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TVOC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2020-12-11 20:26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检测点室内环境甲醛

李 建

(肥城市质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71600)

1 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实验

1.1 前期准备

在开展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相应的设备准备,设备采样前后的具体情况也需要通过皂膜流量计进行检测,以此保证设备存在5%内的检测误差,否则需针对性更换设备,以此保证设备性能理想性。准备环节还需要做好试剂的挑选工作,并保证不存在过期试剂,超过规定期限的试剂不得用于实验。在吸收甲醛的过程中,可应用酚试剂,氨气的吸收可采用稀释酸。为实现污染物的吸收力度提升,具体实验需对两种试剂搭配应用,氡气的采集需基于活动炭盒实现。此外,还需要优选采样吸附管,具体采用TENAX管[1]。

1.2 实验过程

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实验需科学应用相关仪器及设备,以此采集室内环境空气,基于0.6L/min控制采样流量,开展连续15min的采集,气体的采集需在不同温度下的同一场所开展,同时记录采集场所的每一项物理参数。以甲醛测量为例,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以此获取不同浓度的吸光度,即可针对性绘制相应的标准曲线,可确定21.9℃温度、85.6GH湿度、100.56Pa气压下的甲醛吸光度、甲醛浓度分别为0.156A、0.056mg/m3,而31.0℃温度、75.9GH湿度、100.53Pa气压下的甲醛吸光度、甲醛浓度分别为0.229A、0.078mg/m3。

1.3 检测条件

室内环境污染检测过程中,需满足检测时间、检测条件要求等条件。分析检测的时间可以爱分享,室内环境污染检测需在装修完成至少7天后开展,此时装修材料的挥发性污染物会不断释放,对于需要一定释放时间的污染物,检测必须在其释放之后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好保证住户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分析检测条件要求可以发现,不同污染物存在不同检测条件要求,如住宅内设置有空调,检测需要在空调正常运转状态下开展。如住宅内存在自然通风,需关闭门窗至少24h,并保证存在1~4d的室内采样时间,以及3~45d的采样后平衡时间[2]。

1.4 结论与讨论

基于上述实验可以确定,室内的湿度、温度、气压与甲醛的浓度存在较大关系,如湿度越低、温度越大且气压比较小,便存在明显增加的甲醛浓度,否则存在越低的甲醛浓度。如温度低于30℃,存在较小的甲醛浓度变化率,一般甲醛的浓度会随温度提升而提升,1℃温度变化对应0.0020mg/m3左右的甲醛浓度变化。如温度在30℃及以上,存在较大的甲醛浓度变化率,此时1℃温度变化对应0.0055mg/m左右的甲醛浓度变化。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实验需在30℃以下环境下开展,同时严格把控采样检测时间。

基于试验,还需要关注采样湿度、空白试验、室内空白校验、检测点位置选择、样品保存带来的影响。基于采样湿度,如较大的空气水分存在于室内,空气采集过程中水分将凝结在管中,空气的采集效率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会在85%及以上空气湿度下出现。考虑到另外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可开展气相色谱分析,精准清除相关影响因素,以此更好保证采样以及检验的精准性;基于空白试验,实验前需随机选出两个实验样品并贴上空白标签,随后正常开展实验,如得到不符合要求的空白样品实验结果,即可判断该批样本存在缺陷,需重新采样,必须保证空白试验符合相关要求;室外空白校验同样属于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国内室内污染物检测标准涉及的计算未引入室外空白后的限量值,但在室内污染物检测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时检测室内外的污染物,并减去室外污染物检测值,室内污染物检测即可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必须合理、科学的开展室外空白测量,进一步夯实室内污染物检测基础;检测点位置选择对室内污染物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完工的建筑工程来说,必须优选检测点位置,并考虑检测结果受到的检测点位置影响。一般情况下,需选择距地高度在1.0m左右、距墙面0.5m以外位置作为室内污染物检测的监测点,同时需布设检测点于通风口处;室内污染物检测样品保存同样极为关键,检测人员必须在样品采集完成后第一时间完成参数记录工作。仍以甲醛检测为例,在采集和保存样品的过程中,需在室温下完成相关工作,温度需控制在22~28℃区间,甲醛检测分析需在采集样品后的24h内开展。而在TVOC与苯样本采集后,吸附管需及时拔出,基于相应材料的密封也极为关键,这一过程需针对性进行样品标记,随后放入玻璃器皿内。TOVC吸附管、苯的碳管最多存储时间分别为14d、5d,样品检测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否则存储时间超出规定不得开展检测[3]。

2 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2.1 科学绘制标准曲线

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质量控制需关注标准曲线的科学绘制,作为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检测的结果直接受到标准曲线建立影响。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曲线分析需结合回归方程开展,如基于相关关系r的角度,需保证r不低于0.998,以此保证存在较小的所有试验点偏离回归线误差,满足检测质量要求。基于截距的角度,需保证截距控制在0.05以下,如截距大于该数值,需针对性开展原因分析并进行曲线的重新绘制。

2.2 具体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在检测室内甲醛的过程中,显色反应的温度需重点得到考虑,如存在15℃以下的室内温度,显色将不明显。因此,室内环境的甲醛检测需在25℃条件下开展,以此规避相关误差;在检测室内氨的过程中,需关注热解析仪温度的控制,在分析样品的过程中,需在热解析设备内放置样品,50ml注射器(60℃)需要与设备连接,氨气导入装置的速度需控制在55ml/min,具体解析需要在280±30℃条件下开展,基于5min的解释时间,即可准确检测室内空气氨浓度。在不确定度分析过程中,包含因子需采用2;在检测室内苯的过程中,采用色谱分析法,检测与汽化温度采用160℃,柱温设置为90℃,空气压力、氢气压力与柱前压设置为0.03kPa,载气流量条件设置为30~50mL/min,具体检测利用色谱仪开展,以此基于检测结果完成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并随之完成校正因子的推测,最终即可通过计算确定苯浓度;在检测室内氡的过程中,采用活性炭盒法,在氡气由活性炭吸附后,两者共同衰变会由此出现,活性炭当中会沉积新生的子体,由此开展针对性测量,即可完成氡子体特征γ射线峰强度的绘制并最终确定氡的浓度;检测质量控制还需要关注气相色谱条件的确定,如采用LC600A色谱仪,TOVC检测条件必须明确,具体采用40℃的起始温度、10min停滞时间,温度提升速率设定为10℃/min,至240℃温度时停止,随后需进行40min停滞。采用氮气和空气两种载体,流速分别为25ml/min、280ml/min。

3 结论

综上所述,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科学绘制标准曲线、具体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路径。为更好保证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精度,采样、样品保存、实验条件控制、标准曲线绘制、检测仪器最佳条件控制等细节要点必须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检测点室内环境甲醛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骑马做核酸
住宅的绿色全装修室内环境全过程管理
浅析GB50325-2020与GB/T18883-2002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法的区别
甲醛
“零甲醛”家具根本不存在
面条里有甲醛?
浅谈鼓风机轴振动在线监测的检测点设置
环境监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田德祥:甲醛致癌物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