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高校博士为寿昌经济“问诊把脉”

2020-12-11 13:31□文/
杭州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吴迪黄精企业

□文/ 卢 凯

2017年至2019年,吴迪来到建德寿昌镇担任科技特派员。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此前,她有6年的金融机构从业经历、7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多重服务身份的锻炼,使得吴迪具备了服务管理的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作为科技特派员,吴迪不但毫无保留地将才智、经验和能力奉献给寿昌,还主动搭建桥梁,为镇里引进学校资源,为寿昌发展出谋划策。

工作在寿昌,奋斗在寿昌,奉献在寿昌,在吴迪眼中,寿昌早已是她的第二个家乡。

身份转变,初心不变

一名经济学博士、高校老师、孩子的妈妈,要去一个陌生的小镇,而且一年三分之一时间都得呆在那儿,吴迪要去当科技特派员,她身边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吴迪不觉得这是一个“冲动”的决定,“趁着我还有精力,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她底气的背后也来自学校、家庭的支持。

带着一腔热血和一份憧憬,吴迪闯进了寿昌这个陌生的浙西名镇:“刚到的时候,住宿办公都没有。就只能借住在休息室。当时,我就想着,自己是提供知识、技术的,这一点点的不适应,算不了什么。”

在吴迪看来,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机遇,是挑战,更是一种锻炼,是人生经历中的“加油站”,“无论什么身份、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我都会不忘服务的初心。”

摸清寿昌发展脉络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前要望闻问切,作为一名经济师,吴迪来到寿昌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对接的企业为切入点,马不停蹄地查询资料、与干部交流、接触农户、实地调研,摸清全镇发展的脉络。

吴迪打开一个文件,里面密密麻麻地列着寿昌每个村的名字。这些数据资料是她每天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隐藏着寿昌发展的“密码”。

杭州金淼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西红花、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为主,辅以西红花轮种有机大米、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公司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但也是家庭式作坊,企业领导人、员工年龄普遍都在60岁以上。

像金淼一样,在当地,“春种秋获”“产什么卖什么”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发展举步维艰。金淼公司生产黄精等农产品,在吴迪这个经济师的眼里,这些都是等待开发的“黄金”资源,只是欠缺包装以及销售渠道。

在分析寿昌镇自然环境、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经济现状后,吴迪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诉求,先后主持并开展《黄精林下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和《白芨林下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项目研究,以科研之长实现企业增产、农户增收。

同时,吴迪推进线下积极促成金淼企业与杭州福泉书院达成长期供应合作、线上带领由金融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对线上商城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指导,线下线上双管齐下,为金淼企业黄精和白芨的销售打开市场。她还协助建德市科技局策划和打造寿昌“一村一品”的黄精博物馆,结合观光、产品、文化和宣传形成四面一体的提升效果。

电商平台重新打造推出后,一年时间达到了150 万元的销售额,“多亏了吴老师帮我们出谋划策。”企业负责人笑着说,现在吴迪就像是公司的“军师”一样。

搭起校镇桥梁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吴迪虽然带着项目,但在寿昌做的,却远远不止两个项目的“份内事”。

2018年7月,寿昌镇接待了一批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的六名金融专业的学生。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来夏令营或是旅游的,而是吴迪带领的乡企电商团队。

2018年5月,寿昌镇小城镇整治顺利完成。原先,镇上都是以卖电器、电瓶车为主,调整后将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同年7月12 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吴健前往建德市寿昌镇调研,寻求校地合作的可能性。

借此机会,吴迪积极促成了传媒学院和商学院的实践团队到寿昌镇人民政府进行实习。

吃在食堂、住在宿舍,吴迪和学生们在寿昌“驻扎”了一个月。除了助力龙头企业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新方向,还同时开展为寿昌镇经济振兴服务和以“求真务实,创新扶农”为主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这一个月,团队不但拍摄了“舌尖上的金淼”创意宣传片、企业人物专访,绿色养生和红色党建两条特色旅游路线等都受到寿昌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为镇里提供了有力参考。

自入驻寿昌镇以来,除了为企业把脉、为当地经济出谋划策,吴迪还结合自身金融及机构从业经历及一线金融教学实际经验,协助寿昌镇农办财政所开展寿昌镇镇内资产整合工作,同时为2017年寿昌镇两会报告中与经济内容相关的部分做出了专业性指导。

猜你喜欢
吴迪黄精企业
企业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企业
企业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不加班的工作”
公司不加班