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败给了『科学管理之父』?

2020-12-11 04:43
文史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生产能力希特勒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美国随即向日本宣战。由于在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曾经签署过《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保证任何一方受到目前还没有参与战争的一国攻击时,其他两国要动用一切手段进行援助,所以,在美国向日本宣战之后不久,意大利和德国都向美国宣战了。然而,在当时德国高层内部,对于向美国宣战有着不同意见。比如,一位德国外交官就公开表示,德国没有必要向美国宣战,因为日本并不是受到美国的主动进攻。而且,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日本并没有夹击苏联,配合德国。最关键的是,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如,在1940年时,美国的钢铁生产能力是6700多万吨,而德国则不到3000万吨。如果德国要强行和美国开战,以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恐怕德国在战场上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

既然如此,希特勒为什么还要向美国宣战呢?首先是因为当时,德、美的关系已经不断恶化。当时美国接连向英国提供战略物资,这大大增加了德国对英国作战的难度。在正式宣战之前,双方海军在大西洋上早就摩擦不断,正式的开战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其次是当时德国在苏联战场上步履维艰,这让希特勒在国内舆论上有些被动,他希望以向美国宣战来摆脱这种舆论局面。要知道,在一战时期,正是因为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才加速了德国的战败,德国人对此仍记忆犹新并耿耿于怀。

至于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所带来的战争压力,希特勒认为并不需要太过顾忌。他认为在向美国宣战之后,美国将会被迫两线作战,如此一来,大量人力将会被抽调投放到战场上去,留在工厂中的人将会大量减少,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必将大受影响。比如,当时各国海军都需要大量的光学仪器,而光学仪器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培养一个合格的工人,至少需要7年时间,所以当时美国的光学仪器工人待遇非常好,但即便如此,美国仍然需要从法国进口大量的光学仪器。一旦开打,美国光学仪器行业的熟练工会更加缺乏,而法国这个时候已经被德国控制了。照此推论,美国的舰队将无法形成更强的战斗力。希特勒认为,其他行业情况应该与此类似。等到美国人能够抽出手来培养出大量的熟练工人之时,恐怕这地球已经是他希特勒的了。

然而,一个叫弗雷德里克·泰罗(1856—1915)的工程师让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泰罗经过考察分析后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指导。因此他主张将工人生产流程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他的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为“泰罗制”。

弗雷德里克·泰罗

泰罗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是:对工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出最经济、最有效率的所谓“标准操作方法”,严格地挑选和训练工人,按照劳动特点提出对工人的要求,定出生产规程及劳动定额;实行差别工资制,不同标准使用不同工资率,达到标准者奖,未达到标准者罚,实行职能式管理,等等。因此“泰罗制”在培训工人的时候,将工作分解成一个一个前后相连的动作,这些动作既标准又简单,操作性极强,即便是一个新手,经过培训之后,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熟练工。

泰罗的这套做法研究出来之后,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是争议非常大,工人们认为这套做法简直就是敲骨吸髓,是现代的奴隶制,企业主也不敢随意采用,因为担心引起工人罢工。

然而,战争的压力使得大家不得不暂时放弃了争论,转而采用这套效率极高的制度。美国运用“泰罗制”,在短期内就培养出了大量的熟练工人,确保了美国各行各业强大的生产能力,为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之下,法西斯势力不断走向穷途末路。对此,“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是有功劳的。

猜你喜欢
弗雷德里克生产能力希特勒
为何我们今天必须听听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合众国的危险源头》演说中发出的警告 精读
两只兔子
服装企业生产流程分析及优化
纳粹“海报男孩”晒与希特勒合影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解读《情感教育》中弗雷德里克的精神世界
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将增500亿公斤
刺杀希特勒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