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话中风

2020-12-10 08:34中日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图片提供站酷海洛
中老年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中风血脂

文/中日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刘 玮 图片提供/站酷海洛

中风就是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的俗称,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血管破裂出血造成的脑出血,或血管堵塞造成的脑缺血所导致的一类急性疾病,从病理机制上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疾病死因的第一位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大特点,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众所周知,秋冬时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复发、血管事件发生、死亡风险增加的季节。研究表明,在相同环境中,气温每降低1℃,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增高3.9%,致死性中风的发病风险较非致死性中风增高15.5%,因此,季节交替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一方面是由于秋冬季节交替时节常常寒暖反复,气温不恒定,特别是到了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骤暖骤冷,会导致血管突然的舒张或收缩,引发血压波动,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另一方面是由于气温下降与波动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如感染和炎症,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另外,由于天气因素,人们的户外运动减少,血脂、血糖控制不良,也是中风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秋冬时节,天气转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健康平安地度过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传统的中风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不同于传统的中风危险因素的累积效应,气象因素是短期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积极控制和管理中风传统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再做好积极的季节性应对措施,平平安安度秋冬。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风的基础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补充水分、防寒保暖。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包括以下方面。

●少食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少食多餐,控制总热量摄入(20~30 千卡/公斤体重/天),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

●少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6 克,少食腌制食品。

●少食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注意增加粗纤维膳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便药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主要是由于吸烟、饮酒是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首先,吸烟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毒性、氧化还原作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次,吸烟还可致尼古丁入血,使血中氧含量下降,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最后,吸烟可以导致人体凝血系统功能紊乱,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吸烟者更容易患上中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患病者应主动戒烟。过量饮酒也增加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议每天饮酒的酒精量女性不超过15 克(15 克酒精相当于450 毫升啤酒、150 毫升葡萄酒或50 毫升低度白酒),男性不超过25克,每周不超过2 次。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循序渐进延长运动时间与增加运动量。建议进行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运动结束后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切忌突然过度过量运动。

心理平衡

保持心理平衡,精神愉悦,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因为情绪紧张、过度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增加中风风险。心脑血管意外很可能就发生在一次争吵后,牢记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刻保持平常心。

补充水分、防寒保暖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消耗增加,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减慢增加中风风险,建议及时补充水分,以温开水为宜。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建议防寒保暖,外出时及时增加衣物,外出时间尽量在太阳升起之后,选择相对温暖的午后。

秋冬季节预防呼吸道感染

秋冬交替季节,气候骤暖骤冷,老年人或伴有多种慢病的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热和炎症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诱发中风。秋冬季节应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若情况允许建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监测和管理中风的可控危险因素

中风的可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建议按时体检以及时发现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仍不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有效范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律长期药物治疗并达到治疗目标。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并且由于天气因素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运动量减少,血糖、血脂控制不良,这些导致了中风风险的增加。许多患者的误区在于认为吃上药就一劳永逸,不再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殊不知在季节交替时节中风有可能悄悄降临,到时悔之晚矣。因此,换季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尤为关键,必要时需调整用药剂量。

及时识别中风的先兆症状

“时间就是大脑!”中风的救治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越早救治越多获益,不能抱有“等一等、看一看”就好了的心态,以免延误病情。如何早期识别中风呢?

●笑一笑,看看有没有口角歪斜。

●动一动,闭眼手心朝上平举前臂,看看有没有一侧肢体无力。

●说一说,看看有没有言语不利。

以上3 个症状出现1 个,中风的概率可达70%,如果出现3 个,那中风的概率可高达85%,一旦出现请及时就医。当突然出现持续的严重眩晕伴呕吐或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时,也要警惕中风的发生。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中风高发,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防寒保暖,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提前进行药物干预等,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中风的发生与发展,安度秋冬。

●治未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

●急救治

识别中风的早期症状,防延误,快速到医院就诊。

●防复发

坚持服药并定期体检,打好中风防治持久战。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中风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维生素D及钙补充影响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临床调查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