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奔小康!外来的媳妇为爱打拼

2020-12-10 00:43思齐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象山县葡萄园乡亲们

思齐

在岁月的长河中,17年的光阴可能是让人感叹的“弹指一挥间”,亦或许是日复一日的稀松平常,而茶光菊却用17年的时光诠释了诚信的意义,还荣登“浙江好人榜”。

带领大家致富,这个媳妇不简单

又到了吃葡萄的季节,号称“葡萄之乡”的浙江省象山县晓塘乡再次忙碌起来,尤其是茶光菊家的那片大葡萄园,不止热闹,还高大上。葡萄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块显眼的大牌子:“象山县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基地”“宁波光彩事业基金资助少数民族创业项目”;走进园里,一串串诱人的葡萄像五颜六色的宝石,簇拥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中间……

在茶光菊的带领下,园里采摘葡萄的人们手里忙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看到茶光菊泡沫箱里的葡萄明显比别人多,一位大娘笑着调侃茶光菊的丈夫:“快告诉大家,你这个能干的媳妇是怎样找的哦?”“哈哈哈……”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王岳明也笑着高声打趣道:“我戴着眼镜找的呀!”大家又笑弯了腰。

今年48岁的彝族大姐茶光菊是象山县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晓塘乡少数民族联谊小组组长,还是“创业脱贫致富种植能手”“模范媳妇”,是乡亲们眼里不折不扣的好媳妇,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她:“这个外来媳妇不简单!”“王岳明有福,娶到一个好女人!”

茶光菊无愧于这些褒奖。在她嫁到晓塘乡之初的那几年,不少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媳妇因贫穷或不适应,选择放弃婚姻纷纷离开。

茶光菊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自己摸索着种植葡萄,走上正轨后建了一个少数民族群,鼓励姐妹们种葡萄、种橘子、养鹅、养螃蟹。“我免费做技术指导,她们有资金上的困难,我会帮忙上报,寻求相关的政策扶持。”在茶光菊的带领和帮助下,如今,姐妹们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家庭更幸福了,有几位姐妹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女能手。

茶光菊被姐妹们当成了娘家人。因为远嫁,有些年轻的姐妹和丈夫吵架后心情不好,甚至想离婚。茶光菊理解她们的不易,经常去开导她们:“女人别想着靠男人赚钱来养我们,一定要自己努力!”

和丈夫一起还债,尽力就没有遗憾

茶光菊要姐妹们努力,自己更是自强不息,她为家庭的付出,乡亲们有目共睹。2002年,家住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的茶光菊与在云南包工地的王岳明相识相爱。凤庆县距离王岳明的家乡宁波象山县2700余公里,再加上身为转业军人的王岳明在部队受伤留下后遗症,不能做重活儿,茶光菊父母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

2003年,茶光菊冒着被父母断绝来往的风险嫁给了王岳明,跟他来到晓塘乡。没想到,王岳明家徒四壁,连张婚床都没有,新婚之夜,小两口只能打地铺。

见王岳明回家了,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茶光菊蒙了。她这才知道,因王岳明老实,给所谓的朋友垫资包工地,结果自己没拿到钱不说,还倒贴了一大笔工人工资,欠下40多万元债务。“我欠了这么多账,如果你不愿意留下来,我送你回云南。”听到丈夫含泪说出的肺腑之言,得知他之前没有说明这些,是因为怕她会离开自己,茶光菊心软了。她将债主们请到一起,向他们承诺:“我既然嫁给了王岳明,他欠大家的钱算我一份。如果你们相信我,就把数目写下来,我慢慢还大家!”见茶光菊说话掷地有声,债主们被她的真诚打动,都愿意给她缓冲的时间。

为了还债,茶光菊让王岳明到上海做水电工,自己在家起早摸黑给种葡萄的果农打零工。年底时,虽然两个人挣下的钱不多,但他们遵守诺言,主动上门还了一部分债务。

给别人帮工的过程中,茶光菊勤学好问。“别的帮工的人到点儿就走了,我大都会多干半个小时,老板见了很高兴,我就趁机问他种植葡萄的问题。”学到一定的技能后,2004年,茶光菊开始租地种葡萄。

万事开头难。村民们认为她吃不了种葡萄的苦,不会在这个穷家待多久,王岳明也顾虑重重:“种葡萄本钱大,租一亩就要800元,再算上苗钱、肥料,要好几千元一亩,咱们没本钱,你怎么干?”“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尽力了就没有遗憾。”撂下这句话,茶光菊就去找丈夫的兄弟,请他转让了两亩葡萄地给她。

政府支持创业,为幸福努力打拼

为了种好葡萄,茶光菊整天泡在那两亩地里,嫁接、修枝、施肥、防虫害。忙了一年后,没经验的她不懂适时掐尖、包果,导致葡萄收成少,长得也不好看,因此亏了好几千元。年迈的婆婆看不下去了,要茶光菊别再瞎折腾,可她不甘心。让她感动的是,王岳明安慰她:“亏本也没啥,你愿意种葡萄就继续种,免得你在家里着急。”有夫如此,妇复何求?茶光菊一边总结失败的教训,一边努力学习,请教别人。看到别的果农给葡萄打药水,茶光菊就等他走了,把他丢在地上的瓶子捡起来参照着配药水;遇到乡里举办免费的培训课,哪怕就是做葡萄广告,她都会去参加。

不仅如此,茶光菊还吃了很多苦。葡萄苗成活后,需要用竹子牵引藤蔓,一根竹子一元钱,别人花钱买,茶光菊没有钱,只能自己到山上砍。批发葡萄要晚上一两点钟就去摘,胆小的她因为又怕又累,每次摘完头发和衣服全湿了。“有时候我也问自己,为了爱情这么苦,值得吗?但为了家庭的幸福,我又满血复活了。”

王岳明一直在上海做水电工,只有葡萄园忙的时候才回来帮妻子。每次回来,他不顾家里还欠着外债,也要给茶光菊买心仪的衣服,别人给他的好吃的,他也留给她吃。“想到丈夫对我好,我一心想早点儿还债,更下定决心要种好葡萄。”

茶光菊的坚韧和不易,乡亲们都看在眼里,当地政府也向她伸出援手。有了钱,茶光菊不断总结种植经验,慢慢摸索,葡萄园从2亩扩大到4亩,再到8亩。后来,宁波市政府为支持少数民族创业,给茶光菊批了一个32亩的种植基地,并帮她申请了少数民族光彩创业资金。

2014年,葡萄成熟时突遭大台风,茶光菊的葡萄大棚被掀翻了,一年多的心血颗粒无收。在她欲哭无泪之际,当地妇联帮她贷到了5万元无息贷款,让她搭建钢制大棚预防台风破坏。第二年,茶光菊获得了10万元贷款,并享受了县妇联妇女创业贴息补助。

在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从2013年开始,茶光菊靠种葡萄每年都收入三四十万元,不仅还清所有的债务,还建了小别墅。最近两年,因响应号召旱改田,茶光菊的十多亩葡萄园被改成了水稻田,但 20亩的葡萄园也能让她一年挣十几万元。

“自己奔小康,不能忘记乡亲们。”需要帮忙时,茶光菊就雇请赋闲在家的乡亲们来干活儿,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乡亲们也都很尊敬她。“这些年,我收获了很多,丈夫一直深爱我,邻居们对我也很好,有时候我不在家,大家都把西瓜等东西送到我們家门口,我都不知道是谁送的,哈哈。”只要努力和坚持,小康生活可以如此美好,茶光菊说着说着开心地笑了。

(感谢浙江省宁波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象山县葡萄园乡亲们
《猎人海力布》五问
葡萄园迷宫
叫醒太阳公公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理发
理发
老张回家记
劳动的喜悦
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