的,保证母婴安全[2]。本文探究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及对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子平安的价值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 月至2020年2月,取本院收治 的100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回顾病例,以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年龄22-39 岁,平均(30.58±6.14)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31 例、19 例;观察组年龄23-38 岁,平均(30.05±6.11)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32 例、18 例。上述资料组间对比,P>0.05,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

100 例患者,参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结合血压超过140/90mmHg 确诊[3]。医院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妊娠前已有高血压者;妊娠期疾病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叶酸治疗,按时监测血压,保持充足的睡眠。基于此,对照组行常规疗法,即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口服,每次75mg,1 次/天,治疗三周。基于此,观察组增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每次500U,2 次/天,治疗5 天为一个周期,之后休息两天,再开始下一个周期治疗,连续治疗三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血压水平、凝血指标及心率、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

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收集血液标本,行针对性检测。

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

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收缩压保持于140-155mmHg,舒张压<90-105mmHg 为显效;症状改善,收缩压下降程度在30mmHg 以上,但没有处于正常范围内为有效;症状、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凝血指标及心率比较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血压水平、凝血指标及心率比较(±s);n=50

表1 血压水平、凝血指标及心率比较(±s);n=50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凝血酶原时间(s) D-二聚体(b/mg)观察组 治疗前 162.14±14.56 85.67±8.66 80.34±4.21 14.27±1.01 2.27±0.43治疗后 122.34±10.68 71.57±5.55 64.21±3.35 16.55±1.23 1.68±0.25对照组 治疗前 162.77±14.75 85.28±8.09 80.41±5.01 14.22±1.00 2.09±0.45治疗后 135.27±12.46 78.66±6.16 70.75±4.00 15.05±1.06 2.09±0.45两组治疗后t 5.5713 6.0465 8.8634 6.5322 5.6318两组治疗后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各1 例,发生率10%;对照组:早产3 例、产后出血4 例、胎儿窘迫5 例、胎盘早剥2 例、新生儿窒息4 例,发生率28%,组间对比,P<0.05。

2.3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显效35 例、有效14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6 例、有效17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86%,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出现,多因血管痉挛、内皮激活,使器官灌注出现异常所致,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以头痛、头晕、视力异常等为主要症状,对母婴健康产生极大地影响[4]。目前,此病症无统一治疗方案,临床多以常规疗法,即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实践表明,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规治疗过程中,增加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血栓素的形成,阻断肌肉、神经中的传导,实现扩张血管、降血压的目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5]。

本研究示:观察组平均动脉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8%,P<0.05。原因分析: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或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通过影响纤维蛋白发挥药效,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可以抑制凝血酶与凝血因子,改善机体微循环,控制血压水平,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6]。此外,低分子肝素可以增加抑制凝血因子的能力,加强凝血酶的酶原功能,而D-二聚体水平是纤维蛋白中的单体,能经活化因子在交联之后,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这种降解物质水平,能直接影响纤溶程度,可将其当做纤溶系统的亢进产物,增加机体凝血状态。而妊娠期高血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会降低D-二聚体水平[7]。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低分子肝素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进而改善黏附性与血小板功能,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且在用药中,低分子肝素能在改善血流动力学与循环状态的同时,不会对血小板与血液凝固性产生影响,故不会影响凝血因子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8]。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应用效果显著,且在对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子平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肝素二聚体心率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离心率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