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12-10 04:48张俊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7期
关键词:苏醒人性化麻醉

张俊秀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 引言

在医院的组成结构中,麻醉恢复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也是接受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患者术后进入病房的重要中转站,医学中麻醉恢复室又称(PACU)[1-2]。基于此,本研究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中,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的模式,探析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中,便利选取其中100 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为了便于分析,将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6 例和24 例,患者中年龄最大和年龄最小的分别是82 岁和21 岁,平均年龄为(39.49±11.26)岁。观察组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7 例和23 例,患者中年龄最大和年龄最小的分别是81 岁和21 岁,平均年龄为(39.33±11.16)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之间可比性高。

1.2 方法

以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患者在手术室完成手术后,即可进行麻醉恢复室。此时将常规护理的方法应用到护理工作中。首先,护理人要对麻醉恢复室的相关医疗器械进行充分的准备,主要有呼吸机、监护仪、吸引机、除颤仪等,并且,还要将应急药物准备器齐全。同时对氧气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氧气瓶内氧气不充足,应该及时补充,以便于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护。其次,使用生命检测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通过监测掌握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

以人性化护理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3]。当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指导。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手术之前,与患者进行全面的沟通,并在此过程中,将麻醉恢复室的具体工作及作用以及麻醉恢复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此减少患者的疑惑感,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提高其接受治疗的信心。

加强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患者手术完成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人要对患者实施保暖措施,同时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对患者术后身体上留下的血污进行全面的清理,清理干净后对注射管、引流管进行固定,之后将棉被盖于患者身上。若患者在苏醒的过程中,较为躁动,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

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呕吐是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处理不当,患者就会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存窒息死亡的风险[4]。因此,护理人员要进行全面的呼吸道和口腔护理,如果患者存在呕吐现象,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呕吐物清理。如果患者的呕吐现象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现象,针对性的实施药物治疗。另外,延迟苏醒也是麻醉苏醒期间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如果发现此类现象,护理人员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促进患者苏醒,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此外,护理人员若发现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现象,可对该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医生嘱咐实施心率治疗。

苏醒后的人性化护理。患者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将手术效果及时告知患者,同时将术后恢复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详细介绍。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若无异常,可将患者转移到普通病房。

1.3 观察指标

不同护理方法实施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详细记录护理后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方面,(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数据和资料统一录入计算机中,并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资料处理。以均数± 标准差(±s)、百分比(%)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分别描述,数据检验分别使用t和χ2检验。使用(P<0.05)描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据表1 所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0%(7/50)、26.0%(13/50);两组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

据表2 所示:观察组总满意人数为48 例,对照组总满意人数为42 例,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0%)、(84.0%)。对照组相对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由于患者全麻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对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麻醉恢复室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保证患者苏醒后临床效果良好。往常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在护理的过程中常使用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其效果不够理想[5-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经济和科技的推动下,医疗改革逐渐步入正轨,许多优质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相关研究表明,将人性化护理方法应用到患者术后苏醒阶段,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其苏醒时间,还能够避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作用[7-8]。研究表明,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相互比较,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满意度的提升,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苏醒人性化麻醉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绿野仙踪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