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时代的弶港渔文化

2020-12-11 04:43
文史博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号子吉利渔船

江苏省东台市是一个千年古城,历史遗留甚多,浓郁的民俗风情比比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渔俗风情。早在新石器时代,苏北黄海之滨的东台地区就有人从事渔猎,繁衍后代,渐而成为一个专门从事渔猎的集镇——弶()港。

弶港在江苏省的地图上仅仅是针尖大的一点,在东台市也是一个小镇,然而它沿海的生态湿地却是世界上最大的鹤类栖息地之一,其中条子泥湿地于2019年7月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顺利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更令人神往的是这个镇奇特的渔俗风情。

出海的忌讳

先说这里的俗语。南瓜,在东台一带都称“番瓜”,而在弶港,因为“番”和“翻”同音,渔民们最忌的就是“翻”字,认为不吉利,就改叫“转瓜”了。还有,刚打捞上来的海鱼,有的还是活的,鱼嘴一张一合地动,却不说“鱼嘴在动”,而要说成“数钱”。这是恭喜发财之类观念形成的词语。对潮汛的叫法,也尽量避开一些不吉利字眼。如“五潮汛”不叫“五潮汛”,叫“半性潮汛”。因为“五”和“舞”谐音,若叫“五潮汛”,就容易听成“舞潮汛”,岂不成了失足下水?“七潮汛”也是如此,因为这里“七”和“吃”也是谐音,所以叫成“草滩潮汛”。“吃饭了”叫“满载了”,“劝吃”叫“再打外龙”,“吃不下”叫“驮不动”,上船的“口粮”叫“行港”,“量米”叫“大米”等,都是图个吉利。

弶港的早晨

此外,每年春季,弶港渔民总要在清明时节待全家人吃了团圆饭以后,男人们才出海打渔。出海后,守在家里的人,就用纸仿做个渔船,四角用红线系住,供奉在海王庙的屋梁上。打那起,天天都来敬香磕头,祈祷海龙王保佑出海人平安归来。如果仿制的渔船完好无缺,就证明出海人在外安然无恙。倘若发现某一角的红线松了或断了,那可不得了,就意味着出海人在外出了事。这种旧俗,往往酿成笑话,弄得人们啼笑皆非。

弶港渔民每逢开春第一次出海,日子的选择也是讲究的,要赶上六潮汛才开船。因为“六”和“八”是双数,认为吉利。而逢到单数的潮汛是绝对不能出海的。

出海的人对做梦也很忌讳,认为做梦是不顺遂的事。弶港有个姓丁的船老大,有一次,他所管辖的渔船已做好了出海的准备工作。可是第二天,他陡然改变主意:不出海了!当时人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他什么原因,他也不回答。过了些时候,他才道出原委:那次准备出海的头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夜梦。他认为,这是出海的不祥之兆,凶多吉少,所以就打消了出海的念头。

渔船若在海上遇到危险,就在桅杆上挂起竹篮、淘箩之类的物件,作为呼救信号。渔民们称这种呼救信号叫“出德”。他们在海上作业也有很多规矩。例如,吃饭不许在火仓前头吃;吃饭时不准朝网上看;上船不光脚,下船不光头;不许说弄了多少钱,若说了,就要挨骂;如果不小心碰破了皮,血不能擦在船上……所有这些,也都是图个吉利。

弶港一带的渔民,对“生育”和“安葬”也有特殊的风俗。比如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或腊月三十夜祭祖时,在没有男孩的家庭里,长辈们总瞒着孕妇将蛤子盛放在饭碗底下让她吃,其用意不言而喻,是想生个男孩。按照这里的方言,“蛤子”和“换子”是谐音,认为吃了蛤子的妇女,就可以怀胎而生男孩了。出海的人,如果在海上遇难,连尸首也找不到的话,死者的亲友就到海边焚化纸,逮一只梭子蟹做替身,装入棺材内安葬,棺材不许抬进家门。至于死者的忌日,也就认定为出棺的那一天。

凡此等等,都是弶港渔民流传下来的古旧方俗。这些乍听起来,不免觉得有些愚妄,但我们今天倒也不必对此加以责难和嘲笑,不妨从习俗的折射中,仔细体察那些挣扎在过去时代里的穷苦渔民的生活与历史。

声势震天的渔号子

弶港渔号子,至今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相传乾隆年间,弶港一带开始有渔民在此捕鱼。捕鱼是一种强体力劳动,为了统领协作和缓解劳累,弶港渔民发明了一套渔号子,并世代传承下来。

据 《东台县志》 记载,清末宣统年间,是弶港渔号子的鼎盛时期。当时,每年农历的二、三月是捕捞小黄鱼的最佳时期,渔民们从正月初就开始准备绳索、网具等捕捞工具。在这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内,渔民们除了吃饭时不打号子外,平日不管肩挑手拎、推拉抬撬,均打号子。整个弶港里,每天渔号子声不绝,声势震天。

弶港渔号子是江苏沿海渔民的歌谣,南至长江口的启东,北到连云港,沿海渔民们传唱的渔号子都源于弶港渔号子。弶港渔号子有别于雄劲开阔的黄河号子,也有别于荡气回肠的川江号子,它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粗犷、豪迈、浑厚、热烈,节奏和缓,抒情委婉,感染力很强。这些号子能起到鼓舞士气、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让人领略到原生态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弶港渔民都以相应的号子统领、引导生产,形成了 “盘车号子”“测水号子” “扯篷号子”等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渔号子。

盘车号子是木帆船上用盘车起锚出海或捕获物较多起网时用的号子。

测水号子是船进出港、测水深时所唱的号子。渔船在涨潮进出港时,为了便于船老大掌握水的深度,船头会有一人手持做好标记的竹竿测水。测水人通过唱悠扬、缓慢的测水号子,告诉船老大水的深度:“嗨、嗨、嗨,五十节咯来/嗨、嗨、嗨,五十一节咯来……” 号子中所唱的五十节,指一托水深,意味着船可航行;五十节每少一节,意味着水加深半托左右,四十六节以下,就无需用篙子测水了;五十一节至五十三节,则表示水浅,再行船的话,船就会搁浅。

扯篷号子是帆船出海扯篷时所唱的号子。篷是船航行的主动力,扯篷时,为使大家用力一致,需要有人通过扯篷号子来指挥。

当地渔民常唱的,还有起锚号子、拉网号子、撑船号子等。这些渔号子,是风帆时代海洋渔文化中的一朵浪花,见证了海洋渔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为了使弶港渔号子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如今它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弶港人还组建了“夕阳红渔号子合唱团”,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弶港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如“海龙王三月呼风唤潮开港槽”,“美丽龙女潮滩沙洲种海花”,“盛夏雷雨伴鱼降”,“渔夫骑鱼逛东洋”等,这些传说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充分感受到浓浓的人文风俗。

猜你喜欢
号子吉利渔船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Year of the Tiger calendar makes early impression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我家的“号子”
吉利4A军团出战
渔船上的谋杀
不吉利的“红月亮”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