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十四五”规划

2020-12-10 06:48任庄主
商界评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建议稿经济总量十四五

任庄主

继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稿)以及总书记关于建议稿的说明也正式发布。

在2021年3月的两会经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后,《建议稿》将正式以《规划纲要》名义发布。

文本将针对建议稿、总书记关于建议稿的说明以及相关部门的学习精神进行统筹分析。

使命感建议稿涉及十五大主题

相较于6 000余字的五中全会公报,建议稿超20 000字,并涉及到十五大主题,其中第一、二部分为总论,内容包含对过去5年的总结、2035年的远景目标以及对未来5年内外环境的展望、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正文部分。

第三至第八部分的主题主要为经济金融产业领域,其中讲述的内容分别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农以及国家区域战略。

第九至第十五部分的内容分别为: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以及结尾。

考虑到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因此远景目标基本上也延用了十九大“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的表述:

1. 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現代化强国。

所以,“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5年。同时,总书记关于建议稿的说明是总书记第一次对5年规划进行整体说明。从内容上看,大致有5个重点:

1. 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2.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3. 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能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

4.“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后续规划纲要则可以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

5. 2021年上半年将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3月规划纲要发布后,相关部门甚至一些国企也会编制并发布对应的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这里面的重要内容包括:

1.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监管执法新模式。

2. 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和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金融业5年发展规划。

3. 改革与双向开发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有序推进高水平资本项目开放、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

4. 构建银行保险业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前瞻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深化银行业改革、扩大金融服务业双向开放。

5. 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主体和同类业务一视同仁。

经济基本面展望

在展望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前景时,对过去的评价基本是坚持“成绩说够、不足说透”的传统惯例。此次建议稿同样如此,整体上看对过去5年(包括2020年)所取得的成绩比较满意,这意味着政策层面短期内难松,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中性偏紧的基调,为控杠杆和降风险提供政策支撑。

虽然建议稿整体坚持定性表述,但也有一些定量经济指标值得参考,总书记在说明中也提出后续规划纲要要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比如,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2025年底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

那么以上目标的实现对未来的经济增速有何潜在要求呢?

其一,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在今年三季度已转正至0.70%、经济增速更是回升至4.90%。因此,如果按照2019年99.09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来计算,2020年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问题不大,这只需要全年名义经济增速达到1%左右即可。显然,我国今年内经济增长的压力实际上是比较小的。

其二,按照之前的预测,假设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在2%~3%左右,则意味着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将分别达到101万亿~102万亿元和1.09万美元,成功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而2025年我国需要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以,按照目前世界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即高收入国家人均GDP需要达到1.30万美元,意味着2025年底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9万亿~20万亿美元。由此计算,我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若达15万亿美元,那么未来5年的经济增速需要达到4.80%~5.40%之间。

其三,2035年经济总量如果较2020年翻一番,则意味着2035年我国经济总量需要达到206万亿元,未来15年平均每年经济增速需要达到4.80%左右。

总而言之,虽然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未来15年将是中国新一轮的造福期。

在未来的15年中,我国具体要实现的目标包括:

1.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3.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業现代化。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中国目前该群体超过4亿人)。

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在建议稿中,首次将“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放在了“核心”位置,意味着未来5年科技创新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实际上,这也和新发展格局遥相呼应,其背景不言自明,即避免“卡脖子”的尴尬处境。而“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能够很好地保证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助力我国在2035年前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另外,建议稿还首次提出“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考虑到之前较长时期金融和房地产的发展速度和创利能力是明显高于实体经济的,因此这一提法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非常不利的,后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规模和盈利增长将会受到明显压制,即不能超过经济增速或实体经济增速太多。

这与提出的“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相互补充。这意味着中国不会再回到过去那种大水漫灌、严重依赖房地产和债务推动的阶段,通过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事实上,近年着力推动的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国家区域战略实际上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虽然此次建议稿重提“住房消费”,但也明确延用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提法,这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理念实际上是一致的。

同时,畅通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实体经济能够向产业链、供应链的高价值环节靠拢,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数年政策层面预计均将围绕双循环展开。

其中,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消费最为关键。

现在我国消费空间虽然很大,但还没有挖掘出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只有消费尚没有恢复。若没有消费,供给和消费也就无法有效循环。

所以,具体的消费方向仍然是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特别是现有消费需求大多比较传统,也无法和高质量发展相匹配,需要在健康、文体、养老等服务需求方面有更大挖掘力度。

不得不提的是,投资也是国内需求的一部分,在新工业化和新城镇化的远景目标下,未来投资仍有进一步空间:1.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 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3. 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

全面深化改革

建议稿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实际上要求政府在未来5年甚至15年均需要有更多担当,以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毕竟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政府要实现的目标仅靠市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比如今年要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3年(2020-2022年)完成国企改革,即“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除了进行全面的改革,我们还需关注宏观经济治理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具体操作如下:

1. 宏观经济治理需要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这意味着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去杠杆和防风险、保持金融和房地产业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以及补短板等方面的政策权重与倾向可能会明显提高。

2.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并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从目标上看,要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和直接融资比重。这里将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作为目标与方向,其中注册制和常态化退市机制是手段。

3. 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以及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4.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5.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重点还是从利率市场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着手。

6.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

7.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推动贸易与优化生育政策

近年来,对外开放进程有所加快(如取消投资额度限制、拓宽外资投资范围和便利性等),这与建议稿提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相对应。

同时,建议稿还提及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开放仍是双向的,且在走出去方向重点聚焦“一带一路”。

11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基于这一背景,总书记在视频演讲中提及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并提出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最后,建议稿明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考虑到我国多个省级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未来养老金融和保险行业有很大发展和挖掘空间。

此外建议稿还提及“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以及“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多次提及“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这一提法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那几年也曾多次提及,此次在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再次提及显得别有深意。

实际上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前提有2个:一是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建立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这两个均在进行中,且方向较为明确。

猜你喜欢
建议稿经济总量十四五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电子数据规则》(学者建议稿)
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能超美国?乐观来看就在5年后
网络暴恐信息筛查标准(建议稿)
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原则与规则: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建议稿)
西湖: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实现“双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公开法(专家建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